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告訴孩子,站著的時候,要讓眼光保持有神,而不要無精打采,或者懶懶地靠在牆上或者椅子上。當站著和別人說話的時候,要做到兩腿自然站直,不隨意擺動,不用腳尖點地,同時兩臂可隨談話內容擺出一定的手勢,而不要將手插入褲帶裏。
2.如何鍛煉孩子的站姿
我們看到解放軍的站姿都非常挺拔,其實他們也是訓練出來的。隻要下一些工夫,我們的孩子也會擁有良好的站姿。
①如果你的孩子駝背,那麼可讓他每天背靠牆壁站兩次,一次堅持5分鍾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孩子站的時候,要讓他的後腦勺、肩、小腿、腳後跟4個部位都貼著牆壁。
②對於“八字”比較嚴重的孩子,家長可以讓孩子通過遊戲的方式和其他小朋友比一比,比如畫一條直線,看看誰能踩著直線走得更遠。
③如果女孩的站姿不好,可以通過讓她學體操、學跳芭蕾舞的方式來矯正。另外,多讓孩子參加體育運動也是不錯的方法。
不要讓不雅的小動作令孩子“扣分”
如果把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動作都用攝像機拍攝下來,我們觀看畫麵中的自己,可能大多數人都會有一些驚訝:我是這個樣子嗎?我有這樣的動作嗎?我的這種表情不太好看哦……
這就說明,絕大多數人都會有一些自己並不在意或者察覺不到的小動作,但是外人看來,有些動作卻是有礙觀瞻的,就像某些不經意的小動作會體現一個人的修養、風度一樣,這些有礙觀瞻的小動作會讓我們的形象大打折扣。
因此說來,要想讓我們的孩子更多地體現文明優雅的舉止,同時避免那些讓自己形象扣分的不雅動作,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杜絕這些習慣,堅決不讓它們有可乘之機。
莉莉是個長相俊美、身材苗條的女生,但她畢業那年的第一份工作卻找得非常辛苦。為此,莉莉曾經十分苦惱,她覺得自己在同學眼裏是一個成績不錯、長相也不錯的女生,為什麼會找不到工作呢?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家公司工作過幾年的學姐向莉莉道出了她屢屢失利的原因。原來,莉莉最初給人留下的印象挺不錯的,但是她的坐姿很讓人“頭疼”,比如她穿著裙子,會將兩腿分開很大的角度,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她的品格和修養。
聽了學姐的一番指點,莉莉終於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了。之後,她再麵試的時候,調整了自己的坐姿,很快便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可見,一個小小的動作,居然會在無意間“出賣”我們,因此,為了避免這種不自知的行為發生在我們的孩子身上,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懂禮儀、有修養的人,那麼家長就得從根本上幫孩子杜絕不良習慣。
1.杜絕孩子抖腿或者晃腳
有些孩子在坐著與別人聊天的時候,會蹺起“二郎腿”不自覺地抖腿或者晃腳。殊不知,這種無意識的習慣會讓別人覺得他是一個隨便、缺少教養的孩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公眾場合,家長們一定要告誡孩子注意這一點,千萬不要讓這種習慣為孩子“抹黑”。
2.告訴孩子用完餐後不要當眾剔牙
出於習慣或者牙縫大、牙齒不整齊的原因,有些孩子喜歡在用完餐後用牙簽當眾剔牙,這種毫無避諱當眾剔牙的行為是非常不文明、不禮貌的,不僅影響別人的食欲,而且會破壞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試想,有哪個有修養的人會在用完餐後當眾剔牙呢?
