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的溝通需要注意方法,特別是在心裏極端急躁的時候,更要防止出口傷人。如果注意雙方之間的距離和分寸,多一些寬容體諒,即使有不愉快的情況,也能很快解決,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把握這個分寸、真正體諒對方,如果做不到的話,你就隻能幹著急。想要保持一份和諧的關係,你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別人的人生,你不能代辦
有些人關心親人朋友,他們關心的範圍包括生活的方方麵麵,包括他人的愛好、他人的處世、他們的選擇,他們都要提出自己的意見,並希望對方照辦。這種事情一旦多了,對方就會覺得你太過越俎代庖,什麼事都要自己說了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就算你再關心別人,也不能替他承擔所有風浪,有時候你認為在保護對方,但卻幹涉了他;有時候你認為在糾正對方,但卻傷害了他。說到底,每個人都有自主意識,如果對方不那麼想,你再著急也沒用。
2.別人的觀點不一定是錯的
有些人很主觀,他們覺得自己做的事、想的東西都是對的,而別人做的都是不妥的,至少不像他們做得那麼穩妥,於是,看到別人做“傻事”,他們真心實意地焦急,勸個沒完,一旦別人不聽他們的話,他們就會惱羞成怒,認為對方“不識好人心”。
但是,你能保證你的每一個觀點都是正確的嗎?就算你的觀點對你是合適的,但那真的適合對方嗎?同樣一雙鞋,你穿著漂亮,對方穿著就一定合腳嗎?
3.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
為別人著急不是壞事,但要急在點子上,不要瞎著急,更不能“皇上不急太監急”,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也許你會發現自己的觀點有不足之處,別人的行為才是正確的。即使別人錯了,你也能根據對方的情況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議,而不是粗暴地幹涉,激起別人的逆反心理。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既照顧了別人的自尊,也考慮了別人的感受,這時候你說的話聽起來更加體貼入微,讓人很難不接受。
4.如果別人錯了,更要寬容大度
有時候別人反駁你的意見,一意孤行辦了錯事,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說“你看,都怪你不聽我的。”其實對方心裏已經在後悔了,並且認為你的建議很正確,你在馬後補一炮,會讓對方覺得好像低你一等,什麼都要聽你的,從而導致心裏極其不舒服,對你產生排斥感。
在人與人的相處中,著急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真正解決問題的是心理上的接受和情感上的體諒,就算你再著急,也要記住在你麵前的是一個和你個性迥異、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想要更好地解決問題,首先要考慮的是這個人,包括他的個性、情感和具體情況,而不是一刀切,用自己的經驗指導他,這樣不但不能增進你們的感情,有時候還會耽誤對方的大事。
遇事不慌不亂,要能沉得住氣
人們有時候會由衷地佩服那些有城府的人,盡管也曾對他們頗有微詞,因為在生活中,這些人雖然沉默,看上去不夠活躍;想事情想得太多,交往起來有些沒底;什麼事都計算分析得清楚,讓人覺得不親熱、不自在……總之,有城府的人讓人摸不透,缺點“親和力”。
但是,一旦涉及正事,有城府的人立刻顯現出了他們的優勢:沉默、不會意氣用事和過於激動;想事情想得多,就有計劃性,也不會輕易吃虧;什麼事都計算分析得清楚,所以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合理方法,比別人更先一步出手……總之,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說話、該行動,什麼時候應該閉嘴觀察局勢,謀定而後動。給有城府的人帶來這些益處的,其實是他們性格中的“穩定因素”。
在生活中,有穩定性格的人常常扮演領導者的角色,他們在任何時候都能理性地思考事情,做出準確的判斷,而不會為一時的情緒迷失方向,或為一時的脾氣打亂全盤計劃,他們做什麼事都不慌不忙,其實,他們也會緊張,但他們從容的心態可以把棘手的事情變得清楚分明,讓一團亂麻變得充滿條理。這種穩定和個性有關,更需要一定的曆練,可以有意識地培養。
一家銷售公司的王牌銷售員正在給他的徒弟們傳授經驗,他對徒弟們說:“當你急於賣出一套設備,對方又表現出一定的購買興趣,要記住:沉住氣,沉住氣才能賣到最好的價格。”
從前,這位王牌銷售員也是個愣頭青,對那些“大刀闊斧”砍到最低價的買主很沒辦法,常常以較低的價格賣出設備,所以,他的提成獎金一直不高,他認為自己不適合做銷售員,準備改行。在做最後一次銷售時,商品是一套底價為25萬元的設備,想到馬上就要辭職,銷售員不再像以前一樣和顧客討價還價,而是冷靜地聽著顧客對這套設備的挑挑揀揀。最後,沉不住氣的顧客以35萬元的價格買走了設備。
銷售員立刻打消了辭職的念頭,他發現那些喜歡挑揀講價的顧客才是潛在的買主,隻要比他們更能沉得住氣,多數情況都能賣到好價格。靠著這條銷售秘訣,銷售員的業績一路高升,成了公司的銷售主力。
人的性格並非一成不變,人的脾氣也不是不能改變,關鍵是你願不願意“定”住。故事中的銷售員是個幸運者,他並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問題,卻在無意之中發現了成功的秘訣。成功不是天天努力、天天著急就能得到,它既需要你挖空心思,又需要你穩住自己。
人與人、人與事較量的不隻是智力,還有耐力。你越穩當,別人越不知道你的底細,越會慌亂。沉穩的下一步就是果斷,在別人慌神的時候,你抓住機會,一擊即中,成功就是你的囊中之物。緊急情況雖然常常出現,但你的沉穩會讓你冷靜麵對、尋找機會,這就是古往今來成功者多為沉穩者的原因。那麼,如何增加自己性格中的穩定因素?
