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要麼享受寂寞,要麼自怨自艾
生活就像一條曲折向前的河流,不會永遠是激情澎湃,更多的還是平緩安靜。不要總是抱怨生活的平淡無味,現實的人生本就是如此;更不要苦於獨自一人時的寂寞,因為自己生命的行囊隻能自己背負,沒有人永遠是你的同行者。應對寂寞,最好的方式莫過於享受這一份獨有的安寧,沒有繁華也就意味著沒有了喧囂,我們的心需要這樣的放鬆和撫慰。
愛情,不會是人生的全部
人們說愛情永遠都是兩個人的事情,我們可以為了心中所愛而默默品嚐等待的寂寞,但更重要的是在寂寞裏審視自己,堅強自己的心髒。
春日裏陽光總是暖洋洋的,瑜和他一起在校園圍牆外那片景色美麗的田野上散步。芳香的油菜花田裏飛舞著五顏六色的蝴蝶,瑜指著花朵上兩隻上下翩躚的蝴蝶對他說:“你看那兩隻蝶兒,為什麼它們總是纏綿不離地飛在一起呢?”
“它們也許是一對正在享受甜蜜愛情的戀人呢,就像我們一樣!”他微笑著說。
瑜嬌嗔地白了他一眼:“就你的想象力豐富。”
他笑著湊到瑜的耳邊說:“如果你喜歡,我去把它們抓來送給你,好不好?”
瑜還沒來得及製止,他就從背後變戲法似的拿出一隻塑料袋,躡手躡腳地向那兩隻蝴蝶靠近過去。突然,他向前一撲,兩隻飛在一起的蝴蝶便被裝進了袋子裏。
他在將裝有兩隻蝴蝶的袋子遞給瑜,一本正經地說:“好好照顧它們,如果一隻飛走了,另一隻就會因為孤獨和寂寞而活不下去。”
瑜小心翼翼地將那兩隻蝴蝶護在手心裏,然後挺直腰杆一甩頭發,笑嘻嘻地大聲說:“遵命,長官!”
回去之後,瑜把兩隻小精靈放進一隻精致的玻璃瓶裏,開心地抱著瓶子就像抱著他們的幸福,一刻也舍不得放下。但是最終兩隻蝴蝶還是在數天後相繼安靜地死去了。瑜捧著兩隻一動不動的蝴蝶傷心極了,他安慰說:“把它們風幹後放在一起吧,死能同穴,它們定然也是快樂的。”於是,在瑜帶鎖的日記本裏從此多了兩隻風幹的蝴蝶。
不知道是不是快樂的日子總是太匆匆,轉眼間充斥著傷感和離別的6月就到來了。瑜和他畢業了,同時他們也都收到了用人單位的邀請函,隻不過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天各一方。分別的那個晚上,瑜拿出一個信封遞給他:“這裏麵是那兩隻蝴蝶的其中一隻,想我的時候看見它就如同是看到了我。”
他拉住瑜的手放在心口說:“傻丫頭,別擔心,等我,我一定會回來的。”
從此,瑜和他過上了異地相戀的日子,瑜孤孤單單地在陌生的城市裏癡癡等待他的歸來,但是瑜並不難過,因為在這孤單等待的寂寞裏有她甜蜜的希望,她常常看著夾在日記本裏的蝴蝶幻想著某一天他會突然出現在自己麵前,麵帶微笑地將自己擁入懷中。
但夢想終究抵不過殘酷的現實,這一切都伴隨著他一封姍姍來遲的信件而瞬間破滅。他在信中說他愛上了別人,希望瑜可以忘記他,開始新的生活。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背叛,瑜感覺到自己的心都在滴血。她用盡力氣使自己平靜下來,然後給他打去電話:“把那隻蝴蝶還給我吧,因為如果一隻蝴蝶飛走了,留下的這一隻會孤獨的。”
電話中,他吞吞吐吐地答應了。很快瑜就收到了一個裝有一隻蝴蝶的包裹,可是當瑜把兩隻蝴蝶重新放在一起時,卻發現那隻蝴蝶已經不是當初她送給他的那隻,因為當初在送給他時,心細如發的瑜在那隻蝴蝶身上留了隻有自己才知道的小小印跡。在那一刻,瑜感覺到心底裏的某一個地方突然空了一塊。
有的時候,在愛情裏人甚至不會比兩隻蝴蝶幸運,因為愛情可以是兩隻蝴蝶的全部,但卻不可能是兩個人生命的全部,因為除了愛情之外,每個人都還必須麵對現實與責任,還有一路寂寞相隨的成長。
打好手上的牌
一個人也許無力改變他所處的環境,但如何適應環境則是自己完全可以控製的。人生難免會碰上許多困難和挫折,在麵對困難和挫折時,怨天尤人沒有任何意義;積極調整好生活態度,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才是最佳的選擇。
艾森豪威爾是美國第34任總統,他年輕時特別喜歡玩紙牌遊戲。
一天晚飯後,艾森豪威爾像往常一樣和家人一起打牌。他的運氣特別不好,每次抓到的牌都很差。開始時他隻是抱怨,後來,他實在是忍無可忍,便向家人大發脾氣。
母親看不下去了,正色道:“既然要打牌,不管牌是好是壞,都必須將手中的牌打下去。好運氣怎麼可能都讓你碰上!”