3.提醒孩子不要當眾摳鼻子、隨地吐痰等
有的孩子無所顧忌,當眾摳鼻子、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現象時有發生。他們不知道,這些不文明的習慣都會讓自己的形象丟分。作為家長,在這方麵有監督的責任和引導的義務,一旦發現孩子出現類似不良習慣,就要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
4.嚴禁孩子說髒話、暴粗口
有些孩子由於受到家人或者周圍環境的影響,當遭到侵犯或者感覺不如意的時候,會開口罵髒話或者暴粗口,這種行為是應該杜絕的,它會讓別人覺得這是一個缺乏教養的孩子。因此,家長們應嚴加防範,堅決杜絕。
讓孩子摘到微笑這朵禮儀之“花”
有人說,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表情。還有人說,讓這個世界燦爛的不是陽光,而是微笑。不妨看看,我們生活的周圍,那些最受人們歡迎的往往都是愛笑的人,因為任何人都不會去討厭一個用甜美的微笑迎接自己的人。
俗話說,沒有人會對微笑的表情“免疫”。由此,微笑的功效可見一斑。所以,請父母告訴孩子:想獲得同伴的讚同,想得到同伴的幫助,想贏得同伴的友好態度,那麼就向對方微笑吧!有了微笑,孩子與小夥伴之間的距離會自然拉近;即使有了矛盾,也會因為微笑而化於無形,讓大家重新恢複友好的關係。
可以說,微笑在文明禮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微笑是綻放在孩子們臉上的禮儀之花。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個友好的眼神,不但傳達著同學、朋友之間真誠的友誼,使他們更加團結堅強,還會令別人感到這個人很有修養。
一個遠離鬧市的小鎮上住著一位很富有的人,雖然這個富翁很有錢,可他並不快樂。
一天,這個富翁無精打采地在路上走著的時候,迎麵走來一個小女孩。隻見小女孩用天真無邪的眼神望著這個富翁,並且給了他一個非常甜美的微笑。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這個富翁看到小女孩如此清澈的微笑和純真的麵孔時,心中的陰霾立即煙消雲散,豁然開朗起來。這個富翁心裏想到:為什麼要不高興呢?能像這個小女孩一樣微笑該有多好啊!
第二天,這個富翁決定離開這個小鎮去追尋自己的夢想與快樂。臨走前,他給了這個女孩一筆巨額財產。鎮上的人知道這個消息後,都覺得非常奇怪,便紛紛問這個小女孩:“你和這個富翁認識嗎?”小女孩搖了搖頭。“既然不認識,那他怎麼會無緣無故地送你這麼一大筆錢呢?”小女孩天真地笑著回答:“我什麼都沒做,也什麼都沒說,我隻是對他微笑而已。”
或許這隻是一個傳說故事,但卻給了我們深刻的啟迪:一個簡單善意的溫婉笑容換來了意想不到的巨額財富,這不能不讓人驚歎微笑的魅力。
故事中小女孩天真無邪的微笑點燃了富翁生活的熱情,喚醒了富翁的理想和追求。對於富翁來說,小女孩的微笑帶給自己的精神財富遠比自己給予小女孩的物質財富重要得多。
喜劇大師斯提德曾這樣說過:“微笑不花費什麼成本,但卻創造了許多的價值。微笑使接受它的人變得富裕,而又不使給予的人變得貧瘠。微笑在一刹那間產生,卻給人留下永恒的記憶。”
可以說,微笑是無價之寶。那麼,為了讓孩子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及更美好的人生,家長朋友們就引導孩子去摘下微笑這朵禮儀之花吧。
1.用微笑的表情麵對孩子
每天早晨醒來,家長都用最燦爛的笑容跟孩子說早上好;擁抱孩子的時候,都以最滿足的笑容跟孩子說“媽媽愛你”;對於孩子取得的成績或者付出的努力,都要微笑著表示讚揚和鼓勵。
隻要讓孩子經常看到爸爸媽媽的笑容,那麼他就更容易保持好的心情,有了好的心情,就會逐漸習慣在任何場合下都將笑容掛在嘴邊,無形中便習慣了以笑臉迎人。
2.引導孩子要笑得自然而真誠
我們知道,微笑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皮笑肉不笑。隻有自然的笑才最親切,因此我們要告訴孩子,不要沒笑裝笑,不要強顏歡笑。例如,捂著嘴笑,會讓人感覺很不自然;吸著鼻子冷笑,會讓人感到陰沉;揚起嘴角來隻笑“一半”,會令人感到虛偽。因此,我們要提醒孩子,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不要假笑、冷笑、怪笑、媚笑、怯笑、竊笑、獰笑等;要始終記住,微笑是給對方展現的一種禮節和尊重,如果不注意程度,則會適得其反了。
