第五章 大學生就業信息論 第二節 就業信息篩選(3 / 3)

2.用人單位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用人單位在大 學生就業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用人單位注重強 化其協調高校的用人機製,使社會的人才資源配置 更加快速協調,使畢業生擇業效率更高。同時美國‘的 用人單位非常重視學生的社會實踐,並積極為其創 造條件,提供具體支持。例如,為幫助學生積累實踐 經驗,大多數單位實行帶薪實習機會,有些單位提供 與新雇員相近的工資,其中有實踐經驗的學生錄用 率高。又如,大學和企業通過CO -OP方式進行合作, 這是一個企業和大學之間互動的關係,包括兩方麵, 一個是在大學本科階段的合作,還有是在研究生階 段的合作。o以本科階段為例,學生進入大學以後,通 過兩年的基本教育:第三年,.如果學生願意加入到 CO-OP合作方案中,就可以延長其學習時間。企業 和大學有一個協議,經過麵試以後.,學生可以加入到 這個項目中,這個項目有的是免費的,也有的需要付 錢,.如果不付錢一,可以免掉一些學分,把實習的學分 變成了學生畢業需要獲得的總學分。雖然公司給大 學生提供了職位,但是公司也有所得,因為在這個階 段,它們已經考查了這部分學生,在_年至半年的實 習中,學生也已經把公司的工作流程學習清楚。當學 生畢業以後,公司就可以錄取學生直接到企業工作。

三、學校注重大學生的“通識教育”和能力培養, 積極提供就業服務與指導

1.加強大學基礎階段的“通識教育”,培養知識 麵寬的複合型人才。“通識教育”是美國大學本科教 育的一個重要特點。在美國,將其一般定義為:主修 和輔修專業教育之外服務於學生的智慧、情感和社 會化等方麵發展的教育,主要包括人文、社會科學、 數學和自然科學、信息技術應用、外語、多元文化等 的教育。各大學在安排大學生教學課程中,十分強調 基礎階段的“通識教育”,要求每人修讀完一定數量 的人文與自然科學課程及技能課,確保學生全麵發 展。例如,哈佛,、耶魯等院校規定,大學低年級學生必 須修,滿文學與藝術、曆史、自然科學、社會分析與道 德觀、外國文學等五大“核心課程”o.

2.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美國一位著名的 高等教育理論研究學者在其專著《大學一.美國大 學生讀書經驗》中指出:“所有真正的學習都是主動 的,不是被動的,它需要運用頭腦,不僅僅依靠記憶。 它是一個發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承擔主要角色 的是學生,而不是教師”o美國大學教師十分注重調 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 培養,在一門課開始講授前,教師不是一下子就進入 正題,而是用‘一定的時間,解決學生的興趣問題,提 高對課程的認同感和專業理念。在教學內容的講授 上.教師一般不在課堂上講授教材內容(‘由學生自學 為主),美國大學本科教學一般都配有相應的一本或 多本教科書,但教師在教授時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 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讓學生拚命記筆記,而是在 對一個問題進行必要的講解後,誘導出一些有關問 題啟發學生思考;在教學方法上,主要采用分組研討 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教師提出問題,通過小組討論, 運用書本.的理論和觀點,找出解決方法,最後用演 講、網頁、綜述等方式彙報p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分 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知識和表達的能力,同 時,培養了他們合作協調的精神,使學生學會將書本 知識與社會接軌,善於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 題。

3.鼓勵低年級學生從事社會實踐與科研活動。 目前,美國許多大學實行一學年三學期製度,學生兩 學期參與教學活動.,一學期走出校門參加社會實踐, 使理論學習與實踐較早地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學 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另外,學校 還鼓勵低年級學生直接參與教師的科研活動,甚至 與教師一起撰寫科研論文,進而熟悉基本的研究方 法0 1999年,聯邦政府為鼓勵學生從事學校科研活 動,還頒布了《生活補貼條例》o

4. 學校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並提供就業信 息。美國高校一般設有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進行職 業指導和就業服務。職業指導的工作重點是推行四 年職業規劃項目:學生入學第一年,中心就開始對學 生進行職業教育,幫助學生接觸和了解就業狀況;第 二年要幫助學生發現和了解自己的性格、興趣和特 長,進而幫助學生選擇職業;第三年幫助學生了解雇 主資料和市場需求,參加社會實踐和一些招聘會,讓 學生直接感受就業市場;第四年輔導學生寫求職信’, 傳授求職要領和麵試技巧等專業技能。這種就業指 導貫穿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涯,對學生就業觀的形成, 增強擇業能力和求職技巧很有幫助。就業指導中心 還非常重視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學校收集、整理 的就業信息都要輸入電腦。供學生隨時查閱;此外, 中心每年還要向雇主推薦學生,舉辦職業交流洽談 會,並負責接待雇主來校對畢業生進行麵試。經學校 推薦的畢業生,成功率通常高於其他渠道。

(材料來源:《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