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為某人想要或準備責備你,也許對方是在吹毛求疵,這時你不要懊惱,自己先行一步,主動地把對方要指責你的話說出來,那他就拿你沒有辦法了。在這種情況下,十之八九對方反而會以寬大、諒解的態度對待你、忽視你的錯誤。
孔子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人無完人,沒有人不會沒有錯誤,有時甚至還一錯再錯,既然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可怕的並不是錯誤本身,而是怕知錯而不肯改、錯了也不悔過。其實,如果能坦誠地麵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再拿出足夠的勇氣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謹慎,就能加深別人對你的良好印象,從而很痛快地原諒你的錯誤。這不但不是“失”,反而是最大的“得”。
事實上,一個有勇氣承認自己錯誤的人,他也可以獲得某種程度的滿足感:這不僅可以消除罪惡感,而且有助於解決由這項錯誤所造成的問題。卡耐基告訴我們,即使傻瓜也會為自己的錯誤辯護,但能承認自己錯誤的人,就會獲得他人的尊重,而且令人有一種高貴、誠信的感覺。
■ 人情可以不做,做了就不要以“施恩者”自居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人,他們的虛榮心很強,如果他們為朋友或他人做了事、幫了忙,他們便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於是心懷一種優越感、高高在上,常常是把芝麻大的小事也能說成西瓜那麼大,而且是逢人便說,生怕人家忘記了他的這份“大恩”。這種態度是很危險的,常常會引發反麵的後果,也就是:幫了別人的忙,卻沒有增加自己人情賬戶的收入。其實,沒有朋友會因為你不說,就會忘記你送的人情,多說反而無益。人家可能會找機會盡快還你的人情,之後便敬而遠之,即便是你再有能力,朋友也會另請高明。所以,做足了人情、給足了麵子,才能帶來良好的結果。
古代有位大俠叫郭解。有一次,洛陽某人因與他人結怨而心煩,多次央求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士出來調停,對方就是不給麵子。後來他找到郭解門下,請他來化解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這個請求,親自上門拜訪委托人的對手,做了大量的說服工作,好不容易使這人同意了和解。照常理,郭解此時不負人托,完成這一化解恩怨的任務,可以走人了。可郭解還有高人一著的棋。
一切講清楚後,他對那人說:“這個事,聽說過去有許多當地有名望的人調解過,但因不能得到雙方的共同認可而沒能達成協議。這次我很幸運,你也很給我麵子,我了結了這件事。我在幫助了你的同時,也為自己擔心,我畢竟是外鄉人,在本地人出麵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由我這個外地人來完成和解,未免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丟麵子。”他進一步說:“這件事這麼辦,請你再幫我一次,從表麵上要做到讓人以為我出麵也解決不了問題。等我明天離開此地,本地幾位紳士、俠客還會上門,你把麵子給他們,算做他們完成此一俠舉吧,拜托了。”
人都是愛麵子的,你給他麵子就是給他一份厚禮。有朝一日你求他辦事,他自然要“給回麵子”,即使他感到為難或感到不是很願意。這便是操作人情賬戶的全部精義所在。在知道人們是如何地注重麵子之後,還必須盡量避免在公眾的場合內使你的對手難堪,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任何有損他人顏麵的事。隻要你有心,隻要你處處留意給人麵子,你將會獲得天大的麵子。所以,幫忙時應該注意下列事項:
第一,不要使對方覺得接受你的幫助是一種負擔;
第二,要做得自然,也就是說在當時對方或許無法強烈地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體會出你對他的關心,能夠做到這一步是最理想的;
第三,幫忙時要高高興興,不可以心不甘、情不願的。如果你在幫忙的時候,覺得很勉強,意識裏存在著“這是為對方而做”的觀念,假如對方對你的幫助毫無反應,那麼你一定大為生氣,認為“我這樣辛苦地幫你忙,你還不知感激,太不識好歹了!”如此的態度甚至想法都不可取。如果對方也是一個能為別人考慮的人,你為他幫忙的種種好處,決不會像射出去的子彈似的一去不回,他一定會用別的方式來回報你。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一個貧窮的農夫向村裏的首富借錢。恰好那天首富興致很高,便爽快地答應借給他銀子,末了還大方地說:拿去花吧,不用還了!農夫接過錢,小心翼翼地包好,就匆匆往家裏趕。首富衝他的背影又喊了一遍:不用還了!
