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輯有時失去也是一種擁有,不要因挫折而止步不前(3 / 3)

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人在做事時猶豫不決,其實並沒有什麼讓他為難的事,隻不過他太在乎別人的評價。比如,參加公司聚會時佩戴什麼樣的首飾,首飾太一般了會不會被別人瞧不起;丈夫長相太普通了,還是別帶他參加公司聚會了;說丈夫失業不太好,還是說他是自由職業者吧……

其實,當你想象別人對你的評價時,有沒有意識到:別人真的在意你嗎?

張原來在一家IT公司的技術部門做主管,後來因為業務需要被調到了售後服務部。他的新職位沒有原來的部門高,於是他老擔心別人會有什麼想法。

有一天,張在公司遇到了一個原先的客戶,客戶問:“你不做主管啦?調到哪兒去了?”張回答:“不做了,調到售後服務部去了。”客戶說:“好啊,我祝賀你!”張笑笑說:“有時間去玩呀!”然後告別,各忙各的。但他心裏卻有一絲酸楚,覺得這個客戶是在笑話他。

沒多久,張在公司恰巧又碰到了那位客戶,客戶又問:“聽說你不做主管了,調哪兒去了?”他隻得把以前說過的話又重複了一遍:“我調售後服務部了,有時間來玩啊!”

回到辦公室,張心裏突然亮堂起來,好像一下子就省悟了:自己老擔心別人在背後說自己什麼,整天把自己當回事,而別人卻早把自己忘得一幹二淨了。於是,他放下心結,同原來一樣,和同事們一起聚會、聊天,依然是那樣熱情、那樣真誠。

其實,很多人的煩惱都是自找的,隻是自己杯弓蛇影地自戀和自虐而已。那些擔心和疑惑,隻是自己內心的猜測,在別人的心中,其實一點兒都不重要。

生活中還可能會發生這樣一些尷尬之事,比如無意中說了不得體的話被他人誤會了,早晨上班太匆忙衣服穿反了,餐廳裏地滑不小心摔了一跤,等等,完全不必耿耿於懷,更不必向所有人去解釋。因為事情過去以後,沒有人還有耐心去關注這些小過失或者疏忽。你還念念不忘,可別人早已忘記了。也就是說,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反過來問問自己,如果這些失誤或尷尬發生在別人身上,你會時時惦記嗎?你對別人的言談舉止真的就那麼關心,甚至超過關心自己嗎?

人生苦短,長夜漫漫。人們連自己的事都處理不過來,哪還有閑心去關心別人的無聊的事情。一般情況下,隻要你沒有對別人造成傷害,隻要沒有損害到別人的利益,大概沒有人會對你的失誤或尷尬太在意。也許當第二天的太陽升起的時候,隻有你自己還在耿耿於懷,而別人早就什麼事都忘記了。所以,要明白,在別人的心中,你並沒有那麼重要。

完美的愛情在哪兒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份完美的愛情,相知相守,相伴終生。可惜世上的事總是不能盡如人意,完美的愛情可遇而不可求。可當沒有遇到完美的愛情前,就一定要退而求其次嗎?

10年前的晴認為,完美的愛情是等不來的,再美麗的女人,也經不起歲月的摧殘。她害怕寂寞,更害怕容顏變老,老到沒人要。然而今天,是春讓她明白,以前自己的想法是錯的,愛情是不能退而求其次的。

晴和春是大學時最要好的朋友。她們都憧憬著能擁有一段屬於自己的完美愛情。可是4年的大學生涯很快過去了,她們卻沒等到。於是在大學畢業的那一天,她們開玩笑似的相互安慰道:“沒關係,我們才24歲。麵包,會有的,完美的愛情,也會有的。”

雖然在大學裏沒有收獲完美的愛情,但她們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所以畢業後晴和春都很輕鬆就找到了一份還算不錯的工作。

晴和春輕鬆、簡單地過著自己的單身生活。但在工作之餘,她們發現,自己身邊的同事好像都是成雙成對的,單身的自己反倒顯得有點另類。所以,她們都不太喜歡參加一些同學或同事舉辦的聚會,免得自己尷尬。因為總有人問她們為何不帶男朋友之類的話。

三年後晴有點按耐不住了,她開始托一些同事或朋友給自己介紹男朋友。因為父母和認識的人總在跟她說“不要再挑了,再挑就沒人要了”。

見了幾個之後,她不由得有點泄氣了。相親的那幾個人,有的年齡合適但身無長物,有的有點身家但談吐粗俗,就這麼高不成低不就,晴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之中。眼看就要27歲了,她問自己,難道就真的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男朋友嗎?難道就真的要淪為“剩女”嗎?

