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比喻所犯的過失或罪行將受到加倍的懲罰。
眾人雖然跌倒 我總不能
【溯源】 語出《聖經·新約·馬可福音》。耶穌與十二使徒共進逾越節的晚餐後,便前往橄欖山客西馬尼園做禱告。在途中,耶穌對眾門徒說:“你們都要跌倒了,因為經上記著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但我複活以後,要在你們之前到加利利去。”彼得說:“眾人雖然跌倒,我總不能。”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就在今天夜裏,雞叫兩遍之前,你就要有三次不認我。”彼得卻極力地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
【釋義】 表示對某人、某種信仰、某種事業始終不渝的忠誠。
宙斯
【溯源】 古希臘神話傳說中奧林波斯諸神的領袖,克洛諾斯和瑞亞之子,第三代神王。他主宰天空,以雷電為武器,維持著天地間的秩序,擁有無上的權力和力量,公牛和鷹是他的標誌。他的兄弟波塞冬和哈得斯分別掌管海洋和冥界,女神赫拉是他的最後一位妻子。
【釋義】 常被用來比喻最偉大的、無與倫比的人物,也用來喻諷凶惡的長官和威嚴的首長。
朱庇特 你發怒了
【溯源】 朱庇特是古羅馬神話中的主神,即古希臘神話中的宙斯。他威力無比,能隨意降禍賜福,並掌管雲雨雷電,是眾神之王和人類的主宰。普羅米修斯竊取天火送到人間,朱庇特大為震怒,他要降雷霆閃電擊滅那些不順從他的人。普羅米修斯對他說:“朱庇特,你發怒了,就是說,你錯了!”
【釋義】 指在論戰中的發怒,正是自認理屈的表現。
煮沸冰雹
【溯源】 德語成語。古代德國人認為,冰雹和雷鳴閃電一樣,都是上帝顯靈或妖怪作法的結果。傳說女妖會呼風喚雨,天上下的冰雹就是這些女妖煮出來的,所以冰雹被視為不幸和災難的象征。
【釋義】 喻指不幸或災難即將來臨。
助理牧師的雞蛋
【溯源】 語出英國著名諷刺雜誌《笨拙》於1895年11月登載的一則小故事。有個生性懦弱的助理牧師去主教大人家裏吃早點。主人端來一隻雞蛋招待他,並問他這隻雞蛋是不是很好吃。誰知道,這個雞蛋竟然是隻壞雞蛋。膽小怕事的助理牧師擔心說實話會冒犯主教大人,便吞吞吐吐地回答:“有一部分還是挺好的。”
【釋義】 喻指好壞參半或隻有一部分是好的。
抓住機運女神的頭發
【溯源】 機運女神為古希臘神話中的堤刻,傳說為大洋神俄刻阿諾斯和萬物之母忒堤斯的女兒。在造型藝術中,堤刻常被表現為長有雙翼、頭戴王冠、手持權杖和豐裕之角的青年女性。她的頭後部的頭發被剃光,前部垂著一條長長的辮子,表示這是唯一能抓住機運女神的地方。
【釋義】 指要及時抓住機會,不要讓機遇錯過。
抓住魔鬼的尾巴
【溯源】 舊時法國的錢幣,正麵是國王的頭像,反麵是十字架。作為邪惡化身的魔鬼非常害怕基督信仰標誌的十字架,所以盡管魔鬼無處不在,卻不敢與錢幣一起待在錢袋裏,隻有錢袋空空的時候,魔鬼才敢駐足其中。舊時的錢袋多用一根帶子封口,當錢袋中無錢時,表示魔鬼在裏麵藏身,抓住錢袋的帶子,就相當於抓住魔鬼的尾巴。
【釋義】 意為走投無路,陷入窮途末路的境地。
抓住燒紅的鐵塊
【溯源】 源自中古時期的神明裁判,就是假借“神”的力量,證實訴訟當事人是否有罪。在施行神明裁判時,要對訴訟雙方進行火的考驗、水的考驗、決鬥等各種考驗。其中火的考驗是從盛滿沸水的鍋中取出某種物體,或把燒紅的鐵塊拿在手中一段時間。到了規定的時限,如果手上的傷愈合,就證明受考驗者無罪,反之則有罪。
【釋義】 現引申為對付非常複雜、棘手的問題。
抓住姨媽的小尾巴
【溯源】 語出十九世紀俄國一位名叫弗蘭克的作家寫的幽默詩《小尾巴》。獸中之王獅子命令所有的野獸都到樹林裏來開會。有隻小豬崽也夾在群獸中匆匆向樹林裏趕去,眼看就要被獸群擠傷。這時,它遇到了野豬姨媽,姨媽在前麵打開一條道路,小豬崽抓住姨媽的小尾巴,竟成為最早到達會場的野獸中的一個。
【釋義】 用來表示在別人的庇護下,或靠徇私情達到某種目的。
抓住自己的鼻子
【溯源】 德語成語,源自德國古代的法律習俗。誹謗者在被判刑或被撤銷判決時,要在法官麵前抓住自己的鼻子,以示有自知之明,已經悔過自新。
【釋義】 表示要有自知之明,經常作自我批評和自我譴責。
裝作負鼠
【溯源】 負鼠產於美洲,是一種有袋類野生動物,主要生活在近水林地的樹木上。負鼠在遇到攻擊時,常常會順勢倒在地上,雙眼緊閉,將舌頭從半張的嘴中伸出,佯裝死去,任憑攻擊者如何動作,決不理會。一旦危險過去,它便一躍而起,逃之夭夭。
【釋義】 比喻裝睡、裝糊塗、裝死,也喻指為了掩蓋真實目的而做出口是心非的行為。
追獵白鹿
【溯源】 德語成語。傳說白鹿總是把獵人引進深山老林,使獵人迷失方向,最終一無所獲,無功而返。因此獵人遇見白鹿,常常不敢貿然追逐,隻能將其放過。
【釋義】 轉義為曠日持久且毫無收獲的跟蹤或追求。
自在之物