第二天大清早,首富打開院門,發現自家院內的積雪已被人掃得幹幹淨淨。他讓人在村裏打聽後,得知這事是農夫幹的。這時首富明白了:給別人一份施舍,隻能將別人變成乞丐。於是他前去讓農夫寫了一份借契。
事實上農夫是在用掃雪的行動來維護自己的尊嚴,而首富向他討債極大地成全了他的尊嚴。在首富眼裏,世上無乞丐;在農夫心中,自己更不是乞丐。如果把“施恩”變成了“施舍”,一字之差,高低立見,效果卻大大的不同。
總之,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明白:幫忙是互相的,切不可像做生意一樣赤裸裸的,把每件事擺放得清清楚楚,忽視了感情的交流,會讓人興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隻有淡化自己對朋友的幫助,才會讓朋友倍感溫暖。這樣做不僅加深了朋友之間的友情,而且也增加了自己人情賬戶的收入。
■ 做別人眼裏的“可交”、“可用”之人
“人無信而不立”,誠信是為人之根本。中華民族曆來把誠實守信作為立身處世之本。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意思是說,隻有誠實守信的人才能得到別人對他的信任。一個做事做人均無誠信的人,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
從古到今,欺騙別人就是欺騙自己。如果沒有誠信,就無從立足,更談不上發展。品格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動力之一。高尚的品格,是人性最高形式的體現,同時也是最好的投資本錢,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現人的價值。
小馮和朋友張明前往一家公司應聘。那家公司待遇優厚,參與應聘的人不少。麵試結束後,主考官說還需要複試一次,讓他們3天後再到公司複試。
3天後,他們早早地去公司。公司總經理親自為他們安排了當天的工作——給他們每人一大捆宣傳單,讓他們到指定的街道各自發放。
小馮抱著傳單,來到了劃定的地盤,見人就發一張。有的人接過去了;有的人連理都不理;有的接過去就隨手扔在地上,他隻好撿起來重發。忙碌了一整天,可手上的傳單還剩厚厚的一疊。
下班時間到了,小馮拖著一身疲憊回公司交差。走進公司辦公室,他看見其他人都已經回來了。張明一看到他就說:“你怎麼還留那麼多傳單在手中?”小馮一看大家手上都是空的,心裏慌了。
總經理問小馮發了多少。他頓時漲紅了臉,把剩下的傳單拿出來,難為情地說:“我做得不好,請原諒!”在回住處的路上,張明一個勁兒地說他,罵他傻,並告訴小馮自己的傳單也沒發完,剩下的全都扔進了垃圾桶,其他人想必也是如此。小馮這才恍然大悟,恨自己愚鈍不開竅,心想這份工作自己肯定沒指望了。
結果卻大大出乎意料。在那次招聘中,小馮成了唯一被錄用的人,這個結果讓人感到很納悶。
半年後,小馮因為業績突出,升任為部門經理。在慶典晚宴上,他詢問總經理當初為何選擇了他。老總說:“一個人一天能發放多少傳單,我們早就測試過。那天我給你們的傳單,用一天時間肯定是發不完的。其他人都發完了,唯獨你沒有,答案就這麼簡單。”
誠實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而那些虛偽的人隻能從一些“小聰明”中獲得短暫的利益,最終會被自己的小聰明毀掉。你要明白,他人對你的信任,首先來自於你對他的誠實。
這也深刻地說明,一個人要想立身處世,尤其在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誠信非常重要,這是人名譽的根本,是做人深層魅力的所在。人們常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講的就是做人的誠信和做人的基本道德及水準。無論在家裏、機關、生意場上,以及企業和網絡上,隻要有人生存的地方,就有競爭,競爭的得與失、成與敗,那就看你做人的標準了。一個不講信用的人,是為世人所不齒的。
韓國現代企業集團的總經理鄭周永,是世界聞名的大財閥。然而,朝鮮戰爭期間,正當他很快在韓國的建設行業中嶄露頭角、事業有了起色之時,意外的打擊無情地降臨到他頭上。
1953年,鄭周永的現代土建社承包了一座大橋的修建工程。由於戰時物價上漲,開工不到兩年,工程費總額竟比承包時高出了7倍。
在這嚴峻的時刻,有人好心地勸阻鄭周永,趕緊停止施工,以免遭受進一步損失。但鄭周永另有一番想法:“金錢損失事小,維護信譽事大。”
於是鄭周永鼓足勇氣,毅然決定:為了保住現代土建社的信譽,寧可賠本甚至破產也要按時把工程拿下來。結果,現代土建社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終於按時完工,保質保量地按時交付使用。
鄭周永雖然這回吃了大虧,以致瀕臨破產,但從此樹起了恪守信用、能擔大事的形象,贏得了人們的信任,生意一個接一個地找上門來。
不久,鄭周永投標承包了當時韓國的四大建設項目:朝興土建、大業、興和工作所和中央產業,承建了漢江大橋的第一期工程。接著,又繼續承包了漢江大橋的第二期、第三期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