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不要因“身外物”而損傷珍貴的感情(3 / 3)

盡管我們已經在尋找的時候注意選擇和自己脾性相合的、生活方式相近的人,但是有些時候要深入接觸後,才能了解。如果,你想尋找到十全十美的另一個人,倒不如去枕著黃粱做夢。

欲望是酵母

最初,人的欲望應該是小而卑微、合乎實際的,卻擋不住外界的誘惑、他人的勸說以及周圍的襯托……這些就像是打氣筒裏的氣,把那個叫欲望的胎,一點點撐起了,撐得鼓鼓的,讓人看著就感覺飽脹。於是,無數個煩惱也就產生了。

劉打算買一台電視,約了一個朋友陪他去選購。

劉是工薪族,收入有限,電器的更新換代又比較快,所以主動給自己設了一道底線:不能超出5000元。他早看中了一款,帶著朋友直奔專賣店。迎麵來的導購先生,職業化的微笑、優雅的手勢,給人的感覺很舒心。他熟練地介紹這款電視的性能、特點和價格,聽得劉直含笑,一臉滿意。一旁的朋友也頻頻點頭。的確,這是一款性價比不錯的電視,完全符合劉的選擇標準。

了解得差不多了,劉準備去付款,就在他們走了幾步後,導購先生衝他們一笑,突然說了一句:“其實,這種是去年的老款了,最近公司剛剛推出了新款,圖像更清晰,外觀更漂亮,價錢也就是多了2000塊錢,建議您看一看。”衝著這些,劉有些心動了,何況價錢區別不大。

新款電視的外觀,確實漂亮多了,劉顯然動心了,於是決定放棄買老款,準備下單購買新款。這時,導購先生轉而向劉介紹別的係列,他說:“其實,這一係列的電視耗電量稍微大一些,你不如考慮一下××係列的電視,價格比您選中的這款電視隻高出3000元。”

當朋友和劉欣賞電視節目時,劉自我解嘲道:“沒想到,我就這麼一點點地掉進導購先生設計的圈套裏了。我原本隻打算花5000元買電視,搬回家的卻是10000元的。我房屋按揭還沒還清,現在又得按揭電視了。”

另一則關於托盤的寓言。

有一位先生,搬花盆去曬太陽時,不小心打碎了托盤。他去市場買新的,老板給他推薦一個純金的托盤,他很喜歡,就買了。誰知,老板趁機引導:既然托盤是純金的,放花的桌子就應該是檀香木的;既然放花的桌子都是檀香木的,那麼其他家具,比如床、茶幾和餐桌等,都應該配套成高貴的檀香木……

最後,這位先生把房子全都換了。

這句話說得好:沒吃飽,人隻有一個煩惱;吃飽了,人就有無數個煩惱。

常言說:“針大的洞,鬥大的風。”用這句話來形容欲望,再貼切不過了。欲望是暗藏於內心的一塊酵母,在充滿忌妒、貪婪和虛榮等的壇子裏,發酵變化,從小小的一塊,一點點變大,大如鬥,大如牛,大到人神皆懼。

我隻要紙飛機

咖啡苦與甜,不在於怎麼攪拌,而在於是否放糖;一段苦難傷痛,不在於怎麼忘記,而在於是否有勇氣重新開始。

當下的很多男人會覺得別人的老婆更好,為什麼呢?其實,這是一個遠觀與近看的問題。別人的老婆,你所看到的都是優點,但在她老公看來,也同樣有著很多缺點。婚姻不無缺憾,缺憾的是你沒有欣賞婚姻的眼睛和心態。對於愛人,你更要去發現她的美、放大她的美。

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對愛人的感覺越來越淡,“老婆總是別人的好”,而一旦離婚之後才恍然大悟:老婆還是自己的好。

他是一個非常幸運的男人,剛到不惑之年就擁有了千萬身家。妻子溫柔賢惠,兒子活潑可愛,這樣的一個家曾是幸福的寫照。然而,他卻將幸福弄丟了,在花花世界裏迷失了自己。麵對他的花心,妻子堅決地離婚了。

