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集 三(3 / 3)

七絕·同窗聚會

別離卅載又相逢,各展才華自不同。

時尚雖然多變幻,為人做事乃校風。

一九九五年十月

注:

【同窗聚會】作者於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五年在北京四中讀書。一九九五年十月,原高三(1)班部分學友聚會於密雲水庫畔,共敘友情。

【為人做事乃校風】“勤奮、嚴謹、樸實”的四中校訓,感染、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四中學友。幾十年過去了,時尚變化了,但這種四中精神仍然融化在為人做事之中。

七律·至友

少小相識在校園,輕舟學海奮當先。

心中大道同求索,腳底崎嶇共苦甘。

淡若泉流堪致遠,意由神會豈須言。

事逢難處憑誰問,又是徹談到日懸。

一九九七年

注:

【至友】極好之友。與北京四中幾位同學相識相處三十餘年,友誼篤深。風風雨雨,同憂同樂,真誠以待,相互幫助,堪為至友。詩以記之。

五律·飯後漫步

柳綠海風柔,茶餘信步遊。

引經評古訓,感慨數今憂。

笑語隨風去,倦容逐水流。

偷閑難片刻,旋即伏案頭。

一九九八年

注:

【飯後漫步】一九九八年至二○○三年在國務院辦公廳工作期間,每日午飯之後,同事相伴,在中南海岸邊散步,海闊天空,笑談無拘,稍事放鬆,旋即伏案。

五律·贈友

推門穿碧鏡,舉目攬清暉。

廳闊銀光溢,扉鐫紫氣吹。

芸窗藏淡雅,蘭室滿芳菲。

韻彙中西古,匠心當問誰。

二○○二年

注:

【芸窗】書房。

【蘭室】小女閨房。

【匠心當問誰】畫家友人為舊居裝修精心設計,素樸明快,甚為愜意而作。

七律·奉和友人

同桌五載暢吟吟,醇釀清馨久愈深。

論古談今天下事,歡聲笑語自然人。

流連漫步聽良誨,難舍對斟伴摯君。

三月乘風偕綠去,神州處處盡留春。

二○○三年春節

浣溪沙·學詩

步鄭欣淼同誌詞原韻

翰海漫吟本後生,八音五味自心鳴,江山萬裏夢牽縈。

泣鬼從來無巧策,驚風隻為有真情,字敲句煉又三更。

二○○五年二月十八日

注:

【步鄭欣淼同誌詞原韻】鄭欣淼同誌原詞為:“攬勝每催佳句生,感時輒有不平鳴,墨香一帙大千縈。 妙手已知多善策,錦心方見富吟情,推敲餘味記三更。”

七絕·讀《屈騷流韻》四種

心吟神悟繹騷篇,熱血悲歌慟九天。

屈子歸來應有幸,眾人提日照轅前。

二○○六年一月

注:

【《屈騷流韻》】包括《九歌今譯》、《九章今譯》、《離騷今譯》和《招魂今譯》。

七絕·大覺寺玉蘭節

沈鵬先生詩詞研討會有感

古刹黃鍾潤耳時,玉蘭聞放化新詩。

千年老樹緣猶綠,代有春風每染枝。

二○○六年三月

五律·讀沈鵬 《三餘詩詞選》

並步其贈詩原韻

三餘讀恨晚,景慕肅然生。

一紙真心話,八方細雨聲。

感時懷遠慮,作嫁淡虛名。

廢草三千後,雕龍腕底升。

二○○六年五月八日

注:

【步其贈詩】沈鵬先生原詩為:“識君欣未晚,把卷晤平生。筆底家常話,人間風雨聲。廟堂憂百慮,江海遠浮名。案牘勞形後,才思逐夜升。”

【作嫁淡虛名】沈先生曾長期從事美術編輯工作。有詩雲:“為人作嫁心頭熱,處事無私天地寬。”

【廢草三千後】沈先生有詩“廢紙千張猶恨少,新詩半句亦矜多”和“波瀾那得生奇譎?窮問三千廢紙堆”。

七絕·參加第三屆快哉快哉

雅集草書詩詞筆會

問路尋芳步殿堂,驚蛇醉劍嗣顛張。

彌香老墨沾新筆,快取風流入錦囊。

二○○六年十一月

七絕·奉答沈鵬先生

《戲贈馬凱》

李戴張冠恍惚間,掠人之美坐難安。

大家風範一揮了,道我心聲亦是緣。

二○○六年十一月

注:

【奉答沈鵬先生《戲贈馬凱》】由於編輯的粗心大意,將沈詩誤為馬詩,刊登在《中華詩詞》二○○六年第十期。作者發現後,即告知沈鵬先生。隔日,沈先生寄來《戲贈馬凱》雲:“馬凱同誌見告,有拙詩發表時誤刊入馬詩。語至懇切。”全詩為:“難得糊塗入美談,魯魚熟個細參探。毫厘目察君千裏,異曲同工北調南。”

【道我心聲亦是緣】被誤為馬詩的沈詩,題為《夜讀》,雲:“此地塵囂遠,蕭然夜雨聲。一燈陪自讀,百感警兼程。絮落泥中定,篁抽節上生。驛旁多野草,慰我別離情。”雖誤為馬詩,但亦道出作者心聲,這種“誤”也是一種“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