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能當上領導,必然有過人之處(1 / 3)

第七章 能當上領導,必然有過人之處

——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上司

很多上班族總愛抱怨工作如何不順心,老板如何提出了不合情理的要求,似乎覺得自己進了錯誤的公司,跟了錯誤的老板。換個角度想,或者換位思考一下,你不妨在一張紙上,把老板的優點和缺點都寫下來,總會發現老板的優點。比如,他非常霸道,但是對事業很投入,很能吃苦。與其抱怨,不如學習。雖然員工的職位在基層,但員工的眼光不能像井底之蛙。上司偷師,學習上司運籌帷幄、通盤考慮問題、交流溝通的能力。

換一種眼光看待你的上司和老板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與成功者同步。選擇了一個好上司,就是選擇了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上司的魅力、氣魄、做人的方式和做事的風格往往決定著公司的前途。對於員工來說,領導能看多遠,也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可是現實中,我們很多人卻看不清這一點,很多人認為自己的上司“苛刻”“小氣”甚至覺得人家“素質太差”,覺得還不如自己,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懷著一顆感恩和欣賞的心來看上司,你會覺得他身上其實有許多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有兩位非常優秀的畢業生,在畢業之際得到了導師的推薦,導師把他們倆推薦到自己的一個老朋友開創的公司裏,當時該公司正需要一名助理。

於是,這兩個畢業生前去應聘。學生甲去了之後很快便回來了,而且還一臉不高興,他對導師說:“您朋友的公司實在太小了,而且他本人隻是一個普通高校的本科畢業生,更何況他給我的工資也很低,根本對不起我這個名牌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呀。另一家公司給我開出的工資比他高一倍呢,所以我選擇另一家公司。”於是,這個學生去了另一家公司上班。

隨後,學生乙前去應聘,可是他回來後的表現和學生甲大為不同。隻見他高興地對導師說:“導師,非常感謝您為我介紹這份工作,最讓我開心的是,您的朋友的創業經曆很值得我學習,而且通過跟他的交談我覺得他知識淵博、見多識廣,雖然工資不高,這比我應聘其他公司的待遇差不少,但是我還是希望能跟著他幹。”

聞聽此言,導師問道:“那你不覺得這麼低的工資對你而言有些吃虧嗎?”

學生乙回答道:“不會,因為我看到了這家公司的發展前途,跟著這樣的老板,我覺得有信心。”

果然不出學生乙所料,僅僅5年的時間,他所在的這家當初剛起步的公司得到了迅速發展,現在已經成為“準上市”企業。而學生甲雖然現在的月薪已高達2萬多元,但是學生乙的年薪早已超過50萬元,他的職位也已經是公司的市場總監了。

學生甲和學生乙麵對同一份工作,同一個老板,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想法,也做出了不同的選擇,當然他們也各自得到了不同的結果。

顯然,那位能夠從心底欣賞企業和老板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積極的方麵,他的眼光是睿智而長遠的。在我們選擇了一份職業的同時,我們更是為自己選擇了一個上司和老板,無論你的上司或者老板怎樣,我們都應該試著去欣賞和讚美他。或許他並不比我們高明,但是他之所以能夠成為上司,肯定有著比我們更加優秀的地方,所以我們應該尊敬、欣賞,並且向他學習。

★深諳欣賞之道,你將得到巨大益處

上司之所以能夠成為上司,他們身上肯定具備我們所缺乏的優點,有我們所不具備的特質,所以他們超越了我們,成了我們的上司。人最大的缺陷就是嫉妒,不願意承認別人比我們優秀,也正是這阻擋了我們感恩的心,阻擋了我們前進的步伐,蒙蔽了我們發現上司身上優點的雙眼。

如果我們由衷地欣賞和讚美自己的上司,當公司得到成長的時候,他也一定會對我們給予回報,因為是你的善行鼓舞了他這樣做,與此同時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機會來自於你發自內心地對他人的欣賞和讚美,在他最需要的時候給予他最珍貴的精神上的支持。即使我們與上司之間曾經有著誤會和隔閡,也會因為讚美和欣賞而慢慢溶解。

★尊重上司,時常表達你的欣賞之情

就像人人都渴望被欣賞一樣,人們也都渴望被尊重。我們要想贏得上司的好感,就要學著用欣賞的眼光打量他,用恰當的詞語誇讚他。這樣,領導會產生被尊重、被欣賞的感覺,如此一來,會讓我們的職場之路更加順暢。

★多說“謝謝”,對領導表示出你的感激之情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是存在著“互動”效應的,我們和領導之間也不例外。換句話說,我們怎樣對待領導,領導也很可能以同樣的方式回饋我們。比如,我們常對領導的關心、激勵和提拔等說聲“謝謝”,那麼就相當於向領導表達了一種積極的、有意義的舉動。與此同時,領導會因為從我們這裏獲得過感謝,而希望再次受到我們的感謝和肯定。因為他看到了自己對下屬的幫助能夠被下屬認識和讚賞。這樣一來,我們的衷心感謝換來相應的回報也就順其自然嘍!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值得令人欣賞的人格特質,而關鍵在於我們的眼睛是否具有發現力。

對自己的上司欣賞和讚美是一個員工道德素質的體現,它能夠融合我們和老板的關係,向上司學習,我們也會同樣具備相應的優點,這對我們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我們要時刻記得,上司不是好當的,能成為我們上司或者老板的人,大都經曆過我們無法想象的困惑、掙紮和徘徊,也曾付出過我們難以想象的努力,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和成功者相處的機會,體會他們的金玉良言,將其作為我們職場上的典範。

領導喜歡被下屬尊重的感覺

在馬斯洛關於需求層次的理論中,受人尊重被放在最高一級需求當中。由此不難看出,“尊重”之於人們的偉大作用和積極意義。而作為領導,由於是一個團隊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他們就更需要得到來自下屬的尊重。

或許很多朋友認為,現代社會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提倡“人性化管理”,也就是領導不再總是擺著一副高高在上的臉孔。

確實,一位親民的領導,能夠讓下屬在工作中感到輕鬆。

但是作為下屬的我們卻不要忘了,領導畢竟是領導,即便我們的領導很隨和,我們也不應該忘記對他的尊重。因為每一個領導都喜歡被尊重的感覺。得到了下屬的尊重,領導才更容易對下屬產生好感,並努力幫助下屬開展工作。

張楚卿從小聰明活潑,是個可愛的女孩,大家都叫她“開心果”。大學畢業之後,她到了一家不錯的房地產公司工作。

在這家公司中,她感到非常快樂,因為她的上司對待下屬很親切,平時常常跟張楚卿和同事們在一起吃飯、聊天、說笑,甚至有時候稱呼都不是“陳經理”,而是“陳姐”。自然,張楚卿把上司也當成了朋友,不時還和她開上幾句玩笑。

然而就在最新,張楚卿突然發現,“陳姐”似乎對自己有意疏遠,而且還時不時找個理由批評自己一頓。張楚卿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於是去向在這家公司效力多年的老員工請教。老員工問她:“你平時有沒有在言辭上對經理不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