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王選 中國細菌戰受害者控訴原告團團長(1 / 2)

34.王選 中國細菌戰受害者控訴原告團團長

——用正義的利劍戳穿彌天的謊言,

用堅毅和執著還原曆史的真相。

王選,一個柔弱的女大學生,本來有著優越的工作環境,但在偶然的機會中,接觸到日本細菌戰的受害者,從此,為了替受害者討回公道,在一群七八十歲的受害者的推舉下,執著地走上了對日索賠之路,八年中,王選多次來往於中日兩國,同日本政府打了八年的“嘴仗”。美國曆史學家謝爾頓·H.哈裏斯,這樣評價她說:“隻要有兩個王選這樣的中國女人,就可以讓日本沉沒。”

走上對日本的索賠之路

王選祖籍浙江省義烏縣崇山村,1952年8月6日出生在上海。1969年,作為知識分子的王選響應中央上山下鄉的號召,到祖籍崇山村插隊,並在那裏生活了四年。1973年,被推薦到浙江杭州大學學習英語,畢業後回到義烏中學任教。1984年,到杭州外語學校任教。三年後到日本留學,1989年,以優異成績獲得築波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之後回到中國。

1995年,偶然發生的一件事情,從此改變了王選的一生。她從英文報紙上讀到這樣的新聞:在中國東北的哈爾濱召開了第一屆有關731部隊的國際研討會。在大會上,兩個日本人報告了他們在義烏崇山村調查731細菌戰造成當地鼠疫流行的情況。

義務崇山村是王選父親的故鄉,是自己當年插隊的地方。兩個日本人的報告讓王選回想起小時候,父親講述,年僅13歲的小叔叔因為瘟疫的爆發而痛苦死去的情形。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回想起當時的狀況,父親仍然是滿麵的恐懼之色。由此可見,當時的瘟疫是多麼地可怕。

提起侵華日軍的暴行,所有的中國人無不咬牙切齒。日本人對無辜百姓殘忍屠殺,他們強奸婦女,對戰俘虐待、折磨,將無數戰俘帶到東南亞和日本做勞工。此外,還不得不提起日本在中國的細菌戰。看過電影《七三一部隊》的觀眾,相信都永遠不會忘記那恐怖的731部隊。在中日長期的戰爭中,日本先後在中國二十多個省實行過細菌戰,數百萬人死於日本的細菌戰,中國很多地區至今仍殘留有日軍細菌戰遺留下來的遺跡。

王選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段話:“1942年的一天,一架日本人的飛機從這個小山村的上空飛過,然後離開,十幾天後,小村子突然爆發了前所未見的瘟疫,四百餘鄉親在痛苦中死去,王選家中也有八人遇難。村子中的老百姓都不知道瘟疫是如何爆發的。又過了幾日,一支披著防疫外衣的日軍進駐崇山村,將這美麗的山村變成了解剖活體的試驗場。”

看到這些新聞後,王選隨即翻閱了更多有關日軍細菌戰的資料,翻閱後,一切都讓王選震驚。王選意識到應該為故鄉做些什麼事情了,她隨後聯係到了參加那場會議的日本民間調查團。精通日語又通曉浙江方言的王選,成為日本民間調查團和細菌戰受害者之間的溝通橋梁。

崇山村的老百姓對日本發動細菌戰的暴行很是憤怒,早就有了向日本政府為先輩討回公道的意圖,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做。於是,在當地鄉親們的推舉下,王選成為180多名細菌戰受害者訴訟原告團的團長。

從此,王選頻繁地來往於中日兩國之間,在湖南、浙江、江西等地來回走訪,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細心地收集一切關於日本細菌戰的罪證,然後繼續調查、訴訟。她這一切的活動,除了少部分得到了華僑的資助外,其餘都是自費。為了這樁別人看起來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官司,她丟掉了自己的工作,花光了自己的積蓄,還要受到各方麵的不解和冷遇,甚至連自己的家人也不能理解她的舉動。

有人問她,她本來可以生活得很好,是什麼原因讓她放棄了優越的工作待遇?難道是為了日本政府那一點賠償金?

這些人讓王選覺得十分地氣憤,也極為心痛。在國外,沒有人會問她這樣的問題,她堅持訴訟,為的是維護受害者的尊嚴,這是對遇害者的義務,像細菌戰這樣超越人類道德倫理底線的罪惡,必須將它調查清楚,還世界一個真相,這是對人類生命尊嚴的維護,是對整個世界道德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