1.確定自己的接受底線
如果加以訓練,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比平時更沉穩,而沉穩不是放棄,它也有一個接受度,一旦沒有底線,就和不作為沒有任何區別。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一條線:可以接受什麼、接受到什麼程度,一旦超出接受範圍,沉穩就不複存在。而這個底線往往很寬泛,能夠保證你比一般人更有接受能力,也就更有成功的可能。
一旦你確定無法接受某件事,果斷放棄就成了另一種沉穩,沒有必要為無意義的事情拖延,那隻會浪費你的時間與精力。放棄的時候更不要慌亂,即使那意味著無比麻煩的重新開始,也好過徒勞無功。
2.不要輕易更改說過的話
對穩定最好的鍛煉就是言出必行。說過的話就不要更改,一定要做到底。有時候,你會覺得這是不知變通,讓自己吃了大虧。但是,吃虧才能讓你真正地汲取教訓,在下一次說話之前,想到上次的失敗,你會更加謹慎,更加仔細地考慮計劃的每一個細節。如此幾次,你已經初步具備沉穩的性格,至少你不會隨口胡說,也不會隨隨便便去做那些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3.困難的時候告訴自己堅持下去
堅持是穩定的基礎,也是成功的關鍵。很多事情看似困難,卻能在堅持中突破。如果選擇放棄,就失去了成功的所有可能,所以,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告訴自己堅持下去,這是一種緩慢而有成效的性格培養,從心理上形成有始有終的慣性,遇到什麼都不放棄,這種性格一旦滲透到事業中,會讓你如虎添翼。
沉穩代表的是一種成熟,一種經過大風大浪才能磨礪的氣度。有沉穩的性格,不但會讓你散發領導者的氣場,還會讓你更有魅力,更讓他人想要了解、接近你。想要形成沉穩的性格需要長期的磨煉,不必懼怕生命中各種形式的苦難,坦然一點,成熟一些,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會讓你擁有更多的能力和經驗,讓你在下一次遇到困難的時候更加氣定神閑、無所畏懼。
佯作淡定,你就會真的輕鬆起來
不論是電影還是小說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災難即將來臨,每個人都慌慌張張,隻有一位大將軍(俠客、英雄、智者)站在人群中,麵色淡定,看上去胸有成竹,別人看到他這麼鎮定,逃跑的腳步也慢了下來,至少變得更有秩序。他們對這個淡定的將軍(俠客、英雄、智者)充滿敬佩,認為他是真正的豪傑,不論心胸眼界還是能力都在萬人之上,還少不了幾句歌頌,然後協助他克敵製勝。
鏡頭一轉,災難過去了,將軍(俠客、英雄、智者)揮別了歡呼的人群,回到自己家裏,長歎一聲,對自己的親信(親人、朋友)說:“嚇死我了!今天真危險!”原來這些臨危不懼的人也和普通人一樣,災難到來的時候也想逃跑,也會害怕,他們的內心世界遠不如看上去那麼平靜,不過,這絲毫不減損他們的形象,反倒讓人覺得他們更加真實可親。
分析這些人的表現,我們就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些看上去很有城府的人,為什麼何時都能夠淡定?其實他們大多是假裝淡定。他們知道事情躲不過,總要去承擔,幹脆來個不閃不躲,佯作自己毫不在乎,以這種高姿態麵對災難,有時候災難倒會被他們的勇氣嚇得無影無蹤,因為在很多時候,“狹路相逢勇者勝”是一條真理。
一個剛剛畢業的電影學院的學生正在參加演員選拔,他很想在一位名導演的新片中得到男配角的角色,可是,看到選拔現場密密麻麻的人頭,他在心裏打起了退堂鼓:這麼多人參加選拔,其中不乏出名演員,自己還能有機會嗎?