他們仍然能夠經常碰麵,在兒子的幼兒園門外再次見到妻子。她和兒子走在刺骨的寒風裏,一邊走一邊唱著兒歌,她瘦了很多。他將車停在他們身邊,命令道:“這麼冷,快上來。”

妻子問兒子上車嗎?兒子不看他,說:“媽媽,咱們走吧。”他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

離婚時妻子沒有要財產,甚至都沒要兒子的撫養費,帶著孩子住在父母家,生活有點辛苦。看到柔弱的她要獨自承擔養家的重擔,日漸消瘦,他的心還是揪得很疼。他想幫助她,她拒絕了,錢買不來原諒。

離婚後,他身邊就有越來越多的女人圍繞。他帶她們上高級會所、去酒吧、買時尚衣服,可他就是找不到那種安穩的感覺,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懊悔中。

在他心裏,她仍是他這輩子認定的妻。

妻子不會拒絕他看望兒子,隻是她始終不肯見他,也不願接他的電話。他把電話打到家裏,她叫兒子接,自己不會多說一句。

有一次,他聽朋友說見到妻子和一個身材高大的男人逛商場。他心裏就很不是滋味,一夜沒有睡好覺。第二天給她打電話,忍不住衝她吼道:“你瘋到哪裏去了?兒子也不管,你到底想幹什麼?”

她說:“我幹什麼跟你沒關係。”對,跟他沒關係,可是他就是放不下。

後來聽兒子說,她開了家幼兒園,他才知道她早出晚歸的原因。可一想到柔弱的她要獨自處理複雜的事務,心裏還是揪得很疼。

他想約她出來聊聊,她說沒必要,他一聽就火了。她淡淡一笑,說:“你的態度我接受不了,不希望你施舍時間和金錢給我。”

他一下子愣住了。

後來,她開的幼兒園隻維持了一年,聽兒子說,她在幼兒園裏暈倒了,前嶽母不讓她繼續工作。他真是心疼不已,心想,這個傻女人怎麼不知道愛惜自己呢?

他將錢給孩子的姥姥,老人沒收,說:“錢買不來原諒。”他隻好將錢塞進孩子的書包裏。

轉眼離婚兩年多了,他心裏十分掛念兒子和妻子,可妻子始終不原諒他,甚至不給他任何機會。

兒子說她的文章上雜誌了。他沒來得及問是哪本,隻好將報亭裏的雜誌全買回來,躲在車裏找,越找心越慌,不知道她在文章裏如何描述自己作為單親家長的淒苦生活。看到她的文字,他放下心來。文章裏沒有痛苦,都是日常生活的快樂。

她的生日馬上就要到了。以前她過生日,他會請一大群朋友在酒店狂歡,從不在意她是否真的開心。他以為,女人都會喜歡奢華的生活。這次,他特地選了一套昂貴的珠寶送給她。

她要還給他,但他不肯。她平靜地對他說,你知道嗎?哪怕你隻是疊個紙飛機送給我,我都會感到你還是以前我愛的那個人。

他一把抱住妻子,一個勁地說:“我錯了,真的錯了,對不起。”她的眼淚落了下來,一滴滴砸在他身上。妻子纖細的手指在他掌心微微發抖。此時,他恍然大悟,妻子在心裏一直為他保留了那個位置。但她最終還是掙脫他,默默離去。

第二天,他問兒子:“媽媽戴爸爸送的項鏈了嗎?”兒子說沒有。兒子指著路邊的小店說:“媽媽說,你以前總是給她疊紙飛機的。”

他一下子明白過來,拉著兒子衝進店裏,買下了所有的彩紙。兒子和他在車裏認真地折了起來,折好了就用絲線穿起來。這時,妻走了過來,要接兒子上樓,他拎著一串串紙飛機,突然不知道說什麼好,還是兒子嘴快:“這些都是爸爸疊的,他要你開心。”

