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篇 縱橫捭闔,善聚人心
縱橫捭闔起於鬼穀子,現代企業更需要這種精神,隻有“縱橫捭闔”,才能“聚人心”,企業才能蒸蒸日上。
◎ 招賢納士,不拘一格降人才 ◎
【原文】 凡度權量能,所以征遠來近。立勢而製事,必先察同異,別是非之語,見內外之辭,知有無之數;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然後乃權量之,其有隱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譯文】 凡是揣度人的智謀和測量人的才幹,就是為了吸引遠處的人才和招來近處的人才,造成一種聲勢,進一步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一定要首先考慮相同和不同之處,區別各種對的和不對的議論,了解對內、對外的各種進言,掌握有餘和不足的程度,決定事關安危的計謀。確定與誰親近和與誰疏遠的問題。然後權量這些關係,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要進行研究,進行探索,使之為我所用。
精髓典要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曆來是事業發展最寶貴的資源,是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但當前人才市場中存在著突出的優秀人才不夠用的問題,許多用人單位不止一次地為想用的人、能用的人不夠而犯愁。
難道曾以“四大發明”光耀世界的中國,真的培養不出來頂尖人才嗎?人才資源真的短缺嗎?其實不然,我們不是沒有人才,而是用人思想上有偏差!
要想挖掘到真正的人才,解決優秀人才“不夠用”的問題,選人才時就要破除保守的用人思想和意識,以與時俱進的眼光和思想,努力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曆史上許多成大業者展現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引才納賢的風範。如秦穆公之所以能夠稱霸於諸侯,得益於他用五張羊皮換來了“羊倌”百裏奚;平原君對無人推薦的毛遂一視同仁,終解趙國都城之危。薑子牙80歲可拜丞相,甘羅12歲也可任上卿。
古人說:“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如果我們有著千百萬個“伯樂式”的識才、惜才、愛才的領導同誌,那麼,還用得著擔心千裏馬“不夠用”,工作打不開新局麵嗎?
事例一
戰國時期,楚國將領子發,為人和善親切,並且以喜歡招納具有各種才能的人做門客而出名。特別是對有一技之長的人,他都會想方設法地將他們招攬到麾下。
聽說了這件事後,楚國一位神偷便去投靠子發,說:“聽說您很重視人才,善於利用人的長處。我是個小偷,以前不務正業,如果您能收留我,我願為您當差,以我的技藝為您服務。”
聽到神偷如此有誠意的話,子發非常高興,腰帶也顧不上係緊、帽子也來不及戴端正,慌忙起身對其以禮相待,並將神偷待為上賓。
子發手下的官員、侍從們得知這件事情以後,都來勸阻子發,“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小偷是天下的盜賊,盡做一些雞鳴狗盜之類的事,為人所不齒,怎麼會真心為您辦事,您怎可如此信任於他?”
子發擺擺手說:“不要急著去判斷人,小偷也有他的可用之處。”
過了一段時間後,齊國興兵攻打楚國,楚王派子發率軍隊前去迎戰齊兵。結果,連續交鋒三次,楚軍都在強大的齊軍麵前敗下陣來。
軍帳內,子發召集大小智謀之士、勇悍之將商議退齊兵的策略。但是,將領們想了好多計策,雖個個忠誠無比,可是對擊退齊兵卻無計可施、一籌莫展。
眼看齊兵愈戰愈強,形勢越來越危急了,那個神偷突然來到帳前求見子發,他主動請纓:“我有一個辦法可以讓齊國退兵,如果您信任我的話,就讓我去試試吧。”
“英勇的將士、聰慧的謀士都難以對付齊軍,此刻你能幹什麼呢?”子發很是懷疑地問道。
神偷走上前,如此這般地對子發一陣耳語後,子發不禁拍手叫好,同意讓神偷擔此重任。
到了晚上,在夜幕的掩護下,神偷悄悄潛入齊軍大營,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齊將首領的帷帳偷了出來,回到楚營。
子發派了一個使者將帷帳送還齊營,並對齊軍說:“我們有一個士兵出去砍柴,撿到了將軍的帷帳,特地趕來將其奉還。”
齊兵麵麵相覷,目瞪口呆。
第二天,神偷又潛進齊營,取回齊軍首領的枕頭。子發又派人送還。
接著,神偷第三次進了齊營,將齊軍主帥的簪子、頭發偷來了,子發照樣派人依次送還。
這一回,齊軍心慌起來,議論紛紛,而齊軍首領驚恐萬分不知所措,對大家說:“照這樣下去的話,恐怕子發下次派人來取的就是我的人頭了。”說完,立即下令撤軍,齊軍不戰而退。
將領子發之所以對神偷以禮相待,並視為上賓,正是因為他堅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才之道。神偷雖然屬於雞鳴狗盜之輩,但以正道用之,亦有他的可用之處,可以為我所用。子發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想方設法地將有一技之長的人招攬到麾下,也是“不拘一格”的體現。
事例二
某個星期一的早上,老牌汽車大王福特公司的董事長福特正在會議室裏給公司員工開例會,氣氛很是活躍。
突然,一個長相凶悍的人衝開門外保安的阻攔進了會議室,他手裏拿著一把閃亮的折刀,大聲地吼叫:“你們誰是老板?我要見老板,立刻!馬上!”
