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比爾·蓋茨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人之一:他抓住了信息時代發展的潮流,選擇了軟件行業進行創業,而且擅長與資本市場相結合,凡此種種,都說明他是一個具備超群智力的人。
然而,他是一直就是這樣聰明嗎?或者換另外一種問法,他是怎樣變得這麼聰明的呢?
曾經,一位微軟的高級管理者透露了一些比爾·蓋茨年輕時的故事:在比爾·蓋茨讀中學的時候,有一次,老師布置寫一篇作文,規定要寫5頁紙,比爾·蓋茨竟然寫了30多頁紙。還有一次,老師讓同學們寫一篇不超過20頁紙的故事,比爾·蓋茨竟然洋洋灑灑寫了100多頁紙,讓老師和同學們目瞪口呆。
原來,天賦如此高的一個人,為了追求成功,竟然下過這樣的“苦功夫”。
著名作家胡適曾說:“聰明人更要下苦功。”
為什麼呢?無論多高的天賦,假如不努力加以開發,天賦也有可能被埋沒。在這個世界上,應該說中等智力的人占了大多數。所以當我們的天賦並不高時,不加倍下“苦功夫”行嗎?
要創造一般的成功,你就得付出一般的努力;要成為傑出的人才,你就得比別人多付出幾倍的努力。
其實,有一些人願意為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但是,卻總是希望隻付出一點努力就會成功。
曾經有一位畫家去拜訪世界著名的畫家門采爾,一見麵就訴苦說:“我畫了一幅畫隻用一天,賣掉它卻花了我整整一年的時間。”
門采爾認真地說道:“朋友,你不妨倒過來試試。用一年時間去畫一幅畫,那麼一天的時間,你準能賣掉它。”
齊拉格說得好:“隻有失敗者才會希望馬上成功。因為最佳行為者懂得,成功是通過從部分成功中吸取經驗而一步步獲得的。因此,任何事情在做好之前都要努力去做。”
所以我們要樹立的信心應該是:隻要我付出和別人一樣的努力,我也一定能行;如果我付出了比別人更大的努力,我就更加能行!
◎ 執著於自己的夢想 ◎
成功路上之所以有很多挫折,就是為了把那些意誌不堅定者擋在成功的門外,讓那些真正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人取得成功。
成功源於執著。幾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在自己成功之前就首先設計了自己夢想的生活,並為之堅持到底。下麵講的是曾經成功導演過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的頂級導演張藝謀的故事。或許,你會對這個由農民成長起來的大導演的成功感到難以理解,但是,生活確實就這樣造就了張藝謀。讓我們來看看張藝謀的過去。
1968年初中畢業後,張藝謀就到陝西乾縣農村插隊勞動,後來到陝西鹹陽國棉八廠當工人。在那個特殊的曆史環境下,年輕的張藝謀未能上高中就插隊當了農民、工人。類似此種經曆的人很多,但能像他一樣堅持自己夢想的卻並不多。
通過艱苦的努力,1978年,張藝謀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係學習,這時,他已經是27歲的“高齡”。1984年,張藝謀作為攝影師拍攝了電影《黃土地》,該片在1985年獲得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此後又榮獲法國第七屆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第五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方人柯達優秀製片技術獎。
在《黃土地》獲獎之後,張藝謀麵前有兩個選擇——繼續做一個已經很成功的攝影師或者開始轉型做導演。然而,意料之外的是,他卻做了另外的選擇——做一名演員!因為在他看來,要想成為頗有建樹的導演,隻有親身體驗過做演員的感受,才能在拍片的時候和演員們更好地交流。1987年張藝謀主演的電影《老井》榮獲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1988年榮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這個時候,他還不是導演。
1987年,張藝謀導演的影片《紅高粱》以其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發揮了電影語言的獨特魅力,斬獲國內外多個獎項:1988年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三十八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熊獎,第五屆津巴布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故事片真實新穎獎,以及第三十五屆悉尼國際電影節電影評論獎、摩洛哥第一屆馬拉卡什國際電影電視節導演大阿特拉斯金獎。正是從這部電影開始,張藝謀實現了從演員到導演的成功轉型,並以一個成功的文藝片導演身份進入公眾視野。從此,張藝謀的導演生涯便日益輝煌。
在《紅高粱》等一係列文藝片獲得成功以後,張藝謀敏銳地捕捉到了商業片的市場價值,轉向了商業大片,由此開始了他的大片之旅,從《英雄》、《十麵埋伏》到《滿城盡帶黃金甲》,這一部部商業大片的紅火為他帶來了巨大的聲譽,並最終引領他走到了中國電影導演旗幟的位置。於是,張藝謀毫無懸念地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開閉幕式總導演。
在張藝謀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成功人士成長的軌跡,當他們處於人生低穀時,他們仍然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他們有明確的理想和誌向,並為之堅持。他們知道自己以後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並為這個目標奮鬥不息,哪怕出身低微,哪怕是不被人看好。
要知道,成功路上之所以有很多挫折,就是為了把那些意誌不堅定者擋在成功的門外,讓那些真正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人取得成功。
在一次演講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麵對會議室裏的200人,沒講一句開場白,卻高舉著手裏一張20美元的鈔票。他問:“誰要這20美元?”許多隻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其中一位,但在這之前,我要做一件事。”他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然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假如我再這樣做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當他拾起鈔票時,這張鈔票已變得又髒又皺。他再次問:“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手。這時,演講家說:“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這張鈔票,你們依然想要它,因為它並沒有貶值,它還是價值20美元。人生旅途上,我們會無數次地被遇到的磨難所擊倒、欺淩甚至碾壓。這讓我們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可言。但是,無論現在或將來發生任何事情,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請記住,無論碰到什麼樣的困難,隻要我們保持自己的信心,就仍然具有繼續成功的可能。就從現在開始,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的理想(夢想)是什麼?
