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競爭
——有競爭意識的員工才能構成強大企業
競爭力是參與者雙方或多方在角逐或比較中所體現出來的綜合能力。它是一種相對指標,必須通過競爭才能表現出來,籠統地說,競爭力有大有小,或強或弱。
在職業生涯中,我們應首先明白自己的優勢,並以這些優勢來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們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到底有什麼是能讓朋友、同事、上級領導及周邊的人值得稱道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就是你的財富,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利用好它便可以輕易地獲得機遇。
有章可循,給自己設定目標
中國有句古話說“站得高,看得遠”,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在立足自身優勢及社會環境的基礎上,為自己建立一個具有一定高度的奮鬥目標,並根據實際情況將目標分解開來,形成階段性目標、年目標、月目標、周目標,甚至日目標,並為實現自己的目標努力拚搏,真正做到“鍥而不舍,奮鬥不息”,逐步將一個個分目標踩在腳下。曆經千辛萬苦之後,你會驚喜地發現目標已在你的身後。
善於實行目標管理的人從來不會忽視對每一件事,甚至每一天的工作的計劃與總結。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利用10分鍾做一個簡單的回顧,總結出其中的經驗與教訓,以後引以為戒。接著整理思路,對第二天的工作做一個簡單的計劃,必要時列一個計劃表,第二天按計劃安排自己的工作。同樣,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也應按照自己的思路列出計劃並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然後再將其付諸實施。養成這樣的習慣後,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將很快得到顯著提高,你的上司開始賞識你了,你的自信心也逐漸地增強了。
一次有個業務員跟上司說:“去年一個月隻賺1000的時候,看著別人賺上萬元,覺得很丟臉。但當時隻是想著不幹活就得挨餓,一門心思地為業務忙,當時那個苦啊,但是生存有壓力,也不覺得太苦。今年自己也賺上萬元甚至更多了,心裏卻比去年還慌,老想著這個月上萬了,下個月要是業務掉下去了怎麼辦?那樣臉就丟大了。再看看別人,好像都比自己做得好,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趕上他們。天天心裏慌得很。”他問上司怎麼辦?如何才能保持業績並超過別人?
上司告訴他:如果是這樣,當你一個月賺兩萬元甚至10萬元的時候,你還是要心慌的。你永遠都有業績下降的壓力,而比你強的人永遠都有啊。現在你眼中那些比你強的人,就站在你麵前。但有一天你超過他們,更強的人還在後麵。就算你再強,賺得再多,你能強過比爾·蓋茨?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們不如多想想: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要賺多少錢就足夠了,想用多少時間賺到這些錢?把這些想清楚,再結合眼前的狀況思考,每天該做多少工作量,做到了,就可以安心休息了,因為不用再跟別人比了。隻要把每天的工作做好做夠量,到時間目標就會實現,有什麼可心慌的?
約翰·洛克菲勒曾說:“目標是我領導的依據,目標就是一切。我習慣於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確立目標,而且每天我都要設定目標,譬如與合夥人談話的目標、召集會議的目標、製訂計劃的目標等。我在做事之前也會先檢視自己設定的目標。通常在我到達公司時,我已經成功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所以,在我心裏從未出現過諸如‘我沒有辦法’、‘我不管了’、‘沒有希望了’等具有吞噬性的聲音。每一天確立的目標,已經抵消了這些失敗的力量。”
現在,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製定明確的目標:目標就是構築成功的磚石,沒有線路圖什麼地方也去不了,目標使我們產生積極性。你給自己定了目標,有兩個作用:一是你努力的依據,二是你的鞭策。目標給你一個看得著的射擊靶,隨著你努力去實現這些目標,你就會有成就感。如果計劃不具體,無法衡量是否實現了,那會降低了你的積極性。然而我們不願看到的是,在現實中,有98%的人對心目中的世界沒有一幅清晰的圖畫。接下來,進行目標管理,即把整體目標分解成一個個易行的目標。你的目標就好比一個金字塔,人生目標是在你的塔頂,你定的目標和為達成目標而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須指向你的人生目標。