看著這個來者不善的陌生人,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福特也感到莫名其妙。大家猜疑是不是福特私下得罪了什麼人,有人害怕得想要偷偷報警,被福特阻止了。
很快,福特穩定了下情緒,很是客氣地說:“您好!我是福特,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如果您有什麼事情的話,請到我的辦公室來談,我們不要打擾到大家的時間,好嗎?”
隨後,福特示意大家先休息一會兒,帶著陌生人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並讓秘書給對方衝了一杯咖啡送過來。
辦公室裏安靜極了,福特故作鎮定地問道:“我們現在可以開始了,請問您找我有什麼事情?”
陌生人警惕地看了看門口,說:“我想來你的公司上班,你是這公司的老板,你說了肯定算。”
“哦?”福特有些奇怪地問道,“你原來在哪個公司?是做什麼的?”
陌生人低下頭沉默不語,過了一會兒後,他抬頭回答道:“不瞞您說,我是一個搶劫犯,我進過很多次監獄。雖然我知道搶劫不對,但為了養家糊口也是沒辦法的事。”
聽完陌生人的話,福特猶豫著問道:“先生,您有沒有去過其他的公司,或者那裏有您想幹的職業?”
“哼!他們一聽到我有前科,便把我趕了出來。”陌生人說道,“既然沒有人相信我能做回好人,我就隻好一次次做回原來的自己,又一次次進監獄。但我真的想改過自新,找些正經的事情做。”
福特沉默了一會兒,說道:“那麼,好吧!我答應你的要求,你明天早晨來公司吧,讓我看看你能做什麼。”
陌生人連聲道謝後離開了。
當公司的總經理聽到福特的決定後大跌眼鏡,阻止道:“他今天拿著刀子來找你要工作,你居然還真聘用他了。而且,他還是一個屢次進過監獄的搶劫犯。這種人對公司能有什麼用呢?”
“其實我也有些擔心,”福特說,“但是,他這樣的行為告訴我他是一個敢做事、有膽識的人,而且他的態度真誠,我們為什麼不嚐試著給他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呢?”
事實證明,這個陌生人真的知錯改錯了,他在工作上勤勤懇懇,大膽創新,積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福特公司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對於曾經犯過錯誤的人,福特並沒有采取一味否定的態度,他善於發現對方身上有價值的東西,並大膽地任用,最後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也正是因為福特不為程式所拘,唯才是用,不斷吸收有不同才華的雇員,才使公司永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是清人龔自珍麵對內憂外患的時局所發出的疾呼。要想創造前無古人的事業,大展宏圖,就應該拿出後無來者的勇氣和決心,以與時俱進的眼光和思想,不拘一格選人才。
◎ 善於以實造名,又善於以名促實 ◎
【原文】 循名而為,實安而完,名實相生,反相為情。故曰:名當則生於實,實生於理,理生於名實之德,德生於和,和生於當。
【譯文】 依照名分去考察客觀事物,依照客觀事物的實際來確定事物的名分。名分與實際互為產生的條件,反過來又互相表現。所以說,名分與實際互為依賴,相輔相成。名分是從客觀實際中產生出來的,客觀實際取決於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人們對於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又是名分與實際相吻合而得到的,這兩者相吻合則取決於事物名副其實的得當。
精髓典要
鬼穀子關於“名實相生,反相為情”的理論,其實就是曆史上絕大多數政治家、思想家都主張的“德才兼備”原則。“名”為外在的名分,“實”則為實際的才能。
人人都希望能夠脫穎而出,能夠成才,但如何才算是成才,成才的標準是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隻講德,不講才,有德無才的人,沒有專長和能力,工作成績平平庸庸;隻講才,不講德,有才無德的人,隻會鑽空子,損害他人的利益。毫無疑問,這兩種人都不受歡迎。
德和才猶如支撐人字的撇和捺。沒有“德”字這一撇,不成其人,沒有“才”字那一捺,人難自立。修德以養才,修才以養德,德才互動,品學兼優,才是成功之選,成功之道。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隻有內在的才智、學識與道德、品質達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讓周圍的人以尊敬和敬佩的眼光來審視你,這時的你才能算是這個世界上的一個強者。
事例一
諸葛亮受劉備“三顧茅廬”之請,出山擔任劉備的軍師。這時,他隻有26歲。劉備高興不已,將諸葛亮奉若上賓,並時常跟部將們說:“得孔明,我如魚得水。”
但以關羽、張飛為首的眾多部屬心中多有不服。此時的諸葛亮隻是教練民兵,尚未展示才智,三千兵馬一直回旋於新野彈丸之地。
不久,探子飛報說,曹操派大將夏侯惇、於禁領兵十萬,殺奔新野而來。劉備急忙將眾將召集在一起,商量禦敵的對策。
關公和張飛嘲諷說:“讓‘水’去抵抗好了。”
諸葛亮知道眾人不服自己,便向劉備要了上方寶劍,升堂調度:“關羽領一千人在豫山埋伏,敵軍來就放過,隻等南麵火起,就可驅兵出擊,從後麵燒毀他們的糧草。張飛帶一千人去安林背後埋伏,看南麵火起,便可出擊。關平帶五百人,預備引火之物,到博望坡後等候,到初更天敵人到來,便可放火。樊城趙雲速回,讓他作先鋒,交戰時隻要敗,不要勝。主公自帶一支軍隊作趙雲後援。你們各按計劃行事,不得有誤。”
“我們都出戰,不知軍師做什麼?”關羽冷冷地看著諸葛亮,質問道。
“我坐守縣城。”諸葛亮坦然回答。
張飛大笑道:“什麼?讓我們都出去跟敵軍廝殺,你留守在縣裏好生自在?哈哈,倒不如我陪軍師一起。”
諸葛亮喝道:“寶劍在此,違令者殺!”
