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T
她不是死了 是睡著了
【溯源】 語出《聖經·新約·路加福音》。耶穌在加利利傳道時,有個管會堂的人叫睚魯,他的獨生女快死了,求耶穌前去救他女兒一命。耶穌還沒走到睚魯家,就有人來報告他們說,那個獨生女已經死去,不用再勞煩耶穌前往。耶穌聽了對睚魯說:“不要怕,隻要信,你的女兒必然得救。”到了睚魯家以後,眾人都在捶胸哀哭,耶穌說:“不要哭,她不是死了,是睡著了。”眾人嗤笑耶穌胡說八道,耶穌拉著那女孩的手,呼叫著:“女兒,起來吧!”那女孩立即應聲活過來,使大家都驚奇萬分。
【釋義】 轉義為懷念語,表示雖死猶生,生者對死者的留戀。
她消失了,隱沒在藍色的天光之中
【溯源】 語出俄國詩人圖曼斯基的詩作《小鳥》。昨天,我為我的空中俘虜打開了牢房 / 我把一名歌手還給了樹林 / 我使她恢複了自由 / 她消失了,隱沒在藍色的天光之中 / 她唱起歌兒飛走了 / 仿佛在為我祈禱。
【釋義】 謔指迅速消失不見的人或事物,
他把斧子扔得太遠
【溯源】 在德國古代,扔斧子在戰爭中和法律仲裁時起著很特殊的作用。在雙方就邊界問題爭執不休時,經常采用從指定地點使勁向外扔斧子,根據斧子的落點決定邊界距離和走向的方法。一個人把斧子扔得再遠,也不至於扔到取不回來的遠處。
【釋義】 喻諷吹牛、說大話的人。
他得到十分之一
【溯源】 德語成語,源自西方古代的什一稅。在西方古代各民族,都有將個人財產或收入的十分之一上繳國王或祭司的慣例。《聖經·舊約·創世記》中寫道:“至高的上帝把敵人交在你手裏,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
【釋義】 喻指應該得到的一份。
他額頭上寫著
【溯源】 德語成語,語出德國作家歌德的詩體悲劇《浮士德》。浮士德在魔鬼靡菲斯特的幫助下,獲得了美麗的少女甘淚卿的愛情。忠厚善良的甘淚卿對靡菲斯特非常反感,她從心底裏憎惡他,厭惡到一見他就覺得心如刀紮,她對浮士德說道:“我不願與那種人相處!他每次走進門,總是那樣瞧不起人,半帶著憤怒。看來他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他額頭上寫著,他是不會愛任何人。”
【釋義】 意指內心的活動通過麵部表情表露得一覽無餘。
他能看懂布滿星辰的書卷 也能同海浪對話
【溯源】 語出俄國詩人巴拉丁斯基的詩作《歌德之死》中對歌德的讚揚。“他同大自然同命運共呼吸 / 能聽懂溪水綿綿的細語 / 能明白綠葉簌簌的話音 / 能察覺青草長出的嫩芽 / 能看懂布滿星辰的書卷 / 能同海浪進行對話。”
【釋義】 用來讚頌學識淵博、造詣深厚的文學藝術界的人才。
他釀造啤酒不用麥芽
【溯源】 德語成語。在釀造啤酒時,隻有選用上好的麥芽和啤酒花才能釀製出優質啤酒。有的人在釀造啤酒時,用其他澱粉代替麥芽冒充正宗啤酒,來欺騙顧客而從中獲利。“他釀造啤酒不用麥芽”一語即由此而來。
【釋義】 喻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騙人勾當。
他是羅特魏耳驢
【溯源】 語出德國施瓦本地區流傳的民間笑話。有一次,羅特魏耳人揀到個南瓜,卻把它當成了雞蛋,帶回去想把它孵出小雞。可孵了很久沒什麼動靜,他就把南瓜扔了出去。南瓜摔碎的時候,從草叢裏蹦出一隻受驚的小兔子,羅特魏耳人又錯把兔子當成小驢。因此,羅特魏耳人得到一個綽號叫“羅特魏耳驢”。
【釋義】 常用來諷刺愚蠢無知的人。
他是拿騷人
【溯源】 十九世紀初,在德國哥廷根,拿騷君主恩準拿騷籍大學生可以在大學裏免費享用午餐。所以在午餐開飯的時候,如果某個拿騷籍的大學生沒來用餐,就會有人冒充拿騷人坐在他的座位上,享用免費的午餐。
【釋義】 諷喻不受歡迎的食客和吃白食的人。
他在尋找彼得的鑰匙
【溯源】 語出羅馬教皇西克斯圖斯五世之口。彼得原名為西門,他首先承認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於是耶穌給他另起名為彼得,意為“磐石”,並說要把教會建立在此磐石之上,連“天國的鑰匙”也要交給彼得。因此,“彼得的鑰匙”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力。西克斯圖斯五世在被選為教皇前,走路總是彎腰曲背,拄著拐杖,一副即將離世的樣子。人們出於憐憫選他當了教皇後,他突然變得身體康健、精神矍鑠,使人們非常驚訝。他解釋道:“我彎腰走路,是因為我在尋找彼得的鑰匙,現在我已經找到了。”
【釋義】 喻指為了獲取名利地位,而不惜改變觀點和行為的人。
塔利亞
【溯源】 古希臘神話傳說中主司喜劇與田園詩的繆斯。在藝術作品中的形象為頭戴常春藤編織的花冠、左手拿著喜劇麵具、右手拿著牧杖或鈴鼓的少女。塔利亞培養的人是演員,她的神廟就是劇院。
【釋義】 喜劇或田園詩的代名詞。
苔絲德蒙娜
