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總裁小托馬斯·沃森曾說:“在IBM,一個重要的哲學就是尊重每個人。這是個很簡單的概念,但是IBM的經理們卻花了很多時間去實踐它。”
小托馬斯的父親,也就是IBM的創始人老托馬斯,在看到企業內部出現一些老員工欺壓新員工,導致雙方結下仇怨等不良風氣時,非常擔憂,為了避免這種不團結現象給企業造成損失,托馬斯就提出了“每個人都需要尊重”的企業理念,並專門製訂了工作禮節自我檢查手冊,讓IBM的所有員工人手一本,隨時檢查反思自己是否遵守了禮節,他還在各個基層設立禮節委員。
在IBM的辦公室,你找不到任何頭銜字樣的牌子掛在門上或是放於桌上。洗手間、停車場、餐廳等,也沒有為經理主管之類的人設置專人專用的特殊區域。托馬斯要在IBM營造一個民主的環境,讓每個員工都能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做到互相尊重,如此企業才能健康地發展壯大。
事實也證明托馬斯的努力是正確的,IBM在這樣一種和諧的氛圍影響下,最終發展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大企業。其實我們發展自己的事業,開展自己的工作,也跟一個企業的發展一樣,離不開這種和諧與團結的精神支持。
道理很簡單,在與同事相處時,如果你的眼裏隻有自己,一味執著於自己的意願和利益,不懂得為他人考慮,不去理會他人的意願和要求,那麼你所得到的結果也許就會是“眾叛親離”,不得人心。相反,如果你懂得尊重別人,那麼你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隻有大家互相尊重,團結合作,一起努力,才能使整個工作係統運轉起來,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
★隻有共贏才是真贏
現如今,無論是市場競爭還是職場中的競爭,合作共贏已成為所有人的共識,也成為競爭主體的主流關係。而單槍匹馬,相互殘殺,兩敗俱傷的競爭模式已被時代所不容,靠踩壓別人來突出自己的惡性競爭更是愚蠢的表現。隻有抱著共贏的心態,才能獲取自身期望的利益。一個不會團結他人,喜歡做“獨行俠”的人,就算再聰明,終會有一天被困難所擊敗,擁有大智慧的人總是會集合同事、領導的力量,然後借助他們的力量走向成功。
★有病不怕治,有錯不怕改
當別人給我們當頭一棒的時候,我們往往也想在第一時間將自己的榔頭敲回去,似乎隻有這樣才能夠保住自己的“麵子”,讓自己不至於丟臉。但是,事實上,越是這麼想的人,往往越會錯得離譜,如果一直任由錯誤的病菌累積到可以讓自己“腐爛”的時候,那麼你很有可能連改正的餘地都喪失了。
在工作以外,你孤高自賞也好,特立獨行也罷,想怎麼著是你的事,但是在需要團結合作、互相尊重的職場上,你就不能太把自己當回事。
利人才能利己,拆台隻能下台
我們常發現職場上,有些人總是常把話說死,毫無回旋餘地,置他人於萬般尷尬的境地,或者做事不留情麵,結果一步步把自己逼進死胡同;也有的爭強好勝,生怕別人過得比自己好,非要拚個你死我活……
這些“損人不利己”的事,總有那麼一些人在樂此不疲地幹,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不懂得為別人喝彩。
我們又為何總是不願意退一步,給他人捧一個場呢?因為,我們總在內心不斷地告誡自己:別人上台,就意味著自己下台,就意味著要犧牲掉自己的部分利益。
這完全是一種“自以為是”的想法。實際上,你若“拆台”,不僅拆了別人的台,也令自己掉下了台。反之,隻有捧場才能有機會讓自己繼續登場。
鮑勃是個樸實的農民,花了幾年時間攢了一筆錢,一個人千裏迢迢進了城,在一條老街上租了個店麵,開了家雜貨鋪。從此,踏踏實實做起了小生意。
然而,開張沒幾天,鮑勃就發現:整條街上的商鋪都生意慘淡,並且店前的街道坑坑窪窪,破舊不堪,到處都是雜亂的碎瓦石,行人總是怨聲載道。對此,鮑勃實在有些大惑不解。
於是,他向隔壁商鋪的店家請教道:“大家為什麼不把這條破路整修一下呢?”