關、張冷笑而去,諸將都心裏疑惑不定,劉備心中更是疑惑不安。諸葛亮說道:“主公不要擔心,今天便帶兵到博望山下屯駐。明日黃昏,敵軍必到,主公便棄營撤退,見火起就回軍掩殺。我在此準備慶功宴等你。”
且說夏侯惇、於禁率大軍到達博望後,趙雲領兵來戰,夏侯惇與之交戰幾個回合,趙雲且戰且退。夏侯惇大笑道:“諸葛亮居然敢派出這等人馬與我對陣,不等於是驅狗羊同虎豹決鬥嗎?虧得徐庶在丞相前誇口說諸葛孔明如何了得,我看他也是蠢物一個。”
部將韓浩說:“將軍,趙雲急於撤退,恐怕有埋伏。”
夏侯惇說:“敵軍兵力如此微弱,就是十麵埋伏,我怕什麼!”
直追至博望坡,劉備領兵來戰,幾個回合後,同趙雲一起撤退。夏侯惇對韓浩笑道:“哈哈,這就是所謂的伏兵嗎?繼續追擊劉備,今晚不踏平新野,我誓不收兵。”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夜風也越來越大。夏侯惇發現兩邊都是蘆葦的狹窄山路,準備撤兵時。這時,後麵的糧草燒起了大火,兩邊蘆葦也著了火,一時間,四麵八方都是火,風大火猛。
夏侯惇、於禁和韓浩返回救糧草,卻見劉備和趙雲回軍趕殺,便往博望坡奔回,卻被關羽的軍隊攔住廝殺,又有張飛伏兵。曹軍頓時大亂,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
眾將依計一直殺到天明,劉備才勝利收兵,直殺得曹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夏侯蘭死於馬下,韓浩奪路逃脫,夏侯惇收拾殘部,狼狽返回許昌。
待諸葛亮輕搖羽扇前來犒軍時,關羽、張飛一齊拜伏在車前,說:“以前是我們有眼不識泰山,今日一戰方知軍師不愧是英才啊,以後我等任由您差遣。”
諸葛亮的確是英才,但是英才必須要由實際的能力來證明,方能名副其實。火燒博望坡是諸葛亮出山後的第一戰,他通過精妙的智謀、精心的安排,使劉備的三千兵馬輕鬆抵禦了強大的曹軍,大獲全勝。有了這樣的戰績,關羽、張飛等人自然對諸葛亮神機妙算心服口服。
事例二
企業名牌戰略的核心是“名實相生”。通過實際操作,既要造就好的產品,即“實”,又要注意造就好的名聲,即“名”。1985年海爾“砸冰箱”的故事,就是典型案例。
1984年,張瑞敏在青島創立了青島海爾冰箱總廠,致力於冰箱的開發和製造。為了保證冰箱的高質量,創業的第二年,海爾就從德國引進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產線,走上了一條品牌之路。
誰知1985年12月的一天,張瑞敏收到一位海爾冰箱用戶的親筆信,信中反映他購買的那台電冰箱有質量問題。職業敏感性告訴張瑞敏,這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肯定是批量生產的普遍性問題。
於是,他便立即召集質量檢查部門的中高層經理們突擊檢查冰箱儲備倉庫,結果發現倉庫的400多台海爾冰箱中有76台質量不合格。
張瑞敏隨即召集全體員工到倉庫開現場會,嚴肅地問大家:“我們海爾一向注重質量,但現在冰箱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你們說怎麼辦?”
當時多數人提出,這些海爾冰箱是外觀劃傷,並不影響使用,建議作為福利便宜點兒賣給內部職工。當時一台冰箱的價格800多元,相當於一名職工兩年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