導演親自監督選拔,他將報名的演員篩選一番,又讓他們分組進行試演。畢業生不斷鼓勵自己:“淡定點,沒什麼大不了。”和幾個人完成了導演的要求。選拔結果很快出來了,畢業生沒有得到想要的角色。不過,導演卻留下了他的聯係方式,並對他說:“你的表演狀態很輕鬆,不像新人那麼僵硬,可塑性很強。這個角色不適合你,以後有適合你的角色,我會主動跟你聯係。”畢業生沒想到自己佯作淡定,會帶來這麼好的表演效果和運氣。
明知道自己失敗,卻硬著頭皮上陣,反倒更容易輕鬆,這就是傳說中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在緊要關頭,最要緊的心理素質是冷靜,最讓人欣賞的外在態度是淡定。淡定是一種效果,一種態度,一種能夠接受失敗,卻仍然願意繼續嚐試的積極精神。
不能真淡定,不妨裝淡定,在緊急情況麵前,要讓自己當一次演員。問問自己你究竟害怕什麼,反正事已至此,就把該做的事繼續做下去。這個時候,淡定已經弄假成真,你已經恢複了平日的輕鬆,很容易正常發揮,甚至超常發揮,而結果通常都不會太壞。想以輕鬆的姿態迎接挑戰,不妨用以下方法:
1.“阿Q”一些,運用精神勝利法
一些人不提倡使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但是,如果加以發揮,它也可以成為一種心理安慰法,保佑你度過緊張時刻。隻要結果是好的,這種取巧的方法但用無妨,隻是要記得自己的目的是勝利,而不是精神勝利,否則,你隻能得到空虛的滿足。
運用精神勝利法首先要在心態上將自己當成一個勝利者,在戰略上藐視困難,在戰術上正視困難。要把困難看成自己麵前的一顆白菜,告訴自己這不是一件困難的事,自己一定能做到,並將自己往日的成功經驗作為自信佐證。這時候,你就能鼓起勇氣迎接挑戰,不會倒在挑戰麵前。
2.想到最壞的結果,告訴自己沒什麼大不了
麵對挑戰,人人充滿激動和擔心,激動自己可能會獲得的成就,擔心自己可能遭遇的失敗。想要在這個時候淡定,就要事先想想什麼是最壞的結果:是失敗嗎?是失去金錢嗎?是失去他人的信任嗎?每一次失敗都會伴隨失去,但成功就是由一次次失敗累積的,在那之前,失敗成了一種必然,隻有量多量少的區別。
如果想明白這一點,就已經做好了接受最壞結果的心理準備,這個時候,你還擔心什麼?最壞“不過如此”,於是心跳平複下來,注意力逐漸集中,不再為成敗分神。這時,成功已經看到了你,開始向你招手。
3.硬著頭皮也要撐住,失敗不失態
淡定隻是一種態度,並不能左右最後的結果,當你嚐試了、努力了之後還是失敗,一定要記住——這個時候更要淡定!不要捶胸頓足、痛哭流涕,即使你失敗了,也一定要裝成偶爾失手的樣子。當你以淡定的態度麵對失敗,即使那些成功者也會為你散發出的成熟氣場傾倒,更會有人立即斷定你能夠做大事。
想要擁有一份輕鬆的人生,首先要將困難看“輕”,以淡定麵對一切,在緊急關頭不能失控,即使失敗也不能失態,隻要你端正態度,就能看到更多美好的可能。無論什麼時候,淡定都是一種沉穩、積極、理性的態度,它既能讓你恢複自身的冷靜,又能震懾你的對手、說服你的同伴。
急於求成,往往是失敗的開端
追求成功是每個人的願望,“求成心理”就成了人們做事的基本心理。每個人做一件事都不是為了失敗,都是為了能有所收獲,如果這收獲來得比別人快、來得比別人多、來得比別人輕鬆,那就更讓人高興,於是,有人為了成功做著充足、紮實的準備,有人在準備的同時找捷徑甚至鑽空子,他們都想到達目的地,最好第一個到達。
兩相比較,前者在短時期內往往吃虧,他們通過幾年的時間準備,也許不如後者的一次走後門。但是把目光放長遠,再過幾年,那些經過精心準備的人,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到達了自己的位置,而那些省略努力過程、直接坐上去的人,常常覺得屁股下的座位搖搖晃晃,總覺得不踏實,坐不穩,一點風吹草動,就讓他們產生失敗的預感。
人的失敗有時來自求成心理,因為成功的願望太過迫切,按部就班就變成了一種煎熬,就像成語“揠苗助長”,想要禾苗趕快長高,幹脆將每一根拔高幾厘米,這種努力隻會讓夢想以更快的速度化為泡影,那短暫的繁榮景象是泡影前的最後安慰。急於求成造成過很多悲劇,但是,沒有城府的人還是很難抗拒“速成”的誘惑。
古時候,有個青年拜後羿為師學習射箭,青年很刻苦,想要成為超越後羿的神射手,但年輕人難免急躁,他總是問後羿:“師父,我射得如何?有沒有進步?”後羿是位溫和的長者,每次都鼓勵他:“有進步,但是還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