艾森豪威爾還是不服氣,仍然很暴躁。母親於是又說:“孩子,人生就和這打牌一樣,無法自主,不管你名下的牌是好是壞,你都必須拿著,你沒有選擇,你必須麵對。你能做的,就是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然後認真對待,想辦法把自己的牌打好,力爭達到最好的效果。這樣打牌、這樣對待人生才有意義!”
母親的話如醍醐灌頂,讓艾森豪威爾猛省。此後他一直牢記母親的話,無論境遇怎樣糟糕,心情如何寂寞孤獨,他都激勵自己去積極進取。就這樣,他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成為中校、盟軍統帥,最後成為了美國總統。
發到我們手中的牌總是有好有壞,別人的好運氣或許會讓你心境淒涼,但一味抱怨是沒有半點用處的,也無法改變現狀。印度前總理尼赫魯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活就像是玩撲克,發到的那手牌是定了的,但打法卻取決於你自己的意誌。”
記住,我們無法挑選手中的牌,我們分到什麼就是什麼,別無選擇,也不可更換,一味抱怨和歎息,隻能在孤獨中枯萎;我們能夠做的、應該做的,就是如何將手中的牌優化組合,並力求把每張牌打好!
王子是怎樣煉成的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很多時候我們會有這樣的感歎。我們所追尋的夢太遠太遠了,遠到似乎用盡這一生的時間都走不到它的麵前,但是總有一些勇敢的人以他們的堅持告訴我們,不要灰心失望,通往成功的路永遠是艱險而寂寞的,我們所能做的隻能是與寂寞為伍,並時刻提醒自己成功就在下一個拐角等候!
在那個寒冷的冬季,他出生在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北部的一個小城。他的家坐落在一條地處偏僻農村的鐵路附近,父母都在鐵路上工作。嬰兒時他體弱多病,還常常發燒,最後患上了慢性肺炎,一出生就住了整整三個月的醫院。後來父母搬到了伏爾加格勒,因為那裏相對來說比較溫暖,有利於他的治療。
家人漸漸發現,他的病之所以久治不愈,主要是因為他的體質太過孱弱。那麼,如何才能增強他的體質呢?父母進行了各種嚐試,對年僅4歲的他進行了諸如滑雪、跳舞、滑冰、雙杠等多項體能訓練。
在訓練過程中,小小的他逐漸喜歡上了滑冰,且一發不可收,每天都要在冰場上練一兩個小時才罷休。體質的柔弱,使他不能堅持太久而無數次滑倒;堅硬的冰麵,讓他幼小的身體傷痕累累。而如此艱辛的付出,卻並未能讓他在滑冰方麵取得多大的成績。更令他傷心的並非來自身體上的傷害,而是冰場上無數人對他的嘲笑,幼小的他不得不品嚐著孤獨和失敗。
父母安慰他,說滑冰本就是為鍛煉身體,不必太在意。他的教練卻對他說:“別去管他們的嘲笑,你是這裏年紀最小的孩子,但你一定能成為這裏的第一。”雖然她隻是想增強他的信心,但這句話卻深深地烙印在他心裏。
失敗並沒有讓他退縮,他的信念反而更加堅定,勇氣變得更大。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從那以後,在伏爾加格勒的冰場上,人們總會看到一個金頭發、藍眼睛的小男孩在為著自己的夢想跳躍旋轉。
23年後,他的夢想終於實現。年僅27歲的他,接連獲得了歐錦賽、世錦賽、世界花樣滑冰總決賽等多項大賽的冠軍,他憑借自己獨特的四周跳和美麗的貝爾曼旋轉征服了世人。
他,就是普魯申科,世界著名的“冰壇王子”。
不經曆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沒有人能輕輕鬆鬆地成功。年紀輕輕就能稱冠世界冰壇,從小就體弱多病還能連續多年稱雄不敗的普魯申科,用他奇跡般的成功向我們展示了一顆安守寂寞,永不放棄自己夢想的心所能到達的高度。
無論如何,不看輕自己
