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放鬆心態,順其自然(1 / 3)

第14章 放鬆心態,順其自然

佛說,苦非苦,樂非樂,隻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可見這句佛語的深刻含義。有些人,有些事,我們不能強求,也強求不來,既然這樣,倒不如放鬆心態,順其自然。保持一個豁達的心態,不讓自己活得累,更不讓自己心太累。生活中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轉不過的彎。路就在腳下,自己的路需要自己去走,不管前麵還要經曆多少風雨,我們都要努力地踏踏實實地走下去。放鬆心態,順其自然,不去計較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的得失,才是真的開心。心態好,一切都好!為了自己,努力生活,快樂活著!

實現一個小夢想取悅自己

當我們一天天長大,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我們已經對這個世界有了充分的認識,這個時候,我們會考慮自己的人生何去何從。有的人有著成為富翁、明星的夢想,這的確是件好事。因為,沒有了夢想,我們將會失去希望,從而喪失對生活的興趣,每天都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

但是,不是每個人的夢想都能成真,都能成為億萬富翁,成為著名歌星的。人生中,有些理想永遠隻能在夢裏,它們漸漸消失或改變,更有些會在你的眼前破碎。恢弘的夢想,不可能屬於每一個人。

夢想破碎,這自然不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實現其他的小夢想取悅自己,那樣同樣可以讓自己的心態平衡,甚至助你實現更大的夢想。

約翰曾經非常喜歡寫詩,可以說,寫詩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大學畢業後,他在一家報社工作,每天生活都很忙碌。然而不到兩個月,報社因為資金問題倒閉,解雇了所有的員工。

一下子,約翰成了失業者,他隻好再找工作。不過,當時的工作非常難找,他花了數個月時間,也沒有合適的崗位。這個時候,妻子鼓勵他應該把他的一些詩作結集成書,然後寄出去尋求出版。妻子的話,讓他行動了起來。因為,他一直都有成為詩人的夢想。妻子對他的信心令他十分陶醉,約翰是既興奮又緊張。妻子白天做秘書,晚上裁縫師來維持日常生活,而約翰則夜以繼日地創作他的第一本詩集。

終於,約翰寫完了自己的第一本詩集,為此他感到非常興奮,然後迅速聯係出版社。約翰本想向全世界描述自己內心深處的夢想、希望和欲望,卻發覺這個世界對之嗤之以鼻。他被退稿l2次之後早就完全麻痹了;等到拒絕了24次,他坐在後院涼亭,重新評估人生目標的優先次序。

約翰意識到,自己在這條路上真的走不通了。看著妻子的辛苦,自己怎好意思整天坐在家裏?可是,約翰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夢想,這讓他感到了異常痛苦。

後來,約翰找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出版社任編輯。其實,能從事文字工作,這也是約翰長久以來的夢想,隻是和當詩人相比,它顯得那麼渺小。不過這一次,約翰沒有再糾結於當作家的夢想,而是認真對待工作。沒過幾年,他在出版界已經小有名氣,這個時候,出版社主動聯係他,想為他出版詩集。約翰興奮異常,他沒想到,原來這個小夢想,幫助自己實現了更大的夢想!

試想,如果約翰依舊糾結於“詩人”的夢想中,那麼他終將一輩子碌碌無為。然而當他遷就於另一個比較小的夢時,他才發現:順其自然地走下去,其實生活可以更美好!

在生活中順其自然,努力實現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願望,你會感到自己的理想王國正在一點一點建成,你自然會得到心靈的平靜。你可以擁有夢想,不過要懂得順其自然。記住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隻有這樣,你才能對生活充滿信心,最終贏得屬於自己的一切。

心理調節師

夢想沒有大小,隻有實現的難度。與其和夢想“死磕”,和自己“死磕”,倒不如放鬆心態順其自然,實現那些簡單的夢想,你同樣會感到自己的人生是有價值的,是充滿了快樂的!

