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可敬地讓能給人以溫暖、感化和醒悟 第21章 付出坦誠和信任,卸下對方的戒備之心,是一種讓(1 / 3)

第三篇 可敬地讓能給人以溫暖、感化和醒悟 第21章 付出坦誠和信任,卸下對方的戒備之心,是一種讓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忠誠,就失去了一切,因為人也是要講口碑的,誰也不願意與一個毫無忠誠、不能信賴的人共事、交往。所以,忠誠不僅有其獨有的道德價值,而且還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一個人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對自己所做的事保持清醒的認識,一開始就要秉承負責到底的精神,努力培養自己良好的品質,這才是成功者應有的心態。

■ 忠誠是一種最穩妥的生存方式

忠誠,就是盡心盡力、忠於人、勤於事的奉獻情操,它是一種發自內心,飽含著付出、負責甚至犧牲的精神。它在本質上是一種負責的職業精神,而不僅僅是指對某個公司或某位老板的忠誠。忠誠是一種優秀的人格特質,它是時時刻刻伴隨著我們的精神力量。它能夠很好地約束我們,使我們更加懂得自重,並能帶來一種自我滿足感,使我們努力去做一個有益於他人的好人。

忠誠是一種傳統的美德,更是做人的基本道德素質之一。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市場經濟競爭的戰場雖無硝煙彌漫,但卻異常熾熱,在這場沒有刀光劍影但卻曠日持久的戰役中,忠誠最能考驗一個人,也最能成就一個人。

林欽明在一家軟件企業上班,但他隻是一名普通的軟件銷售員。有一天,他很意外地被通知在家待崗。待崗比辭退好不到哪裏去,隻不過每月能夠領取一點點象征性的生活費而已。之前,他一直都拿著較低的薪水,沒有什麼積蓄,一家人的生活一下陷入了困境。

呆在家裏才幾天,他就一連接到了3個奇怪的電話。打電話的人自稱是他原來上班的那家企業的競爭對手,他希望林欽明為他們提供一些那家企業的市場機密,之後他會給林欽明提供一份工作或者10萬元作為回報。

第一次接到電話時,林欽明斷然拒絕了。第二次,那個人將報酬提高到20萬元,林欽明還是嚴詞拒絕了。“你那家企業已經讓你待崗了,跟辭退你有什麼區別?你沒有必要為他們保守秘密了,不值得呀!”電話裏的那個人勸說道。

“替企業保守秘密,是我的做人原則,別說我還沒有被辭退,即使被辭退了,我也會如此的,你不必再說了。”林欽明再一次拒絕了。

第三個電話打來時,林欽明正在四處借錢,以維持家庭生活之用。而這時,電話裏的那個人開的價已高達40萬元!

林欽明還是拒絕了。

從這以後,電話再也沒有打來,一切似乎都過去了。然而,一個星期後,林欽明很意外地被通知去上班,老板把代表企業最高榮譽的獎章——忠誠獎章發給了他,同時,老板還發給他一份聘書,聘任他為企業市場開發部經理。

原來,那3個電話都是老板安排他人打的,根本不存在什麼競爭對手,那不過是一次幹部聘任前的考察罷了。

任何上司都不會容忍或原諒下屬對自己不忠,如果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犧牲公司的利益,終究會被職場所淘汰。麵對誘惑,林欽明不為所動,經受住了考驗,忠誠不僅沒讓他失去機會,反而讓他贏得了機會。

保守職業秘密是我們每一個職場中人的職責所在,更是每一個人內心的一把標尺和對忠誠的一種心理認同。作為職場中人,我們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隻有真正地從內心深處具備了高度的心理認同,我們才能夠不被外界的各種誘惑所左右,不會被負麵的心理所驅使,才不會做出違背心理尺度的事情來。

一位美國專家通過對幾十名成功人士的研究發現,在決定事業成功的諸多因素中,一個人的知識水平、能力大小占20%,技能占40%,態度也僅占到40%,而100%的忠誠是獲得成功的唯一途徑,是自我價值得以創造和實現的保證。美國一位成功學家曾無限感慨地說:“如果你是忠誠的,你就會成功。”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個人表現忠誠可以消除老板的戒心和疑慮,進而使老板建立對這個人的信任。出於這種信任,一旦有發展的機會,老板一定會第一個想到他,給他鍛煉的機會。忠誠的人在人人都有嫌疑的事件中會最先被排除嫌疑,就是因為他的忠誠品格為他做了擔保。

著名管理大師艾柯卡,受命於福特汽車公司麵臨重重危機之時,他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使福特汽車公司走出危機。但是,福特汽車公司董事長小福特卻排擠艾柯卡,這使艾柯卡處於一種兩難的境地。此時,艾柯卡卻說:“隻要我在這裏一天,我就有義務忠誠於我的企業,我就應該為我的企業盡心竭力地工作。”盡管後來艾柯卡離開了福特汽車公司,但他對於福特公司的影響還是很大。