白天的時候,晴忙於工作,男朋友的事也就不再想了。可一下了班回到租來的房子裏時,晴常會有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她害怕孤獨,害怕寂寞。無數個夜晚,被無盡的寂寞包圍著,她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在相了第19次親後的一天,晴突然告訴春,“我要結婚了。”

“他叫剛,大我3歲,兩周前一個朋友介紹的。他對我挺好的,放心吧。”

晴在說這些話時,春注意到晴的眼神有一絲閃躲。“你喜歡他嗎?”

“不知道,隻要對我好就行了。”晴幽幽地說。

“這樣就要和他結婚,你不覺得自己有點荒唐嗎?”春激動地說。

晴無奈地說道:“那我能怎麼辦,我今年都27歲了,等不起了。你一直說我們會有完美的愛情的,可完美的愛情在哪兒?”

春一時不知該如何應答。她理解晴的心情。她也寂寞,也孤獨,但她不能像晴一樣退而求其次,她對自己說,如果一直遇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她寧願單身。

見春也沉默了,晴於是半開玩笑地說:“其實你的年齡也不小了,不要再挑了,再這樣挑剔下去的話,可能真的會沒人要了。”

春盯著晴,一字一句地說道:“如果單身不幸福,那麼退而求其次的婚姻就肯定能幸福嗎?”

3個月後,春收到了晴的請柬。當她看到晴一臉幸福地和新郎牽著手走出來時,一時間春竟覺得是不是自己錯了,難道這個世界真的沒有屬於自己的完美愛情嗎?

晴去外地度蜜月了。多年朝夕相處的老朋友突然不在身邊了,春竟有點兒不習慣。春於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工作中,也隻有在忙碌的工作中,她才會忘記所有的煩惱。

兩個月後,晴回來了。從晴的臉上,春看不出她到底是幸福還是不幸福,因為晴的臉上總掛著笑容,隻是那笑容春看了覺得有點兒心酸。

之後,她們都是各忙各的,很少能再像從前一樣一起聚會了。就這樣,一晃就是5年。

在這5年裏,晴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春也認識了幾個男孩,可最後都沒成,用春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沒有緣分。

春的愛情來得雖晚,但終究還是來了。在一次同學的聚會上她認識了一個男孩,男孩談不上高大帥氣,但卻有著春想要的氣質。而他也看上了春的清秀,看上了她的執著。他們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他很會照顧人,有了他之後,春再也沒有以前那種孤獨和寂寞的感覺了。

春雖然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完美愛情,但她並不急於結婚,因為她認為婚姻必須經曆戀愛這個階段,否則婚姻就是不完美的。而他大春4歲,家裏人雖經常催他盡快結婚,但他尊重春的想法。他說他會一直等到春想嫁給他為止。對於他的善解人意,春十分感動。就連春自己也沒想到,到了32歲時自己竟還能找到完美的愛情。曾經,她也動搖過,因為她也寂寞,但最終還是堅持住了。因為她知道,如果一個人隻是因為害怕寂寞而去談戀愛,結果會是十分可怕的。她不想評價晴的選擇是否正確,但她明白,如果當初自己退而求其次隨便找一個人結婚的話,那麼現在的她肯定是不幸福的。

晴很快知道了春戀愛的消息,看著春幸福的樣子,晴很替春高興,送給她最美的祝福。麵對晴的祝福,春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因為她知道晴最近過得並不好。

在與春相識的一年中,他從不催她結婚,他堅信,愛她就要尊重她。春的很多朋友也催她趕快結婚,免得出現意外,讓到手的幸福再飛走了。對於朋友的好意,春都是報以一笑。她自信他是屬於她的,如果他連這一年都不能等的話,隻能說明他還不夠真心。結果這一年他的表現令春十分滿意。

