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王偉 為國犧牲的英雄飛行員(1 / 1)

35.王偉 為國犧牲的英雄飛行員

——為國盡忠就在今日!

2001年4月1日上午,在執行對美軍用偵察機跟蹤監視的任務中,其所駕駛的飛機被美機撞毀後,跳傘落海,光榮犧牲,年僅33歲。他就是英雄飛行員王偉。

不幸遇難

王偉從小最大的願望就是當一名飛行員。他的父母回憶說,王偉想當飛行員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他的家鄉浙江湖州有個空軍機場,隻要飛機從城市上空飛過,哪怕是吃飯,王偉也要丟下碗筷,跑到外麵去看飛機。

1986年,空軍飛行學校到湖州招收飛行員,王偉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他瞞著父母親報考了飛行員。王偉在吉林長春的一所飛行學院度過了4年的學習時光。他對飛行的熱愛使他在15年的飛行生涯中創下了一個個的“第一”:在飛行學院同期學員中,他第一個放單飛;在飛行部隊三次裝備更新中,他每次都是第一個放單飛,第一個擔負戰備值班任務;在同一批飛行員隊伍中,他駕駛最先進的中國國產殲擊機,第一個飛滿1000小時,成為能飛4種氣象的“全天候”一級飛行員;在同齡飛行員中,他戰鬥起飛的次數最多,執行重大任務的次數最多。

在空軍部隊中,王偉努力學習高科技知識,用心鑽研飛行技術,無論駕駛哪一個型號的戰機,他都能做到“地麵苦練,空中精飛”,並且成為了4種氣象飛行員。

王偉在部隊上的每次飛行考核都是優秀。他積極進取,在軍校學習時,第一個當班長、區隊長,第一批入黨;在部隊改裝殲七飛機時,他第一個放單飛,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他經常擔負重大飛行任務,多次立功受獎。

在中美撞機事件發生之前,也許王偉並沒有想到自己將會成為這起震驚世界事件的主角,並且名留青史,成為億萬人學習的榜樣。

2001年4月1日早上,王偉駕駛著殲-8飛機到南海上空去執行監視美國偵察機的任務,這不過是他曾經多次執行過的一次“平常任務”。可是33歲的王偉這一天之後卻再也沒有能回到基地,他的殲-8飛機和美國EP-3電子偵察機在距離南海104公裏的天空上發生碰撞。

據趙宇說,王偉的飛機被美機撞壞後開始翻滾墜落,但飛機上依然傳來了王偉鎮定的報告聲:“飛機控製失靈。”他仍在試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救護戰機作最後的衝刺。趙宇隻得大聲命令他“跳傘”。

王偉落海後,海軍及地方有關單位和人民群眾,克服海上惡劣環境和複雜氣候等困難,連續奮戰了14個晝夜,展開了大規模的搜救行動。全國各族人民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對王偉同誌安危的牽掛之情,強烈譴責美方侵犯中國主權的霸道行徑,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凝聚力。這次在執行任務時,王偉堅毅果敢,沉著冷靜,英勇頑強,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壯麗凱歌。

沉痛悼念

不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對王偉的死哀痛萬分,同時又被他的精神所激勵著。中國空軍給了王偉最高規格的表彰,並以海軍最隆重的“海祭”為王偉送行。另一方麵,全軍又號召部隊官兵和全國人民向王偉學習。王偉的遺孀阮國琴在深情回憶了丈夫生前的種種事跡後對媒體說:“我相信這輩子不會再遇上像他這麼愛我的男人了。”

王偉在妻子的眼中,是個多才多藝、熱愛生活的人,他喜歡唱歌、下棋、釣魚、養花,會彈吉他,會作曲,會做飯、布置房間,還曾親自替妻子設計製作過一條時裝裙子。在出事的前一天晚上,王偉在電話中一如往常般告訴阮國琴:“今天我值班,不能回家了。”沒想到,這竟是他與妻子的最後告別。

王偉犧牲後,中央軍委於2001年4月24日在北京舉行了命名大會,授予“海空衛士”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被海軍黨委批準為革命烈士。官方安排其遺孀及兒子住在北京西三環海軍大院裏,2001年8月,王偉父母亦搬到北京居住。王偉的妻子阮國琴則被特招參軍。

在億萬人民心中永生的“海空衛士”王偉,最終魂歸故裏,烈士墓2002年3月27日在位於杭州半山的浙江安賢陵園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