【溯源】 源自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1724~1809)的哲學用語。康德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創始人,終身未娶,一生致力於研究事業。他主張在人的意識之外,存在著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它不依賴於感覺,但能刺激感官,引起感覺。康德宣稱“自在之物”是不可認識的“本體”,人們認識的隻是“現象”。
【釋義】 喻指某種不可知的事物或未知數。
走進燈心草
【溯源】 德語成語。燈心草是一種幾乎遍布全球的草本植物,大都生長在沼澤地或水邊。在普魯士地區,人們經常用燈心草編織捕魚捉蝦的漏鬥形魚籠。魚兒遊進魚籠後,便再也無法遊出來。
【釋義】 喻指消失、落空、幻滅、丟失等意。
走開吧 撒旦
【溯源】 語出《聖經·新約·馬太福音》。魔鬼撒旦試探耶穌,先要耶穌把石頭變成糧食,又要他從聖殿的頂上跳下去,都被耶穌引經據典加以駁斥。後來,魔鬼又帶耶穌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界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耶穌說道:“走開吧,撒旦!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上帝,單要侍奉他。’”於是,魔鬼離開了耶穌,有天使來伺候他。
【釋義】 用來表示拒絕某種誘惑。
走馬觀歐洲
【溯源】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蘇聯詩人紮羅夫、烏特金、別澤緬斯基去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旅行。由於這兩個國家內具有反蘇情緒,警方要求他們盡量縮短逗留時間,盡快出境。回國以後,紮羅夫把在西歐旅行時得到的浮光掠影的印象寫成了遊記,題為《走馬觀歐洲》。
【釋義】 形容非常粗略地觀察一下。
走運的漢斯
【溯源】 德國作家格林兄弟同名童話中的主人公。漢斯是個非常忠誠的奴仆,他辛辛苦苦地為主人幹了七年的活,渴望能回家看望下母親。臨行前,主人給了他一塊金子作為酬報。在回鄉途中,漢斯越走越累,所以用金子換了一匹馬,騎上趕路。走了一陣,他又覺得饑餓難耐,就用馬換了頭母牛。就這樣,他接著換下去,母牛換成小豬,小豬換成白鵝,白鵝換成磨刀石,最後連磨刀石都不小心掉進井裏。然而,漢斯並不覺得可惜,反倒覺得既輕鬆又愉快,唱著歌回到了母親身邊。
【釋義】 謔指對什麼都感到滿足的幸運兒。
嘴銜銀匙降生
【溯源】 在古代,銀質器皿一直是豪門貴族的專有品,是財富和權勢的標誌。在舊時英國的上流社會中,新生兒接受洗禮時,其教父和教母通常要向他贈送銀質湯匙,祝願他吃穿不愁、享盡榮華富貴。“嘴銜銀匙降生”一語即由此習俗衍生而來。
【釋義】 喻指某人生來富貴,或出身於富貴之家。
最後的晚餐
【溯源】 源自《聖經·新約》,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前夕,與十二門徒共進的最後一次晚餐。吃晚飯的時候,耶穌說道:“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要出賣我了。看哪,那叛徒之手,與我同在一張桌子上!人子固然要照所預定的去世,但出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門徒們麵麵相覷,猜不透耶穌說的是誰。約翰問道:“主啊,是誰呢?”耶穌回答說:“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說完,耶穌蘸了一點餅遞給猶大。猶大吃了那一點餅,立刻就出去了。果然,當晚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時,猶大以親吻為暗號,將耶穌出賣。
【釋義】 常用來謔指在某地或與某人吃的最後一頓飯。
左腳先著地
【溯源】 德語成語。古代的歐洲人都視“左”為不祥,把左手、左腳、左腿都當成不祥之物。古羅馬占卜師認為,鳥從左邊飛來,即預示著疾病無法醫治。如果某人情緒不佳,人們便會開玩笑說,這個人一定是早晨起來時左腳先著地。
【釋義】 謔指晦氣、倒黴或心情沮喪。
左手婚
【溯源】 源自古代日耳曼王室和貴族沿襲的婚姻習俗。王室子弟或貴族子弟如果娶門第低微的女子為妻,在結婚時不按慣例舉右手盟誓,而是必須舉左手盟誓,所以稱為“左手婚”。左手婚雖然在法律上認可,但並未被傳統的貴族婚姻觀念所接受。法律規定妻子無權繼承丈夫世襲的爵位、封地和財產,其子女也不享有這種權利。
【釋義】 喻指門第不相稱的婚姻。
坐在鹽缽上首
【溯源】 源自英國舊俗。古時因為食鹽匱乏,價格昂貴,被視為奢侈品。在達官顯貴的宴席上,食鹽是款待客人的珍貴物品。盛鹽的容器多為碩大的銀缽,擺放在餐桌的中部或上首。尊貴的客人通常會被安排坐在離鹽缽較近的席位上,以示尊重。“坐在鹽缽上首”一語即由此而來。
【釋義】 喻指受到重視,被奉作上賓,處在舉足輕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