有人說,造物主總是把高貴的靈魂放在卑微的身體裏,就像我們喜歡把家裏最寶貴的東西放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一樣。生命的開始,我們對於這個世界沒有選擇的權力,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即使在生命最低潮的時候依然保持不卑不亢的優雅。
因為複讀費比較高,高考落榜後,他便放棄了繼續求學的想法,輾轉到了南方去打工。由於一沒學曆二沒技術,隻能在一家小公司裏當保安,主要工作就是上下班做個登記,晚上住公司。公司總共二十幾個人,除了他以外,個個都是大學畢業,他的工資隻有人家的三分之一,但他很滿足,也十分珍惜這份工作,勤勤懇懇地幹著,和大家相處也很融洽。由於他年齡小,工作也比較清閑,所以,很多時候其他人會讓他幹一些幫忙買報紙、收快遞之類的活,他也正好沒什麼事,於是樂嗬嗬地為大家服務。
新年的時候,公司集體出去聯歡,經理說大家都要去,公司承擔一部分錢,每個人再掏100元。經理說他工資最少,年齡也最小,特別強調他不用掏錢,但他不答應:既然同樣是公司裏的一分子,那就要和大家一樣。他主動交給了主管100元。聯歡那天,經理宣布了好消息,今年公司盈利高,給大家漲工資,大家玩得更開心了。散場的時候,好多人都喝多了,清醒的攙著喝醉的,互相攙扶著回家,可最後還剩下5個人躺在歌廳包廂裏。他那天沒有喝多,心裏想著不能把這些同事丟下不管,便打車把他們挨個都送回了住的地方,來來回回打車錢就花了200多元,雖然他也心疼這200多元錢,但還是比較欣慰,畢竟都在一個公司,況且平時大家對他也挺照顧,都沒有因為他是保安而瞧不起他。
後來,公司為了更好的發展,依附在了一家大公司旗下。可這樣一來,就要接受這家大公司的管理模式,麵臨的第一件事,就是裁員。被裁掉的人一共是12個,他是其中之一。可能是因為失去了高薪的工作,其他人都默默地收拾東西,連聲招呼都沒有打。他雖然也被辭退了,但畢竟在這裏待了兩年多,總覺得不聲不響地走了有些不合適,便和大家去告別。他還特意去了經理的辦公室,向經理辭行,雖然和經理沒有多少接觸,在公司也僅僅是個保安,但他還是對經理說了“祝福公司越來越紅火,感謝經理這兩年對我的照顧,有機會我請經理吃飯……”之類的話。看得出經理有些感動,畢竟剛剛離開的那些人沒一個和他打招呼的,甚至有人還當場跟他爭吵了起來……
第二天,正當他準備去找工作的時候,接到了經理的電話。經理問他什麼時候請自己喝茶,他正好沒事,便約定在當天晚上。
晚上,當他到了約定地點時,經理已帶著一個人坐在了那裏,他認得那個人是上麵公司派下來的主管。主管對他說:“小李,我來聘你去總部當保安。”他興奮得有些難以置信。“知道我為什麼選你留下嗎?”他笑著搖頭。“你們經理說聚會時,你不但和其他人掏一樣的錢,最後還自己打車把喝醉的同事送回了家,況且我昨天親眼看到了你到經理那兒辭行。小夥子,你沒有因為卑微小看自己,我喜歡你這樣的人。”
那一刻,他感覺像是躺在了幸福的花海裏。從此他懂得,無論在哪裏,無論在何時,不要因為你暫時的地位微小而看輕自己。
刷馬桶的小姑娘
一個人能夠在成功的路上走多遠,很多時候並不是看他的起點有多高,而是看他有沒有在寂寞旅途裏踽踽獨行的勇氣和毅力。
她叫熊素瓊,原是重慶市梁平縣柏家鎮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初中畢業後,熊素瓊在重慶一家小旅館做服務員。1994年底,她聽說東莞一家大酒店正在重慶招工,便去報了名。到招聘現場才發現,這家酒店準備在重慶招120名女服務員,應聘者卻有一千多人。
由於應聘者大多數都具有大中專學曆,第一天初選,熊素瓊就因文化水平低、身高不夠沒有過關。當時她很失望,但她不想放棄:能當一名清潔工也好。於是,她想出了一記“妙招”——她把一個髒兮兮的舊馬桶扛到招聘現場,大膽地對麵試官說:“經理,我是個農村女孩,雖然沒啥子文化,但有的是力氣!我懂得笨鳥先飛的道理,我吃苦耐勞……”說著就拿出抹布開始擦那個馬桶。當麵試官目瞪口呆地看著這個矮個子的小姑娘輕而易舉地扛起幾十斤重的馬桶並像擦古董一樣,從外到裏,又從裏到外迅速把它擦得光可鑒人時,便毫不猶豫地當場聘用她做清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