店家不以為意地說:“路難走,經過的人和車輛就會放慢速度。如此一來,他們來店裏買東西的幾率才會大一些。這是商機!”
聽到這個解釋後,鮑勃很是驚訝:這是哪門子道理呀。沒人動手?那,自己幹!
鮑勃不聽鄰居們的勸阻,風風火火地幹了起來:他雇了一些夥計,和他一起修整路麵,並搬走了那些破石碎瓦。經過鮑勃的努力,整條街道變得煥然一新。
至此,這條老街的人流突然多了起來,重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鄰居嘴裏的商機不但沒有變少,反而與日俱增。眾人詫異地問鮑勃:“我們不明白,街道暢通了,人們駐足的機會減少了,為何生意反倒更好了呢?”
鮑勃笑著說:“路難走,客人都繞道而行了,那還有誰來我們這條街呢?與人方便自己才方便。”
小商販鮑勃並不懂得什麼商道什麼商機,但是他自有一套為人處世的道理:利人才能利己,拆台隻能麵臨下台。
生活中,總有一些目光短淺的人,但是他自有一套為人處世的道理:利人才能利己,拆台隻能麵臨下台。
其實,這也是斷了自己上台的梯子。人生不過是一場戲:你方唱罷我登場。所以,做人不要互相拆台,否則隻能一起下台。
為人處世時,我們欠缺的,正是這種靈活的思維方式,我們往往不能領悟“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深層意義,常常不願意放開心胸利益他人,總是不甘心與人方便。
事實上,職場的圈子是一個“共榮圈”。在這個圈子裏,所有的人都各司其職,但是又緊密相連。所以,我們不要妄自尊大,一個人單槍匹馬永遠不能在這個圈子裏生存長久。要知道,每個人都是其他人賴以生存的陽光。如果彼此之間缺少交流與合作,那麼整個圈子就是一盤散沙,一盤散沙會有什麼大作為呢?人活在世上,不是來唱獨角戲的,隻有互相補台,才能好戲連台。
★幫助新同事
多與新同事交流,從他們身上挖掘成為團隊成員所必需的東西。再者,你還可以發揮一下“主人翁”的精神,幫助他們了解團隊中的其他成員。
★努力工作,主動幫助其他成員
盡管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分內的工作,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隻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當我們進入一個團隊的時候,就要摒棄“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偶爾抽出一些時間,幫助那些工作繁忙或者需要幫助的同事,這絕對不是浪費時間,你積極主動的態度,絕對不是一張“單程票”,別人回贈給你的也許會遠遠超出你的意外。
★不要“摳門”,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職場中,一旦與別人分享了你的成就,他們往往就會感激萬分,並在未來的過程中更加支持和擁戴你。
★推薦一些團隊組建和合作解決問題的技巧
任何一種你所知道的組建團隊的方式都會對你的團隊有很大的幫助,你不妨尋找機會看看何時團隊能夠從你提出的工作建議中受益。
★向他人“取經”,詢問工作信息和專業意見
工作中要善於借助他人之力,他人之力對於你的工作來說,就相當於“錦上添花”。不必擔心他人會對你有所保留,因為你的請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對他人某方麵才能的肯定,從而也滿足了他人的心理需求。
籃球“魔術師”約翰遜曾說:“不要問你的隊友能夠為你做什麼,而要問問你能夠為你的隊員做一些什麼。”合作是一種雙向選擇,你對別人付出,別人才會對你付出。“雙方互惠”是最好的進步方式。如果想要求得進步,先從你身邊的同事幫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