◆我要做什麼工作會讓我離目標更近?
◆我要成功,需要對環境作出什麼樣的改變?
這樣問自己之後,再找一麵鏡子,麵對鏡子中的自己,盯著自己的眼睛問自己是否仍然自信如初。再一次確認自己很帥或很有氣質,自己才華橫溢、交際廣泛,你甚至可以自負驕傲,但是千萬不要自卑怯懦,要相信自己最終一定會走向勝利,實現自己的夢想。要知道,執著於夢想是成功者必備的信念。
◎ 保持必勝的信念 ◎
堅定的信念,認真的態度,堅韌的精神,成就了無數成功者。人的心裏具有某種神秘的力量,隻要你始終保持著必勝的信念,一切難題都將迎刃而解。
正如美國成功學大師斯蒂芬·柯維所說:“成功,也許比你想象的要簡單,因為,我發現那些成功的人,諸如企業家、運動員、政界名流等,他們和其他人之間有著一條明顯的界線,我稱其為成功者的邊緣。這個邊緣並非高智商或是天賜的機遇,而是一種態度。”
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
某縣地處偏遠地區,多年來一直難以擺脫貧困局麵,以至於很多人都覺得本地區沒有可開發的資源,誰也不會傻到往這裏投資。
可是,剛上任的縣領導卻對本地區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他帶領縣領導集體積極轉變發展思路,因地製宜,製定出台多項投資優惠政策,並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奔赴全國各地考察、洽談、招商引資,經過他們的努力,一年之內即引進投資近6億元,建設石材加工、蔬菜種植等近20個具有本地特色的項目,使得一大批城鄉居民因此受益,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在這些龍頭行業的帶動下,其他行業均得到很好的發展,全縣經濟也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一個自信大膽的決策,加上一個樂觀積極的招商引資行動,讓一個地區的經濟奇跡般地起死回生,開始走上快速發展之路。
如果不去做,你就永遠對自己擁有的資源缺乏信心,也許就永遠無法開發其巨大的潛在價值。更多的例子在告訴我們:如果你想成功,關鍵是你是否抱著一個成功的態度去實現它。
《人的思想》一書的作者詹姆斯·愛若在書中寫道:“一個人所能得到的,正是他們思想的直接結果。”無獨有偶,愛默生也有一句名言:“一個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
你的內在想法決定了你的生活、境遇、財富和地位。一個悲觀失望、猶豫不決、畏縮不前的人永遠不會成功。隻有那些對自己所做的事抱必勝的信念的人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一艘貨輪在風大浪急的大西洋上行駛。一個黑人小孩在船尾搞勤雜時不慎掉入了波濤滾滾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可是,船上的人根本聽不見,於是,他眼睜睜地看著浪花托著貨輪越走越遠……
求生的本能促使孩子在冰冷的海水裏拚命地遊,使勁地揮動著瘦小的雙臂,努力把頭伸出水麵,睜大眼睛盯著輪船遠去的方向。
船越來越遠,船身變得越來越小,到後來,什麼都看不見了,隻剩下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孩子的力氣也快用完了,實在是遊不動了,他老是覺得自己就要沉下去了。放棄吧!他這樣對自己說。這時候,老船長那張慈祥的臉和友善的眼神浮現在腦海。不,老船長知道我掉進海裏後,一定會回來救我的!想到這裏,孩子鼓足勇氣用生命中僅剩的力量又朝前遊去……
老船長終於發現那黑人孩子失蹤了,當他判斷孩子是掉進海裏後,於是下令返航,回去尋找。這時,有人說:“這麼長時間了,就是沒有被淹死,也讓鯊魚吃了……”船長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決定回去找。
終於,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那一刻,貨船趕到了,救起了孩子。
當孩子蘇醒過來感謝船長的救命之恩時,船長扶起他問:“孩子,你怎麼能堅持這麼長時間?”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會來救我的,一定會的!”
“怎麼知道我一定會來救你的?”
“因為我知道您是那樣的人!”
聽到這裏,白發蒼蒼的老船長一把抱住黑人孩子,淚流滿麵:“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為我在那一刻的猶豫而恥辱……”
一位企業家曾經說過,創業初期他所遭遇到的難題,其中有很多隻是小小的困難,最後卻往往發展成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後來他發現,原來因為自己存有失敗主義者的意識,疏於察覺造成障礙的真相,而所謂障礙,卻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嚴重。他隨後就在公司的辦公桌上擺了一個箱子,上麵一個條子寫有“抱必勝的信念,一切皆有可能”。每當發生問題,或者他的失敗主義思想又開始作祟的時候,他便把有關該問題的文件投擲於此箱中。幾天後,當他再把這些文件取出,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據他形容道:“當我再次從箱中取出這些文件時,這些難題看起來並沒有什麼難的。”
人的心理活動具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隻要你始終抱著必勝的信念,那麼,一切難題都將迎刃而解。
◎ 你有權要求得到更多 ◎
在生活中,你經常有兩個選擇:要麼往遠處想,要麼往近處想,也就是胸懷大誌與目光短淺的交鋒。既然已經是在思考未來,那麼為何不往遠處想呢?這由你自己選擇。無論身處何種環境,沒有人能夠阻擋你心中的大誌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