恰當運用手勢語言,展現孩子的禮儀風貌
相信家長朋友們都知道,在人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肢體語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各式各樣、種類繁多的肢體語言裏,手勢語言又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更有效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更便捷地向對方傳達自己的意思,而且還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修養。
毫無疑問,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懂得禮儀規範的人。那麼,要想實現這一目的,除了前麵提到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性格展現等,還不要忘了恰當運用手勢語這一點。
俗話說:“心有所思,手有所指。”可以說,手的魅力並不亞於眼睛或者其他的肢體語言和麵部表情。手勢所表現出來的含義非常豐富,所表達的感情也非常微妙複雜。比如你用拍手掌來表示稱讚,用拱手來表示謝意,用舉手表示讚同,用擺手表示拒絕等。可以說,一個人擺什麼樣的手勢,可以從中體現出什麼樣的含義。換言之,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夠恰當地運用手勢來表達情意,那麼勢必會為他的形象增添魅力。
彭彭剛剛升入初一,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很多老師都認識他,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啊,彭彭在小學的時候就是個演講“高手”,特別是他在演講過程中手勢語運用得恰到好處,早已在相隔不遠的小學和中學之間傳遍了。
初一年級的班主任孫老師得知彭彭分到自己的班裏,感到非常開心,因為大家都認為彭彭是個難得的“好材料”。
麵對老師的誇讚和周圍人投來的欣賞的目光,彭彭輕輕地擺手以示謙虛,或者雙手合十來表示大家對自己的喜愛。
通過短暫的接觸,讓老師們越發明白了,彭彭的手勢語不光是在演講中表現得好,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恰如其分啊!
可以看出,小小的手勢語讓年幼的彭彭受到了如此多的欣賞和關注。對於這一點,恐怕令很多家長羨慕不已。其實,如果進行恰當的引導,你的孩子也可以具備恰當使用手勢語的能力,那麼他也就可以像彭彭一樣贏得大家的欣賞和喜愛了。
1.手勢不宜過多,動作不宜過大
手勢語雖然能夠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但並不表示越多越好、動作越大越好。
因此,我們應該告誡孩子,在運用手勢語和別人打招呼、致意、告別、歡呼、鼓掌的時候,都應該注意其力度大小、速度的快慢、時間的長短,不可過度。在此,我們以鼓掌為例來說明,我們知道,鼓掌是表示歡迎、祝賀、讚許、致謝等禮貌的舉止。而鼓掌也是頗有講究的,鼓掌時的標準動作應該是用右手掌輕拍左手掌的掌心,不要為了掌聲大而使勁兒鼓掌,另外鼓掌的時候不應戴手套。雖說人們都喜歡熱烈的掌聲,但如果為了熱烈而讓自己“忘形”可就有性質變化之嫌了,弄不好成了“喝倒彩”、“鼓倒掌”,讓人感覺這是瞎起哄,是失禮的行為,也是缺乏修養的表現。
2.讓孩子知道使用手勢要入鄉隨俗
因為曆史傳統和文化背景不同,在不同的國家,相同的手勢也會存在不同的意思,甚至會出現意義完全相反的情況。比如,比較常見的豎起大拇指的手勢,在我國以及許多別的國家,都是“真棒”、“幹得好”等表示讚同和支持的意思;在澳大利亞,如果豎起大拇指並且上下擺動,就相當於在對他人表示不敬,很容易被當地人誤解而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在北美,豎起大拇指表示要求搭便車;在德國和日本,豎起大拇指多用於計數;在德國,大拇指代表“L”,而日本則表示“5”;在尼日利亞等地,豎起大拇指是一種非常粗魯的行為,需盡量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