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活著,不過是努力對得起自己(3 / 3)

如果你覺得工作太忙,沒時間旅遊,那可以趁著雙休日去城市周邊的郊區走走,隻要是美景,都會讓人心情舒暢的。誰說美景一定在天邊呢?

如果你覺得老婆孩子一大堆,每天為家庭瑣事心煩,不如帶著他們一起去旅遊吧,在旅遊的路途中,你可以跟家人建立更加親密的關係,不僅欣賞到了美景,更重建了家庭的信任和親子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而如果你一直找各種理由和借口表示自己不是不想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是因為太無奈,那很顯然,你的一生將會在無奈中度過。

很多人找工作時總是抱怨不對口,最後勉強做一份自己十分不喜歡的工作,每天起床上班都像是要遭受酷刑一樣。想想你將要一輩子這麼活下去,那是多麼痛苦的人生!要麼就大膽地去做你喜歡做的事情,要麼就慢慢喜歡上你的工作,這是挽救自己的唯一方法。

顧慮太多,往往就會被綁住手腳、綁住思路、步履維艱。何必要將自己的人生過成自己不喜歡的方式呢?趁著還年輕,還有機會改變,還有對自己的人生說了算的權利,趕緊放下顧慮,試著去追求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人生絢爛斑駁、有起有伏才精彩,如果你真的喜歡平平穩穩、淡然無味的生活,那怎麼會天天唉聲歎氣?雖然父母為你選擇了他們認為最好的生活,但是他們畢竟不能了解你的本意,也許你喜歡繪畫,他們偏偏安排你去學跳舞,也許你喜歡跳舞,他們偏偏安排你去練鋼琴,我們從小就在父母的安排下成長,從沒有被問過真正喜歡什麼。

是時候改變這種生活了,何不試著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哪怕這是一種執念,哪怕隻是為了圓兒時的一個夢想,哪怕隻是為了生命絢麗綻放的那一個瞬間。

1.先明確你喜歡的是什麼

很多人自始至終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喜歡什麼樣的生活。也難怪,他們上了父母喜歡的學校,學了父母喜歡的專業,找了父母覺得合適的工作,從小到大都這麼“乖乖”地聽父母的話,又怎麼會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他們從來都沒有讓自己去喜歡過。

先問問自己的心,自己究竟喜歡什麼?不用擔心時間不夠用,不用抱怨人生已過去大半,無論什麼時候開始這麼想都不算晚。找到自己最愛的那件事情,確定自己願意為了這件事情而奉獻自己的一生,像熱愛生命一樣熱愛它。

無論是音樂還是繪畫,是踢足球或者打籃球,都值得你用盡一生去努力。不要聽別人說你再努力也不可能拿到世界冠軍,或者學這些隻是浪費時間,他們不是你,聽不到你的心聲,隻要你確定那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要為之努力。

2.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無論別人怎麼看你,覺得你瘋狂、覺得你不懂事,或者不為父母著想,都不必理睬。而對於父母,隻要你跟他們推心置腹地解釋清楚,相信他們一定也會理解你的行為。你的人生隻需要你自己負責,沒有人會為你埋單,所以不用在乎別人的看法。

當你確定了人生的目標,明確了自己將會終其一生做著一件你所喜歡的事情,你就要開始準備為自己負責了。無論將來你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要記住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你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事情,當然就要對這個選擇負責。

3.勇敢地去追求

很多人不是沒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是有卻不敢去追求,種種顧慮束縛住了他們的腳步,導致他們隻能在別人為之設定的人生道路上踽踽獨行,卻不敢偏離軌道,到自己喜歡的那條路上去試試身手。

不夠勇敢也許是因為沒有自信,擔心一意孤行會失去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但是你怎麼知道不會在自己所喜歡的領域闖出更大的事業呢?喜歡一件事往往就會擅長去做這件事,擅長去做這件事往往就會做得好,這是最簡單的道理。所以,勇敢地去追求你的所愛吧,相信它會帶給你更美好的生活。

有時候也要為自己想想退路

一直向前衝的人,往往忘了往後看看是不是在自己努力向前的時候不知不覺中已給自己堵死了退路。“破釜沉舟”是戰場上迫不得已的戰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自己考慮好最後的退路也是必要的,那種需要破釜沉舟的情況在現實中輕易不會碰到。

