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成功就是走少有人走的路
成功不是隻有偉人才可以辦到,沒有人天生被注定成功與失敗。有時成功需要打破常規,不被世俗的框架束縛,敢於創新,才能走出一條發展之路。真理的誕生往往遭到現實的阻撓,隻要勇於堅持自己正確的觀點,專心做好事情,就能打開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門。
◎ 不要盲從,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世界上不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指紋,也不存在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正是因為不同才有了多彩的世界,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盲從他人。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機會往往偽裝成了陷阱,而真正的陷阱看上去又往往像是誘人的機會。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往往讓人迷失於信息的海洋,各種紛繁的信息常常也如獵人布下的陷阱一樣,使得我們處於一團混亂的迷霧中。我們要在這團迷霧中辨清方向就不能盲從,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的索菲婭·羅蘭是意大利著名影星,她的演技爐火純青,自從影以來,拍過60多部影片。
當年她來到羅馬,要圓演員夢,但是周圍充滿了各種意見。用別人的話說,她個子太高,臀部太寬,鼻子太長,嘴太大而下巴又太小,根本不像個一般的意大利式電影演員。
隻有製片商卡洛看中了她,並帶她去試鏡,但很多次攝影師們都抱怨無法把她拍得美豔動人,因為她的鼻子太長而臀部又太“發達”。最後無計可施的卡洛建議索菲婭去整容,他說:“如果你真想幹這一行,就得把鼻子和臀部‘動一動’。”屢受挫折的索菲婭卻斷然拒絕了卡洛的要求。她說:“我為什麼非要和別人長得一樣呢?我的鼻子是臉龐的中心,它賦予我臉龐以性格,我就喜歡我的鼻子和臉保持它的原狀。我的臀部也是我的一部分,我隻想它保持現在的樣子。”
她沒有因為別人的言論而停下奮鬥的腳步,而是靠自己內在的氣質和精湛的演技來取得勝利。她成功了,那些有關她“鼻子長,嘴巴大,臀部寬”的體征在別人眼中反倒成了美女的標準。
在20世紀行將結束時,索菲婭被評為了20世紀的最美麗的女性之一。她在自己的傳記中寫道:“自我開始從影起,我就出於自然的本能,誰也不模仿,我知道什麼樣的化妝、發型、衣服和保健最適合我。我從不去做時尚的奴隸。我隻要求看上去就像我自己,如果哪天‘本色’要找代言人我覺得非我莫屬……”
隻有充滿智慧的人才能衝破人世間的紛擾保持本色。人是萬物之靈,如果我們在麵對問題時,沒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那麼我們和庸碌的動物何異?
喬治·唐納是一家大型跨國公司的老板,除了做生意,他一生之中最大的愛好就是到原始森林裏探險和狩獵。這不但讓他遠離喧鬧的人類社會感悟到原始的神奇與智慧,更能夠在叢林裏找到與商場戰勝對手不同的刺激感受。
在經曆了無數次的冒險以後,喬治決定冒一次更大的險,他要去非洲,聽說那裏的原始叢林無異於洪荒時代。於是他獨自來到了廣袤的非洲大陸,與往常一樣,他的第一要務就是進入原始森林裏狩獵。
在與自己的向導在森林中轉了幾個晝夜以後,仍一無所獲的他們終於碰到了一頭狼。這頭狼馬上成了他們的目標獵物。他們將這頭狼追到一個近似於丁字型的岔道上,正前方是迎麵包剿過來的向導,後方是端著獵槍的喬治,狼被夾在中間。在這種情況下,那頭狼本來可以選擇岔道逃掉,但出人意料的是狼沒有選擇岔道,而是迎著向導的槍口撲過去,準備奪路而逃!狼在奪路時被捕獲,它的臀部中了彈。在向導準備剝下狼皮時,喬治製止了他,因為喬治一直在疑惑難道那條岔道比向導的槍口更危險?喬治問向導:“你認為這頭狼還能活嗎?”向導點點頭。說:“埃托沙的狼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它們知道隻要奪路成功,就有生的希望,而選擇沒有獵槍的岔道,必定死路一條,因為那條看似平坦的路上必有陷阱,這是它們在長期與獵人周旋中悟出的道理。”喬治打開隨身攜帶的通訊設備,讓停泊在營地的直升機立即起飛,他要救活這頭狼。因為這頭狼給了他狩獵以來第一次大的觸動,緊急情況下不盲從自己的選擇,你才不會喪失生命!