他感激地看了兒子一眼,說:“這是送給你的生日禮物,晚了一天,對不起。”妻的眼淚落下來。他笨手笨腳地給她擦,可是她的眼淚越擦越多。

他知道,這次他真的觸碰到了她那顆心,找到了妻子一直為他保留的那個位置。兩個月後,他們複婚了。

在快樂的日子裏,他終於明白,一個人成功後,不應該飄在虛浮的空中,如果能保有平常心,他的幸福就不會走彎路。

恨,是一種強酸

學會忘記、理解和寬容吧,那將使你減輕痛苦,變得快樂起來。

羅蘭是一個人人唾棄的私生女。父親給了她生命,卻拒絕與她的母親結婚,也不承擔任何撫養責任。羅蘭在自傳中寫道:父親僅僅是一個名詞,一個毫無意義的標簽,她恨她的父親。

當羅蘭成為電影明星之後,曾傷感地說:“小時候,我父親哪怕一條裙子也從未給我買過。”可在她父親生病、她去探望時,“他聽到我的聲音,勉強睜開眼睛笑了一笑,說‘我很高興’。”從此,“我不再惱恨或詛咒我父親,我開始真誠地對待他。對他產生憐憫,為他傷心,我對他剩下的隻有愛。”

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仇恨隻能讓我們的心靈永遠陷入痛苦的黑暗之中;而寬恕他人,卻能讓我們的心靈獲得自由,擁有快樂。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誤解太多了,寬恕太少了,各種矛盾幾乎統統打成死結,這是一個悲劇。恨是一種強酸,它腐蝕的不是被恨者,而是恨人者。

2000年的一天,在法國的一條高速公路上,一對英國夫婦帶著年僅6歲的兒子正駕車前往一個旅遊勝地。突然,一輛轎車超過他們,一陣亂射之後,他們的兒子中彈身亡。

這對夫婦失去了愛子,他們本應該痛恨這個國家。可是,悲傷過去後,他們作出一個驚人的決定:把兒子健康的器官捐給法國人!要知道,在法國,即使是本國公民自願捐獻器官的也很罕見,更別說非正常死亡的外國人。很快,一個12歲的少女接受了眼角膜,一個11歲的少年得到了心髒,一個18歲的女孩換上了肝髒,另外兩個孩子分別得到了兩個腎髒。5個法國人在這份生命的饋贈中得救了。

這件轟動一時的事令所有的法國人感動!因為這對夫婦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以及忘記仇恨、悲天憫人的情操,還有以德報怨的人生境界。

仇恨帶給人們的痛苦太深重了。這對英國夫婦為人們樹立了一個化解仇恨的榜樣。他們的愛子在異國慘死,可他們卻理智地放棄仇恨,並作出了驚世駭俗的決定,使5個年輕人能夠延續生命,使慘死的兒子永遠活在法國人的心中。

其實,寬恕別人,能讓我們的身心變得健康,生活變得愉快,得益最大的還是我們自己。

瑞士的研究人員組織了一批誌願者做了一項關於“寬恕”的實驗。

誌願者們被要求想象他們被人傷害了,並反複“回憶”被傷害時的情景。通過觀察研究人員發現,誌願者此時在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壓力同時增大,他們的心跳加快、麵部扭曲,並伴隨著血壓升高。當研究人員要求他們停止想象,盡管生理反應沒有剛才的大,但是某些生理症狀依然存在。最後,當誌願者們被要求想象自己已經原諒了“假想敵”時,誌願者們普遍感到身心放鬆並且非常的愉快。

研究人員得出如下結論:寬恕別人,並不意味著為犯錯的人找借口,而是發現他們好的方麵,把自己從痛苦中拯救出來。也就是說,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很多人隻知道“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原則,而放棄了“以善相待”的為人之道,總以為隻有把對方搞得吃不香、睡不好,才是人生快事。實際上,這樣做在傷了對方的同時也害了自己。智者,要不計前嫌,放下恩怨,敞開胸懷,與人和諧相處。隻有這樣,才能把心思集中在自己所要做的大事上。

善待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忘掉恩怨和仇恨。一個成功的、快樂的人,是懂得如何寬恕別人的人。要學會寬恕,因為寬恕就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