為自己想好萬全的退路,再做下一步打算,這是冷靜理智的人會選擇的方式。

王晶一心想學烘焙技術,但家裏人一直不支持,覺得她一個大學生應該去正經的公司坐辦公室,對著電腦工作,而不是在餅店的後廚做體力活,王晶就將這件事的利弊講給家人聽:“現在社會上技術工人這麼緊缺,我如果學了烘焙技術,一定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現在的餅店很多都是連鎖餅屋,管理正規、待遇優厚,而且機械化很高,不是純力氣活;另外我有文化,學起來會領悟得更快、更容易學會;再有一點,就算我不願意給別人打工做‘廚娘’,也可以回老家自己開一家餅店,自己做老板,懂技術的人做老板比不懂技術純請技術工人要容易得多。”

王晶這麼跟家裏人說:“我們老家現在餅店少,而我調查過,普通消費者對烘焙產品的需求是很高的,普遍感覺現在供需不平衡,那我為什麼不利用這個機會先行搶占市場呢?如果我行動得晚了,也許先機就被別人搶走了!”

父母見王晶已經想好了退路,覺得她說得也有道理,於是點點頭同意了。

結果果然如王晶所說,她去一家專業正規的培訓學校學徒出來後,就因為成績優異、自身素質又高而被簽約到了一家大型的外資連鎖餅店。

在外資餅店做了兩年,王晶感覺自己手藝成熟了,便帶著幾個人在自己的家鄉開了加盟店,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王晶成功的原因就是為自己思慮得足夠周全,退路也想好了,前景也想好了,於是隻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做,事情的結果自然不會出其所料。

如果一件事,就算辦不成還有別的退路,那就盡管去做,關鍵是要在做之前為自己想好退路,不要到最後火燒眉毛了才發現已經無路可退。

為自己想好退路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方式,做事不可能一味地孤注一擲,成也是它,敗也是他,誰能有這樣的魄力和實力?因此,做任何事之前先認真思考這件事的成敗幾率,如果成就罷了,如果不成,一定要為自己想好下一步的打算。

古代軍事家吳起就是因為做了太多對貴族不利的變革,卻沒有給自己想好退路而最後遭到了誅殺。我們不是吳起,也不需要找對“靠山”,但是仍舊應該在必要的時候為自己想好退路。

人必須要有路可退才能保全自身,做事要為自己留下足夠的退路,這同樣要求我們不可自斷退路。有的人將壞事做絕,那麼誰也救不了他,該找他報仇之人遲早會找上門去,因此,我們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想想是否可行,如果是自封退路的事,就要趁早收手。

軍事家講究作戰的有利地形要“進可攻,退可守”,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要這樣,進有進的餘地,退也不會無路可退,這樣的狀態是最穩妥的。

如何在繁雜的事務中看清前方還有多遠並為自己想清楚可退之路,是一項重要的處世哲學。

1.不要總是勇往直前,時常回頭看看

記得回頭看看走過的路,避免在前進的過程中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在勇往直前的間隙回頭看看,也許會發現自己疏於注意的方麵,提前預測到前方的坎坷或者不測。

時常回頭看看還有利於自己檢省。很多在前進時看不到的缺點都會在回頭的檢查中暴露。人是應該學會自己檢查和反省的。

2.有路可退,是自己給自己的安慰和保障

凡事不可做絕,若是做到無路可退就是提前失敗。有路可退,是給自己的保障、是對自己的負責。如果沒有退路,內心也不會淡定,前路也難以走得順暢。

3.在退路上把握好心態

當萬不得已用了退路,一定要注意自己心態的調整,有的人無法承受巨大的落差而選擇走了絕路。當情況發生變化時,退路已經是最好的選擇,要告訴自己向前看,不要總去想從前的生活。抓不住的就不屬於自己,這是必須要接受的現實。

4.以退路走出更好的人生

當你已經走在退路上時,並不說明人生就再也不會如從前一樣了,誰說退路不能走出更好的人生?隻要你全心經營,生意仍然會好起來,工作還是有希望的,退路也能越走越寬廣。也許等你走過一段以後,才發現這條路比自己的第一選擇要好得多,是自己當初看走了眼,那時候還要感謝那條走不通的路呢!如果不是那條路走不通,自己怎麼會迫不得已走上這條更適合自己的道路?