直升機載著受傷的狼飛走了,飛向500公裏外的一家醫院。那頭狼最後救治成功,如今在納米比亞埃托沙禁獵公園裏生活,所有的生活費用由喬治·唐納提供。
在這個紛繁的社會,真正的陷阱會偽裝成機會,而真正的機會也會偽裝成陷阱。因此,我們不要盲目地相信一些表麵現象,要從現象中挖掘本質,要有自己的判斷。
◎ 敢於堅持自己正確的觀點 ◎
真理的誕生往往受到現實的阻撓,我們要敢於堅持自己正確的觀點,我們要堅持走自己的路,並且敢於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隻要堅持自己的正確的觀點,終有一天你會成功的。
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才能留下自己的腳印,不然你的足跡隻是眾多腳印中不被注意的一個。創新往往是一個艱辛的曆程,它不僅需要清楚的目標、執著的精神,更要有承受冷落、失敗、挫折的心理能力。比如:當你突破常規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或是做那些所謂偉人都沒有做成功的事的時候,你周圍的人就可能會認為你不正常,嘲笑你異想天開,並因此而疏遠你。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敢於去做,就算你最終失敗了,你當初的勇氣也是現在及未來讓你感到自豪的事情。
當然,創新不一定就是徹頭徹尾地改變、否定以前的一切。創新可能是對資源的一種整合,它也可能是對自己潛質的一種挖掘。重要的是你勇於行動了,很多事實證明,成功的人並不一定是最“守規矩”的人,而是那些肯動腦筋、突破常規的人。
拿創業來說,從白手起家建立一番偉業,其中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年輕的創業者總會在經驗和資本這些方麵或多或少有些欠缺,但這不是事業成功的唯一條件。無論在創業的開始,還是事業真正發展的階段,毅力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食糧。如果很容易就幹成一件事情,那麼誰都是成功人士了,所以從來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在關鍵時刻不倒下,不放棄,克服並戰勝這些艱難困苦,成功才會在不遠的地方等著你。對於許多創業成功的人士而言,困難挫折都是為了讓你更成功而設的小把戲。
羅爾斯說:“信念值多少錢?信念是不值錢的!它有時甚至是一個善意的欺騙,然而你一旦堅持下去,它就會迅速升值。”事在人為,信念就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隻要肯動腦筋想辦法,任何事情都能做到。
出生在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的羅傑·羅爾斯是美國紐約州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長。他從小生存的環境肮髒又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漢的聚集地。出生在那裏的孩子耳濡目染,從小就逃學、打架、偷竊甚至吸毒,長大後也很少有人從事體麵的職業。然而羅傑·羅爾斯卻是個例外,他不僅考入了大學,而且成了州長。
在就職的記者招待會上,一位記者對他提問:我們知道你從小生活的環境對你的成長很不利,是什麼把你推向州長寶座的?麵對300多名記者,羅爾斯對自己的奮鬥史隻字未提,隻談到了決定他命運的小學校長——皮爾·保羅。
皮爾·保羅被聘為諾必塔小學的董事兼校長是1916年。當時正值美國嬉皮士流行,他發現這兒的窮孩子比“迷惘的一代”還要無所事事。這些孩子不與老師合作,曠課、鬥毆,甚至砸爛教室的黑板。皮爾·保羅想了很多辦法來引導他們,可並不奏效的。但後來他發現這些孩子都很迷信,於是他增加了一項上課內容——給學生看手相。他想用這個辦法來鼓勵學生。
當羅爾斯從窗台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皮爾·保羅時,皮爾校長說:“我一看到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你將來一定是紐約州的州長。”這話讓羅爾斯大吃一驚,因為長這麼大,隻有他奶奶說過他可以成為5噸重的小船的船長。這一次,皮爾·保羅先生的話著實出乎他的預料,竟說他可以成為紐約州的州長。他記下了這句話,並且相信了它。
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這個信念就像一麵旗幟引導著羅爾斯,他的衣服不再沾滿泥土,說話時不再夾雜汙言穢語。他一改嬉皮士的作風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後的40多年間,他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在他51歲那年,他終於成了州長。
許多人總是將別人的成功歸結為運氣好,機會好。無誌之人常立誌,有的人一天到晚都有很多想法,甚至連有錢後怎麼花都想到了,但還是天天按照固定的路線上班下班,趁領導不注意出去吃頓廉價的早餐……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生活著。直到自己的孩子都會叫爸爸了,隻好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寄托在小孩身上,還時常對自己的孩子抱怨:“爸爸這輩子機遇不好,沒啥指望了,你可要好好努力,抓住機遇,不要讓我失望噢!”