春在過33歲生日時,對他說,我們結婚吧。就這樣,兩個月後,找了個黃道吉日,他們結婚了。婚後的生活自然是無比幸福的。

在春的婚禮上,晴來了,一個人。看著春充滿幸福的臉龐,晴笑了,她想起了6年前春質問她的那句話,“退而求其次就能幸福嗎”?其實答案她早就有了,“愛情不能退而求其次,更不能因為害怕寂寞、害怕孤獨,就去拿一生的幸福做賭注”。

追求完美愛情的人是沒錯的,哪怕用一生去等待。

往後退一步

生活中,人們常常賦予前進以“智慧”的桂冠,而常常把後退冠以懦弱、蠢笨的惡名。的確,前進代表著昂揚、積極向上的人生,麵對艱難困苦,勇往直前;麵對恃強淩弱,決不退縮;麵對暴風雨的來臨,臨危不懼。人生中確實需要“前進”。但後退,一定就代表懦弱、蠢笨、落後嗎?麵對咄咄逼人的爭辯,不去斤斤計較;麵對他人小小的失誤,要心胸寬廣……人生中也應當有這樣的“後退”。

一位隻有5歲的小男孩跟著他的父親走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條鄉間小路上,前麵有一個半米寬的水溝,父親雖然挑著沉重的擔子,但他還是輕鬆地跨了過去,可是尾隨在後麵的小男孩卻並不能做到,他站在水溝邊看著自顧自往前走的父親,急得哭了起來。

“怎麼了?快點兒跟上!”他的父親嗬斥著說。

“我跨不過去!”小男孩委屈地說。

如果父親也是空手的話,或許他會走過去將那小男孩一把拎過來,但此刻他身上挑著擔子,所以並不願意走回去。“你確定跨不過去?”父親這樣問。

“是的,我跨不過去!”小男孩急得快要哭起來了!

確實,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那個半米寬的缺口確實不是能夠輕易跨過去的。父親看著站在水溝旁束手無策的兒子說:“你後退幾步,然後再用力往前衝,這樣就一定能跳過來了!”

小男孩照做,往後退了幾步,然後奮力向前衝去再奮力一跳,果然成功地跳過了水溝,穩穩地落在地上!

等這位小男孩稍長大一些後,他夢想著有朝一日能進入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一所非常不錯的大學去讀書。然而在他念高中二年級的時候,卻突然生了一場大病,那場病幾乎奪去了他兩個月的學習時間,等返回學校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功課已經糟糕透了,甚至在課堂上都完全聽不明白老師到底在講些什麼。他再也沒有鬥誌學習了,在學期還沒有結束時就悄悄地溜回了家!

“怎麼了?為什麼現在回來?”他的父親問他。

“我不可能憑這樣的成績實現我的理想,我不想讀書了!”他說。

如果他的父親有足夠豐富的知識,或許願意為孩子補上幾堂課,但是他隻是一個很普通的工人,根本無法為孩子補課。“你確定再也無法取得好成績了?”父親這樣問他。

“是的,我再也無法取得好成績。”他沮喪極了。

“拖了兩個月,你確實很難把功課趕上去,但我更相信放棄並不是最好的辦法!與其放棄,不如幹脆後退一年,等明年重新再讀一個二年級!”他的父親替他拿下了主意。那之後,中學生就在家裏,盡量多複習以前學過的功課,在第二年回到了學校裏,這樣一來,他雖然倒退了一年,但是他的成績卻更加優異了,輕輕鬆鬆地就考上了他夢想中的那所大學。

後來,他在電影領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泰坦尼克號》、《阿凡達》都是出自他之手。他就是詹姆斯·卡梅隆。

相對於人人都想的“進”,“退”更是一種生存智慧和處世哲學。在動物世界裏,獅、虎的藏露進退,是為了獵獲對象或保護自己。這個道理在處理人際關係時也適用。有的人隻知道乘勝追擊,不知道退一步再向前,這會使自己身心疲憊,也很難實現成功。要懂得,成功的目標往往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

