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未了,忽見白影一晃,那美人慘叫一聲,竟是被何晏一腳踢下了牛車!
其餘美人皆發出一聲尖叫,但旋即又展袖掩口,那尖叫的下半截俱都吞入腹中,看向何晏的神情,顯然是十分驚恐畏懼。更奇特的是,居然無一人敢去下車相扶那美人。而那美人不知是跌得昏了還是嚇得噤住了,居然聲響全無。
何晏卻毫無憐香惜玉之意,望著織成苦笑一聲。
織成歎了口氣,走了過去,轉到車後一看,見那美人並未昏厥,依舊伏於塵土之中,隻是以袖掩口,淚珠簌簌而落,卻不敢發出聲音。
織成一把拉住那盈盈一握的皓腕,將她扶起身來,道:“去車上坐著罷。”
那美人戰戰兢兢看了一眼何晏,見他神色無異,這才小心翼翼地爬上車中,坐得離何晏不遠不近,卻是僵直著身子,再也不敢移動半分。
織成見何晏臉色蒼白,仿佛未見天日之人一般,他本來肌膚白晰,現在看上去更是與身上白衣渾然一色,隻是昔年那種自肌膚之中隱隱透出的光華已經消失了。雙頰之上,卻浮起兩抹病態的潮紅。
她想起上次與他相見之時,他那如癲似狂的“行散”模樣,又想起史料對他命運的記載,一時之間,也不知說什麼好。過了半晌,才說道:“你也要保重身體才好。”
何晏自嘲一笑,道:“我便是如此,才能真正保重自己。”
他話中意思,織成自然是明白的。
還是因為曹丕。其實,無論他是否幫助曹丕製造了玄武陂謀剌案,曹丕都不會放過他。因為他的出身,因為他是大將軍何氏的後人,家族本有實力,又得曹操寵愛,而他本人,又那樣出色。
想起史載之中,那個自幼得到曹操喜愛,被稱為“明慧如神”的男童,長成之後亦是聰穎機警,長袖善舞,卻沒想到最終還是不得不逃遁到五石散的虛幻世界之中。
原以為何晏會如那一次的臨汾公主和曹植,想盡辦法來勸說她離開曹丕。沒想到何晏未提曹丕一字,卻跳下牛車,走到織成身前。
一股濃香撲鼻而來,何晏還是有著貴人們的習慣,雖未曾敷粉,香料卻用得極重。但這樣濃鬱的香氣,對於瘦削蒼白的他,卻顯得很不協調。
何晏低聲道:“你可知,楊文修昨日被世子賜死了。”
“楊文修?”
便是那楊修!
織成忽然想起,楊修此人的影子,除了出現在那一次她逃離鄴城之時,他設計令曹植險些遇害,又想要令曹氏兄弟不和之外,便是後來曹植與曹丕圖窮匕現的攻打桐花台之事。他是一個投機分子,不甘心出過三公的簪纓世族楊氏就此沒落,所以想要火中取栗,甚至與當時任無澗教仙使的任兒也多有勾結。
她自認隻是一個過客,對楊修的心情也頗為理解,加上曹丕已壓製住曹植,楊修身為曹植的謀士再無用武之地,她也不欲再對楊修有什麼行動。
但楊修是那樣聰明的人,終於還是難逃一死。可是曆史上楊修不是被曹操賜死的麼?一些軼事中說因為他自作聰明,屢次說中曹操的心事。事實上卻是曹操忌諱楊修是曹植爭嫡的主要謀士,怕他在中挑事,再次壞了兩個兒子的情份。他身為父親,出手處置兒子的謀士,是無妨的。為什麼在這個時空,何晏卻說,楊修是曹丕賜死的?這跟曆史上又不一樣!
對曹丕來說,楊修雖然也令人討厭,其實力卻不比何晏,曹操對春也不甚待見。曹丕完全不必去顧忌他,曹植也曾是曹操最寵愛的兒子,麾下謀士如雲,一個個打壓賜死,對曹丕的名聲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況且曹植早被剪其羽翼,縱有楊修在畔,也翻不起大浪。若是要處治,以後當了魏王,有的是機會和時間。曹丕應該不會是這樣衝動之人。
何晏淡淡一笑,有種複雜的神情,從他已略顯渾濁的美目之中一閃而逝:“楊文修是世子的人。”
這一句低如蚊鳴,織成卻聽得清清楚楚,不由得臉色大變。
待要再問,何晏卻已轉身大步走開,白衣飄飄,已躍上了牛車。此時或許是剛服完五石散後不久,他精神顯得分外爽利,扶闌而倚,身形筆直,高聲歌道:
“茫茫四海途,悠悠焉可彌?願為浮萍草,托身寄清池。且以樂今日,其後非所知……”
牛車轆轆,徑自從她身畔行過,走向鄴都城的方向。暮色宛若巨獸之口,漸漸將這牛車吞齧,那群麗服美人,如馴順的羊群伏於他的足下,而車上那白衣的身影,卻再也未曾回頭。
織成佇立良久,等牛車蹤影已消失很久,這才跳上馬背,揮鞭驅馬,往鄴都城中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