顧全大局,要有全局意識
在職場中,為了大局,為了整體和全局的利益,同事間應該拋棄私心雜念和個人成見,自覺鍛煉顧全大局的品質和風格。這既是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個人修身養性的需要。
對一個員工來說,要想在職場中勝出,同樣要把培養大局意識作為發展的根基。
在曆史上,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有優秀才能的人,因為個人性格、情感中的某些缺陷,在做事的過程中,不能從大局出發立足長遠,不能把握實際效果,不能從利害關係出發,從而鑄成大錯,造成嚴重的損失,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在當今的市場經濟中,各方人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大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在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中,凡事必須從大局出發,以大局為重,不顧大局就有可能出局。
經常有這樣的情況,一些業績突出卻自命不凡的人在公司內處境艱難,一些精明能幹但過於計較得失的員工不為公司所接納,成為行色匆匆穿梭於各個招聘場的人。為什麼這樣“有才華”的人在職場中不能被用人單位所容納和重用,原因可能不是缺乏“伯樂”,而是因為他們沒有處理好個人與整體的關係。在老板眼裏,全局高於一切,一個單位的整體利益肯定是至高無上的。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一個隻為小團體或部門利益著想的人,一個心中隻有“我”而無“我們”的人,是登不上老板的優秀員工名單的。
李江是公司企劃部經理,帶領著一個10人團隊,在他的部門有一位名叫胡波的員工,工作表現相當出色,策劃創意好、工作效率高,深得李江喜歡。但是,自從胡波榮獲明星員工後,開始變得自大起來,平時不把同事放眼裏,策劃討論時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還經常向領導打同事的小報告。久而久之,胡波的傲慢讓大家對他產生隔閡,沒有人願意與他合作,進而導致整個企劃部士氣低落、人心渙散,工作效率極差。然而,李江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反而覺得是胡波力挽狂瀾,用一個人的高效挑起了整個團隊的重任,於是不斷提拔胡波,而胡波則因此變得更加不可一世。最終,其他員工陸續離開了企劃部,隻剩下李江和胡波。在年終考核中,這兩個缺乏團隊合作意識的員工同時被老板解雇。
大局意識是職場中不可或缺的職業品質。優秀的員工,凡事能從大局出發,在事關大局和自身利益的問題上,能以長遠的眼光權衡利弊得失,以寬廣的眼界審時度勢,自覺做到自我服從全局,局部服從整體,眼前服從長遠,立足本職,甘於奉獻。他們具備統觀全局、服務大局的優良素質,在贏得公司和老板信任的同時,更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打下了穩固的基礎。企業組織的領導者最渴求的是“顧大局、識大體”,以組織整體利益為重的員工。
“學會從整體角度考慮問題”、“識得大體方堪大任”、“不怕職務低,就怕覺悟低”、“從大局著眼,從小處著手”這些朗朗上口、給人留下鮮明印象的格言,闡述了大局意識對企業整體和個體的意義,提出了以“大局觀”麵對職場中的責任、得失進退,以及分析矛盾和問題的正確策略和措施。
在正常的職場環境下,隻要是對工作有利的好主意、好建議,大家都會采納的。那麼同事為什麼不采納你的好主意、好建議呢?自身要檢查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1.過分地在大庭廣眾之中渲染自己的好主意、好建議,生怕人家不知道。但如果你在私下裏把好點子奉獻給你的同事,他不但非常樂意接受,而且會感激你。
2.你的點子的確是好點子,但囿於各方麵的原因暫時還不能執行。再者,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看問題的方法也不同。因此,同事暫不采納你的“點子”是很正常的,不能心懷不快。
3.對別人的計劃、主意橫加指責,大發議論,引起同事們的反感。所以,你的點子再好,別人也會在排斥心理的驅使下而不予理睬。因此,出點子的時候一定要以平等的態度待人,而不要自恃高明,盛氣淩人,以為自己的點子是天底下最好的。
勇於攀登,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職場複雜、變幻萬千,這一特點對於智慧和勇氣無疑都是極大的挑戰,不論是每天高度飽和的工作量,還是遇到了挫折和難題,都需要毫不保留地拿出智慧和勇氣,迎接所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