我們不要總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在我們的人生中,最大的敵人不是競爭對手,不是挫折,而正是我們自己。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許多人就是不斷地逼迫自己,比一個刻薄的老板更嚴厲地對待自己,根本不懂得放鬆心態,讓自己永遠活在壓力的控製下,永遠感受不到什麼是快樂。

尤其在現在這個節奏飛快的社會,這樣的人越來越多。這些總給自己壓力的人,會以“為了想要賺更多的錢”,或是想要“使生活過得更充實”為借口,不願意活得輕鬆。然而,他們不知道,自己的這種行為,其實正是在毀滅自己。就這樣,這種人永遠活在疲憊之中,永遠活在奮鬥的路上,永遠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快樂,永遠忘記了“順其自然”這四個字。

馬爾登是好萊塢著名演員,他的身邊有很多朋友。因為馬爾登非常喜歡幫助別人,所以,朋友們有什麼事情,也會找他來商量。

有一年,一個朋友哭喪著臉找到了他,說:“馬爾登,你幫幫我好麼?你知道的,我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我也很愛我的家人,我的生活過得很舒服,我可以回到家裏輕鬆下來。這種生活,我真的很享受,我自己也很滿足。”

馬爾登說:“這樣多好啊!那你還有什麼想不開的麼?”

朋友歎了口氣,說:“的確,我很幸福。可是,隻要我坐上車子,開上高速公路,奔向城裏上班時,我立即感到全身緊張,要經過幾個小時之後,才能把這種緊張的感覺擺脫掉。我不知道這是怎麼了,我現在越來越害怕汽車了。”

馬爾登聽完朋友的話,對他說:“朋友,聽我的吧,從明天開始,你不要再開車上班了,你可以改搭火車去上班。既然你開車時心情緊張,那麼開車對你有害,會給你造成很大壓力。所以,你去選擇別的方法,也許就會好很多。”

朋友接受了馬爾登的建議,開始每天乘火車上班。一段時間過後,他感到自己比過去輕鬆愉快了許多。他感激地問馬爾登,為什麼你知道這種方法有效,馬爾登說:“其實,你還是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我強調的並不是開車,因為開車雖然會令某些人感到緊張,但也會令某些人感到輕鬆。我要告訴你的是——盡量避免逼迫你自己,放鬆心態你才能快樂起來。”

現實中,總有很多人給自己無窮無盡的壓力,總逼迫自己去做一些事。他們以為,這樣的行為也是別人所期望的。可是你不知道,其實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幻想,你給自己加了許多壓力,到頭來難過的還是自己。

所以說,在你逼迫自己的時候,你就不能得到輕鬆,這兩種情況是無法同時存在的。雖然生活中有某些事情是你一定要做的,但你也從未曾自由選擇你可以不必去做的事情。這麼做的結果,隻能讓你疲憊。而作為一個人,我們必須選擇對我們有利的生活方式。

要想不給自己那麼多壓力,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放鬆心態,不要總想著那些讓自己感到痛苦的事情。其次,你還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範圍。你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要妄想你自己能夠從事某些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放下工作輕鬆一會兒,這樣,你的生活才能逐漸走向正軌,讓你體會到內心的愉悅。

心理調節師

人最愚蠢的行為,就是給自己許多莫須有的壓力。要想得到快樂,你就必須學會為自己減壓,學會放鬆心態,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

人生的最高境界——平淡

“此身常放在閑處,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此心常在靜中,是非利害誰能瞞昧我?”這句話,出自於明代洪應明所著的《菜根譚》之中。它的意思是:經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閑的環境中,世間所有的榮華富貴和成敗得失都無法左右我,經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寧的環境中,人間的功名利祿和是是非非就不能欺騙蒙蔽我。

人生的最高境界,即為這種“平淡”。一個人想做到堅韌不是難事,然而能夠做到平淡的人卻少之又少。不少曾經已經地位顯赫的人,最終卻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很大程度上都與不懂“平淡”有著直接的關係。所以,想要有一顆平靜的心,我們就必須磨煉自己的意誌,不去為一時的得失而興奮或難過,順其自然地享受人生。

季羨林先生是我國著名學者,他才高八鬥,曾是北京大學副校長。然而即便有了這麼高的地位,季慕林先生也不會因此而驕傲自滿,反而將這些看得非常平淡。

在北京大學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更是表現出了季慕林先生的人格魅力:

有一年9月,新的學期開始了,大批學子從天南地北趕到北大。這其中,有一個外地的農村學子,他大包小裹的東西很多。因為這些行李很沉,所以那個農村學子不一會兒就累得氣喘籲籲,於是他就把自己的行李放在路邊休息一下。