艾柯卡說:“無論我為哪一家公司服務,忠誠都是一大準則。我有義務忠誠於我的企業和員工,在任何時候都是如此。”正因為如此,艾柯卡不僅以他的管理能力,更以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別人。

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堅守忠誠,這不僅僅是個人品質問題,更關係到公司和企業的利益。忠誠不僅有其獨有的道德價值,而且還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一個秉承忠誠的員工,能給他人以信賴感,讓別人樂於接納,在贏得別人信任的同時,更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莫大的益處。與此相反,一個人失去了忠誠,就失去了一切——失去朋友、失去客戶、失去工作,最後,世界上通往成功的所有道路都會永遠對他關閉,因為誰也不願意與一個毫無忠誠、不能信賴的人共事、交往。

因此,千萬不要小視忠誠,沒有忠誠,一個人真的寸步難行,因為忠誠本身就是一個人立命的根本。忠誠會讓一個人受到朋友甚至敵人的尊敬,因為忠誠是人性的亮點。

■ 承認自己的錯誤,讓自己無懈可擊

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人再聰明都有犯錯誤的時候。人犯了錯誤往往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拒不認賬,另一種是坦率地承認。然而,有一些聰明人為了保住自己的麵子,能推就推,能躲則躲,自以為這樣就能逃脫幹係,避免了擔負責任,殊不知,事情的真相終究會大白於天下,你再抵賴也隻是枉費心機。

做人講求能屈能伸,講求圓潤變通。職場上同樣如此。職場上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自己難以控製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必將引起一些矛盾,如果這時我們能主動承攬過錯,會讓自己贏得更多的信任。

喬治是一家商貿公司的市場部經理。在他任職期間,曾犯了一個錯誤,他沒經過仔細調查研究,就批複了一個職員為紐約某公司生產5萬部高檔相機的報告。等產品生產出來準備報關時,公司才知道那個職員早已被“獵頭”公司挖走了,那批貨如果一到紐約,就會無影無蹤,貸款自然也會打水漂。

喬治一時想不出補救對策,一個人在辦公室裏焦慮不安。這時老板走了進來,他的臉色非常難看,就想質問喬治這是怎麼回事。還沒等老板開口,喬治就立刻坦誠地向他講述了一切,並主動認錯:“這是我的失誤,我一定會盡最大努力挽回損失。”

老板被喬治的坦誠和敢於承擔責任的勇氣打動了,答應了他的請求,並撥出一筆款讓他到紐約去考察一番。經過努力,喬治聯係好了另一家客戶。一個月後,這批照相機以比那個職員在報告上寫的還高的價格轉讓了出去。喬治的努力得到了老板的嘉獎。

有些人認為承認錯誤有失自尊、麵子上過不去,害怕承擔責任,害怕懲罰。與這些想法恰恰相反,勇於承認錯誤,你給人的印象不但不會受到損失,反而會使人尊敬你、信任你,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會高大起來。

鬆下幸之助說:“偶爾犯了錯誤無可厚非,但從處理錯誤的態度上,我們可以看清楚一個人。”老板欣賞的是那些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錯誤以補救的職員。

敢於擔當是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無數的例子表明,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勇於負責的人最終都會得到人們的讚賞。所以,一個人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對自己所做的事保持清醒的認識,一開始就要秉承負責到底的精神,努力培養自己良好的品質,這才是成功者應有的心態。也隻有這樣,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才會有人站出來為你說話,助你一臂之力。

費丁南·華倫是一位商業藝術家,他就是用這種方法贏得了一位暴躁易怒的藝術品顧主的好印象。

精確、一絲不苟,是繪製商業廣告和出版品的最重要素質。但有一位主顧總是喜歡雞蛋裏頭挑骨頭。每次,華倫離開他的辦公室時總感覺不舒服,因為他攻擊的是華倫的創作方法,而他在這方麵是沒有發言權的。“一次,我交了一件很急的完稿給他,沒多久他就打電話給我,要我立刻過去,說是出了問題。當我到了之後,看見他滿懷敵意,正如我所料——麻煩來了。在聽完他的惡意指責後,我平靜地說:‘先生,如果你的話沒錯,我的失誤一定不可原諒。我為你工作了這麼多年,實在該知道怎麼畫才對。我覺得慚愧。’沒想到他竟然開始為我辯護起來:‘是的,不過畢竟這不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隻是……’我打斷了他:‘任何錯誤,代價可能都很大,是不能原諒的。’他想插嘴,但我不讓他插嘴,繼續不停地進行自我批評。最後,我向他道歉,說:‘很抱歉,給你添了麻煩,為了讓你滿意,我打算重新再來。’‘不!不!’他急忙反對起來。最後,他甚至讚揚了我的作品,告訴我隻需要稍微修改一點就行了,又說這隻是小節,不值得擔心。”華倫講完這個故事後,補充道:“我急切地批評自己,卻使他怒氣全消。結果他邀我共進午餐,分手之前他開給我一張支票,又交給我另一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