遇事能忍讓,識時務者為俊傑

識時務者為俊傑,不識時務者則隻能被淘汰或者得到教訓。要逆轉戰局,不怕沒有時間,隻要懂得保存實力,在該低頭的時候識時務低個頭,總會找到新的機會去反擊。

真正的英雄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客觀地分析客觀環境於自己而言是否有利。當發現客觀環境不利於自己勢力的保存,就會先行想下一步的出路。挺不過去時,先不去強爭硬奪,而是要慢慢積蓄實力,再等下一次機會。而若是一時激動,一定要以卵擊石,與強敵分出個高下,難免會斷送掉大好的江山。

另外,在低頭時也應該跟對人,良禽尚且懂得擇木而棲,更不用提人了。擇木而棲也是識時務的一種表現,如果那個人明明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還要浪費精力在他身上,一心想著將其扶正,豈不是太過迂腐了?

當年劉邦和項羽為了一爭天下,就在“挺”和“忍”字上見了真章。其實經過這一心理戰,劉邦和項羽已經決出了勝負,剩下的不過是曆史要將戲演完罷了。

項羽雖身為一代霸王,但遇事不能忍,白白浪費了一身好功夫和驍勇善戰的體魄;而劉邦就能忍,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在操戈一戰時更是懂得直攻項羽的軟肋,一舉將其拿下,破了項羽多年來塑造的一世英名。

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就大業,與其能忍的品格有很大關係。

在楚漢之爭打響之前,高陽人酈食其前往劉邦的營帳獻計獻策,一進門,正遇到劉邦坐在床邊洗腳,馬上不高興了,訓斥劉邦道:“你要消滅暴君,首先自己要有道,不應該坐著麵見長者,更何況我還是來向你進言的!”

劉邦聽後馬上站起來,整理衣服,鄭重地向酈食其道歉,並將其請到上座,虛心地聽從了他的意見,後來攻打陳留,將秦朝多年來積累下的糧草成功收入了自己手中。

小不忍則亂大謀,劉邦深知這其中的道理,他不僅能忍下人之言,更能忍個人享樂和意氣用事,甚至對於一時的失敗,他也是能忍則忍。這點項羽就難以做到了,項羽氣性大,動不動就難以忍受,操戈而起,導致其大業未成身先死,與他難以容忍的氣量有很大關係。

曾經有一位有識之士前往項羽身邊建議在關中建都,項羽充耳不聞,結果那人出來之後向人發牢騷道:“人雲‘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項羽聽說後勃然大怒,立刻派人將其殺掉了。後來,項羽進攻鹹陽時又大肆屠殺軍隊,原因隻是由於官兵中有些不利於他的議論之聲。20萬秦兵慘遭活埋,也讓項羽的暴名遠揚天下,失了人心,成了孤家寡人。

在現代社會,我們也應該學習劉邦的識時務者為俊傑,而不要學楚霸王氣性大而失了人心。如今,雖然我們並不需要攻城略地、建功立業,但是在我們自己的“國土”上,我們也要守得住城門、交得下朋友,在情況不利的時候先低頭,回頭再找機會贏回尊嚴。

1.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就是要認清自己現在的實力,選擇合適的人去跟從,或者選擇合適的工作去做。正確地估計自己的實力,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好。

如果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那很有可能將自己擺放在不適合的位置上,做不了該做的事,白白地遭人恥笑;而若是過低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則容易讓自己處於一個浪費水平和能力的位置,實現不了自己的抱負,還日日覺得生活苦悶,無從申訴,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很重要。

2.必要時候的低頭並不丟人

識時務的人懂得在必要的時候低頭,而不會仍然迂腐地將自尊放在第一位,沒了青山,再多的自尊也不能當柴燒。

要正確地看待向人低頭這件事,小不忍則亂大謀,小忍有助於日後謀略的實現。因此,低頭是為了以後更好地抬頭。何況,向比自己強勢的人低頭也並不丟人。

3.不讓自尊牽著自己的鼻子走

自尊心強是好事,自尊心強的人往往能取得成功,但若是一味地被自尊牽著鼻子走,無論何時都把過強的自尊心擺在第一位,就容易壞事。

自尊並不意味著要拂了別人的麵子,在強調自己的自尊之前先看看是否給對方留足了麵子,用這樣的方式處世才會讓你“得道多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