這個農村孩子為了不耽誤報到,就想找一個人來幫自己看東西。不過看了半天,他發現過來的不是學生就是學生的家長。人們都行色匆匆地為報到的事情而忙碌著,沒有人有時間幫他看行李。

看著這些行李,這個學子不由歎了口氣。正在這時,路邊走來一個老大爺。這位老大爺走路比較慢,看起來比較悠閑,不像是要趕路的樣子。於是,這個農村學子就帶著試一試的心情去拜托這位老大爺幫自己看一下行李。

令這位學子沒想到的是,他剛說完此事,老大爺就爽快地答應了。學子感激了半天,就去辦理入學手續了。因為當天北大的新生很多,所以,他花了兩個小時才辦完了入學手續。

辦完手續,這位學子急忙回到了放行李的地方。令他大吃一驚的是,那位老大爺還在盡職盡責地幫自己看行李,他非常感動,對老大爺說了很多感謝的話。老大爺謙虛了幾句,然後就笑著走了。到了第二天開學典禮,這位學子突然發現,原來原來昨天幫自己看行李的那個老大爺就是北大的副校長——季羨林教授。從這以後,這位學子將季慕林先生當成了自己一生的偶像。

季羨林先生是大學者,更是懂得人生的智慧之人。他一生都非常反感“學術泰鬥”“學貫中西”之類的稱號,總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他有一句名言:“人的一切要合乎科學規律,順其自然,最主要的是要多做點有益的事。”

可以說,季慕林先生的平淡,已經到了另一層人生境界。當然有的人說,這種平淡,不是平庸麼?雖然兩者隻有一字之差,但內容卻迥異。平淡源於對現實清醒的認識,是來自靈魂深處的表白。人生在世,不見得要權傾四方,威風八麵,也就是說最舒心的享受不一定是物欲的滿足,而是性情的恬淡和安然。

學會平淡地感受生活,你就會擁有一個坦然充實的人生。有一句名言叫做“心底無私天地寬”,很多人最迫切追求的是私欲、私利,私欲多了,就會目光短淺,更讓自己因為不滿足而煩躁。而隻有那些真正懂得平淡的人,才能流芳百世,受後世敬仰。

心理調節師

所謂平淡,就是指在生活中隨遇而安,縱然身處逆境,仍從容自若;縱使身份顯赫,也不囂張跋扈。以超然的心情看待人生,這樣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放鬆心態,換個思維就能發現寶藏

生活中,我們總會出現這樣的心態:拘泥於一種思維無法自拔。表麵上看,盯著自己的目標不放,仿佛是一種堅持,是一個人的人格體現,然而如果看不到成功的希望,那麼自己的心態一定會無比糾結,最終喪失了前進的動力。這樣的堅持,就顯得有些得不償失。

當然,我們不是要你放棄,而是要提醒你:遇到無法前進的路,不妨放鬆心態,打破固有的看法。也許換個思維,你就會發現,夢想中的寶藏,其實就在眼前。

“媽,你放心,我再訓練幾個月,下一次冠軍一定就是我了!”陳景氣喘籲籲地蹲在跑道前,不容置疑地說道。

看著孩子如此,媽媽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她。陳景自幼刻苦訓練長跑,可接連三次比賽,都以遺憾告終。每一次失敗,陳景都會總結經驗,然後進行針對性訓練。但即使如此,他還是沒能染指最終的冠軍。眼見更多的新秀湧現,陳景的奪冠幾率已經越來越小。

“孩子,努力就好,不必這麼拚命!”無論父母還是老師,都如此勸過陳景。可是這些話卻絲毫沒有效果,反而讓陳景更加玩命訓練。媽媽很擔心,陳景如果一直得不到冠軍,那麼心理壓力豈不越來越大,最終出現扭曲?

這一天,爸爸在跑道上找到了他。爸爸語重心長地說:“陳景,爸爸理解你的堅持,一個男人就應該這樣,有一顆不放棄的心!可是你也要明白一句話,‘大丈夫能屈能伸’啊!”

陳景擦了把汗,說:“你的意思是讓我放棄?那我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