其實這種一生碌碌無為的人也有理想和追求,隻是他的理想和追求沒有堅持下去,被他們以各種理由放棄了。他們不敢堅持,總是在想萬一失敗了怎麼辦,卻從不重視過程。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含義在於你是否從失敗中汲取了經驗教訓,通過每次失敗後發掘自己失敗的原因,校正前進的方向,才能逐步邁向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就隻顧風雨兼程,看輕結果重視過程,不拋棄不放棄,隻有敢於堅持才能看到成功的風景。
◎ 創新才能看到人生的希望 ◎
創造力是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發展的一種能力,把創造力限製在少數科學家文學家的創作上是一種陳腐的觀念。
創新,直接關係到一個年輕人未來的成敗榮辱,因為隻有創新才能激活自己的思維和才智,從而激活自己全身的能量。
對大多數人來說,創新、創造似乎隻是少數天才的專利。有位先生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責怪過愛因斯坦雖創造了天才的物理學理論,但沒有給後人留下他如何思考問題的方法,因而後人很難向他學習。其實,創造不分大小,內容和形式也可以各不相同。
在當今世界,創造活動已經不僅局限於科學家、發明家在實驗室裏的工作,它已經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它是思維的火花,是人人都可以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任何人在任何方麵隨時隨地都可能迸發出創造的火花。
如今最有人氣的企業家都鎖定了兩個字——創新,無論是產品創新的李彥宏、技術創新的鄧中翰,還是模式創新的江南春,他們所介紹的經驗和發表的感慨也都濃縮成了兩個字——創新。
在他們不同的成長曆程中,我們卻可以發現一條相同的脈絡:是創新引領他們走向成功之路的。
有一位孤獨貧窮的年輕畫家,為了理想他毅然遠行他鄉。起初他應聘到堪薩斯城的一家報社,那裏的良好氛圍正是他所喜歡的,不久主編看了他的作品後認為缺乏新意而不予繼續錄用,他初嚐了失敗的滋味。後來,由於替教堂作畫的報酬低廉,他隻好借用一家廢棄的車庫進行創作。不久,年輕的畫家被介紹到好萊塢製作一部以動物為主的卡通片。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但他的作品因不符合老板要求的“要有新意,有創意”而再次失敗了。晚上,他疲憊地回到車庫裏,他苦苦思索自己的作品到底哪裏比不上別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天賦。此時,車庫裏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隻小老鼠。畫家懶得理它,想著由它去吧,但那隻老鼠也像沒有看見畫家似的,自顧自在地上轉起圈來。他微笑著注視著它,想著這隻小老鼠還挺可愛的,突然畫家的靈感在黑夜裏閃出一道光芒,他迅速畫出了一隻老鼠的輪廓。
就這樣,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誕生了,而畫家沃爾特·迪斯尼也因此揚名。
創新能力是每個正常人都具備的自然屬性與內在潛能。很多人不願創新或不敢創新,是因為他們頭腦中關於得失、是非、安全與冒險等固有價值判斷的標準禁錮了他們的思維,這使他們常常不能換一個角度想問題。
舉一個例子,假如一個人有兩種贏錢的機會:一種是有機會贏80元錢,幾率是100%;而另一種是隻有85%的機會贏100元錢。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往往會選擇那個較保險的方式——選擇80元錢,而不願冒有15%不贏錢的風險去贏那100元錢。
這個例子說明,平時我們之所以不能創新或不敢創新,常常是因為我們想問題從慣性思維角度出發,以至於顧慮重重、縮手縮腳。而一旦我們把問題換個角度來考慮,就會發現很多新的機會、新的成功。
其實許多有創意的方法都是來自於“換一麵”想問題,在對待同一件事時,變通一下,從相反的方麵來解決問題,最尖端的科學發明會就此誕生。所以愛因斯坦說:“把一個舊的問題從新的角度來看需要創意的想象力,這成就了科學上真正的進步。”
著名化學家羅勃·梭特曼發現了帶離子的糖分子對於人體是很重要的。他想了很多方法從無機化學的觀點以求證明,都沒有成功,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如果從有機化學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是不是就可以證明了,結果,他成功了。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平庸之人的做事準則。還有的人認為創新與自己無關,是老板的事,自己隻要做好分內的工作就可以了。如果這樣想,那麼你充其量隻能做個讓老板放心,但絕不會令老板欣賞的員工。因為在這個以“新”求勝、以“新”求發展的世界,員工創新能力的高低程度決定著公司的創新力和競爭力的高低。隻有熱愛創新勇於創新的人才能得到發展。
創新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每個人都有某種創新的能力。作為在平凡生活中追求夢想的普通人,用“換一麵”想問題的方法所取得的成效,也不亞於科學家們的新發現。創新是普通人與天才之間的橋梁,並不是不可逾越的鴻溝,創新能力與其他能力一樣,是可以通過訓練和實踐而激發出來的。它是人類共有的可開發的財富,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
誰能擁有創新思想,誰就會成為贏家,創新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讓你擁有無數的夢想,一個有著創新夢想的青年人,絕對擁有閃亮的人生!它讓你渴望自己的生活變得不同,並鼓勵你去嚐試新的事情,從而把一切變得更美妙、更有效、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