相信吧,潮水會回來

醜小鴨長得太醜了,所有的雞、鴨都嘲笑他,排擠他,連他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欺侮他,看不起他,最後連自己的媽媽也不得不勸他走遠些。在巨大的壓力麵前,它被迫離家流浪,幾經風險。在野鴨群中,它“盡可能地對大家恭恭敬敬地行禮”,“隻希望人家準許它躺在蘆葦裏麵”,沒有任何更多的企求。雁對它雖然不錯,但不料被獵人打死。醜小鴨死裏逃生,來到一間農家小屋。它忍氣吞聲地在這裏生活了一段時間,不斷受到雞和貓的奚落、排擠。最後它不堪忍受,獨自來到它心馳神往的大自然當中。秋天到了,醜小鴨看到一群南飛的幸福的天鵝,從此它再也無法忘記這些美麗的鳥兒。冬天到了,天是那麼冷,醜小鴨幾乎被凍死在冰冷的湖邊。又是一個美麗的春天,它又看到了那些美麗的鳥兒。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醜小鴨抑製不住內心的向往,決定不顧生死飛向美麗的天鵝。然而,這時水中映出的不再是那醜陋的灰色鴨子,而是一隻美麗、潔白的天鵝。

隻要你是天鵝蛋,你終究會變成白天鵝的,曾經的醜陋、屈辱、卑微都會變成生活的曆練。但是,很多時候,人並沒有醜小鴨那樣頑強的毅力,能夠在同伴的排擠、嘲弄中,能夠在孤身一人的寂寞中頑強地生存下來。往往在你還沒有變成白天鵝的時候,你已經以醜小鴨的樣子死去。

有一名建築師,在一次施工中,意外地遇上塌方事故。雖然他有幸保住了性命,但卻失去了兩條腿。

他一想到自己永遠無法行走,就感到很絕望。後來,他竟趁家人不注意,偷偷吞下一整瓶鎮痛藥片。幸虧被家人及時發現,將他送入醫院進行搶救,才挽回了他的生命。但是,他仍一直委靡不振。

有一天,市藝術展覽館為一位殘疾畫家舉辦一次畫展,家人決定陪他前去參觀。在展覽大廳的一角,他被其中一幅水彩畫深深地打動了:畫上麵是一片金色的海灘,上麵擱淺著一條老船;在它那瘦骨嶙峋的筋骨上,刻滿了歲月的滄桑;那稍稍傾側的船體下,則隻有一小窪清水。然而,在畫上麵卻寫著一行非常有力的字:“相信吧,潮水會回來!”

從這幅畫中,他感覺到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震撼著他,使他的眼睛濕潤了。他非常想拜見一下畫的作者。之後,他從展室管理員那兒了解到了一些作者的情況。原來,這些畫作都是出自一位年逾七旬的殘疾老者之手。而在十多年前,那位老者就因患上進行性運動神經疾病,臥床不起。但是,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堅持與病魔抗爭。

這名建築師再一次被老畫家的精神感動了。他讓家人陪他去拜訪那位老者。

當他來到那位老者的家裏時,老畫家正躺在床上,用兩個枕頭墊著後背,守著畫板做畫。然而,在老者那枯瘦的麵孔上,看不到絲毫痛苦的神情。老者放下畫筆,熱情地打招呼,在他們麵前一直都是談笑風生。

在交談中,他坦誠地對老者說:“見到你之後,我忽然開始為自己以前的怯懦而感到羞恥。”

告別之時,老畫家把那幅《迎接潮水》的畫作,送給了他。

後來,他設計了許多有名的建築,成為一名十分出色的建築設計師。

苦難讓我們深感痛苦與憂傷,苦難讓我們變得貧乏、孤單、力不從心,苦難使得我們受盡折磨,但是上蒼借苦難給予的恩賜卻是最豐盛的。倘若沒有了苦難,人生就會變得膚淺甚至貶值,沒有經受風雨的洗禮,生命的大廈便顯得單薄、易摧。有一句名言說,“冠軍的桂冠從來都是用荊棘編成的”,真正的苦難,會使人變得冷靜而深邃,並且一步步地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