【溯源】 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的悲劇《奧賽羅》中的女主人公。苔絲德蒙娜不顧世俗的偏見和失去父親的寵愛,嫁給了異族軍官奧賽羅。她心地純淨無瑕,為人忠厚善良,對愛情忠貞不二、至死不渝。即使麵對丈夫無端的詆毀和肆意侮辱,甚至丈夫在失去理智時將她殘殺,在最後時刻,她仍出於愛心為丈夫開脫殺人的罪名。
【釋義】 指代為愛情忠貞不渝的女性。
太陽下的埃居
【溯源】 埃居是古代法國的貨幣。一枚普通的銀埃居值三英鎊,而一枚金埃居值十英鎊。金埃居上鑄有一幅王冠的圖案,王冠上有個發出八道光芒的太陽。“太陽下的埃居”一語即由此而來。
【釋義】 喻指富裕,擁有大量的財產。
泰奧隆的烘爐
【溯源】 傳說在法國有個叫泰奧隆的人,他突發奇想要做人工孵化小雞的實驗,於是請人做了一個烘爐,生起火,又買來許多雞蛋放在烘爐內。到了小雞應該出殼的那天,他邀請朋友們前來觀看雛雞。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見破殼而出的小雞,他忍不住打破一個雞蛋,原來雞蛋早就被烤熟了,朋友們見狀大笑不已。
【釋義】 喻諷做某事遭到失敗。
壇裏的麵 瓶裏的油
【溯源】 語出《聖經·舊約·列王紀上》。亞哈王因崇拜偶像獲罪上帝,先知以利亞決定降旱災予以懲罰。他對亞哈王說:“我指著所侍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降雨。”在那之後,天下果然大旱,顆粒不收。耶和華為了保護以利亞,令他到西頓的撒勒法,由那裏的一個寡婦供養。寡婦很窮,壇裏隻剩下一把麵,瓶裏隻剩下一點油,她跟兒子正打算吃最後一頓飯,然後等著挨餓。以利亞告訴她不必擔心,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說:“直到降雨的那一天,壇內的麵必不減少,瓶裏的油也不會短缺。”果然,他們吃了很多日子,壇內的麵也沒減少,瓶裏的油也沒短缺。
【釋義】 喻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物。
坦塔羅斯的苦難
【溯源】 坦塔羅斯是宙斯之子,呂狄亞的西皮羅斯國王,因得罪眾神被打入地獄。他在地獄裏站在齊頸的水中,每當口幹舌燥低頭飲水時,水便退去,隻剩焦幹的黑土。他頭上垂著的樹枝上結滿水果,但隻要他去摘,果枝就會被大風吹入雲霄,而且頭上還懸著隨時都可能落下將他砸死的巨石。
【釋義】 喻指因可望而不可及所帶來的痛苦和折磨。
湯裏有雞
【溯源】 據傳,法國國王亨利四世有一次對薩沃依公爵說道:“如果上帝假我以天年,我將使王國裏沒有一個農夫的鍋裏弄不到一隻雞。”這句話廣為流傳後,就變成了“我真想使每個農民星期天的湯裏有隻自己的雞”。
【釋義】 喻指寬裕的小康生活。
湯姆叔叔
【溯源】 美國作家斯托的長篇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主人公。湯姆是種植園主謝爾比的家奴,從小侍候主人,成年後擔任總管。他勤勞善良,對主人忠心耿耿,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謝爾比因投機股票失敗,把湯姆和另外兩個黑奴賣給奴隸販子抵債。那兩個黑奴冒著生命危險逃到了加拿大,而湯姆卻出於對主人的忠誠被奴隸販子賣到新奧爾良。而後他依次輾轉做了幾個主人的奴隸,最後落在殘忍無道的種植園主手裏受盡了折磨和毒打。當謝爾比的兒子喬治趕來贖他回去時,他已經被打得奄奄一息,得知喬治的來意後,欣慰地閉上了眼睛。
【釋義】 指代對白人的奴役逆來順受、百般屈從的黑人。
唐璜
【溯源】 歐洲中世紀傳說中的一個西班牙貴族。唐璜是個好色之徒,他要占有女人的肉體來滿足他的男性虛榮感。他對女人向來不投入感情,也從來不用金錢去買性。他本著他的男性魅力來引誘女人跟他上床,當他得到了一個女人的肉體,便立刻轉移目標,尋找新的征服對象。
【釋義】 指代到處勾引女人、作惡多端的浪蕩之徒。
堂吉訶德
【溯源】 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同名長篇小說中的主人公。堂吉訶德非常迷戀中世紀的騎士小說,痛恨不合理的社會現象,企圖用古老的騎士道德達到改造社會的目的。他三次假扮騎士外出尋找冒險的事業,因為滿腦子都是騎士小說中的情節,他便以為處處都是妖魔鬼怪,鬧出很多荒唐可笑的事,既害了別人,自己也挨打受苦,弄得頭破血流。
【釋義】 指代脫離實際、耽於幻想,在現實麵前碰得頭破血流的人。
躺在雅法
【溯源】 1096年至1291年,羅馬天主教會、西歐封建主、意大利商人對東部地中海沿岸各國發動了侵略性的十字軍東征。東征先後進行了八次,最後以徹底失敗而告終。雅法是以色列港城,是十字軍東征的主要港口。當時,從德國去的許多基督徒因為染上東方流行的惡症,躺在雅法並在那裏喪生。“躺在雅法”一語即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