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京 第九章 強硬的“立法院長”(3 / 3)

美國肯尼迪總統在擔任參議員時,曾寫過;《當仁不讓——勇者的畫像》一書,其中列舉十幾位參議員為美國憲法、法律的原則而奮鬥,他們所作所為,當時不為人民及所屬政黨所諒解,甚至有些被新聞界圍攻而喪失職位,但二十年後,這些人卻變成曆史上最偉大的人,因其不顧個人安危而挽救了美國的憲法。這些事例令我深為感動,我們作為立法委員,身為政治家,應有此種獨立的、維護憲法、犧牲自己的精神。肅戎年輕時就是這樣,今天亦複如此,我為原則而奮鬥的精神,或許不適於今天的政治環境,但在今天的現狀下,我有表示對國家、社會,乃至於對憲法的維護責任。昨天深夜我寫了一篇對此事的看法,僅在此提出,請各位指教。

肅戎今天在神聖的國會殿堂,鄭重宣誓:對憲法及全國人民以及曆史負責,公正而堅決地行使憲法及法律賦與的職權,以保衛法律的尊嚴和發揮法治精神!過去一個月來,本院為肅戎與謝長廷委員個人間之誤會,因而導致紛爭,影響了院會法案的審議,深感痛心和遺憾。肅戎今後將努力與同二們溝通,建立互信、團結、和諧關係,進而促進朝野關係正常化,能順利地審議民生法及重要法案。

肅戎將深入地檢討今後院務應興革的措施,為各位同仁作最佳的服務,請各位同仁隨時指教為感。

至於本案,我會依據本人職權,行使必要之調查。因為這關乎本人職權,我不能不做調查。

現在因為增額委員人數增加,許多民進黨委員也進入立法院,朝野兩黨在議事抗爭上非常激烈,有人說我不中立,但事實上,我是依法中立。前幾天林委員正傑、謝委員長廷在聚會上向我表示,大家都已決議之事,且黨部也都決定了,你為何不同意呢?我說,違背法律之事,本席很難為。比如說,資深、僑選委員不得參加憲政改革委員會或不得在會中發言一事,大家已協調好,為何本席不同意?因為我認為大法官會議已解釋,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行使職權至明年年底才終止,如果我們現在就將這些人排除於法律之外,開此先例,則日後立法院議事將如何運作?所以我認為此事是違背法律。雖然如此,我不敢講,因為我是院務會的主席,依法我要保持中立。

如果我要是敷衍不負責任的院長,今後立法院會變成什麼樣?大家無法知道。至於林委員正傑說我動輒行使警察權,是環境使然,記得在本會期報到第一天就有僑選委員被打斷六根肋骨,我可以忍受各位罵老委員、僑選委員,但他們一發言,你們就拉扯他們,阻止其發言,我怎能不維持秩序,這點苦心,各位應該諒解,你們認為我做得不對,可也有很多人打電話給我,稱讚我維持了立法院的法律和秩序。

我誠懇地希望,此問題勿再在院會中發展下去,有些問題應如何改善,另外再談。不能就造成不能審查民生法案的結果。此種結果,相信立法院同仁及老百姓都無法諒解。”這篇聲明是梁肅戎在當天上午麵對全院一百多名“立委”針對錄影帶事件的發言。

錄影帶的事件起始是這樣的:

1990年10月17日上午十一時,民進黨籍“立委”張俊雄登上主席台要求“行政院長”郝柏村解釋勞基法的“大政方針”和“政策的大方向”,記者室的《聯合報》記者遊其昌說從閉路電視中聽到梁肅戎說:“敷衍兩句好了。”他將這句話錄下來,次日發表出去。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以此為據,指責梁肅戎讓郝柏村應付張俊雄,喪失“院長”原則。在十八日的會議開始登上發言台,要梁肅戎說清楚。事實上,錄影帶子十一時四分十七八秒發出梁肅戎那句話的聲音,而張俊雄是此後八分鍾才提出請郝柏村作有關解釋,胡濤據此來請示梁肅戎。為此,梁肅戎反駁道:

“報紙造謠!張俊雄當天十一點多發言,你們所說的我講‘敷衍幾句好了的’那句話時,他還有八分鍾才講完,完了時,他才提出讓郝柏村做解釋,在他還沒有提出讓郝柏村解釋前,我怎麼能無的放矢地給郝院長下話呢?胡濤秘書長事先也不知道張俊雄要郝柏村就有關問題作說明,那麼,他又怎能會搶在張俊雄委員前問‘要不要答覆呢?!矛盾!豈有此理?!”謝長廷攜同幾位記者到錄影室重新播放錄影帶,真的沒發現梁肅戎講那句話。謝長廷請“立法院”秘書長胡濤交出秘書處錄製的帶子。

梁肅戎立即下令:

“封存,不準外借”。

這樣,雙方僵持。事件惡化。27日,“立法院”和民進黨團分別放了各自持有的帶子,民進黨的錄影帶子:上午十一時四分十七八秒時,梁肅戎說了那句話;而立法院的帶子從頭到尾沒有梁肅戎的那句話。

兩個帶,影同音異,鬥勢頓起,都懷疑對方搗了鬼,互不相讓。

秘書長胡濤召開記者會表示梁肅戎沒有說這句話。

梁肅戎也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

“立法院日常有很多事要處理,如人事案、賣雜誌等,我對這些事的吩咐常有,但是當天絕對沒有針對張俊雄的質讕說過這句話,民進黨團不可以用移花接木的手段來整我。”謝長廷則在稍後的記者會表示:

“到底誰在說謊,明顯可以分辨,記者也可以判斷這卷錄影帶是否動過手腳”。

29日,梁肅戎在秘書長胡濤的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說:

“在正式院務會錄影帶及紀錄中,都沒有這句話,謝長廷慣幹陰謀、專搞‘台獨’,是民族的罪人,我向真理低頭,不向暴力屈服”。

當天,黨籍立委王誌雄等“立委”連署提案,要求成立專案小組調查真相,梁肅戎則主張交付“院”會公決,絕不向謝長廷低頭。

30日下午,王誌雄打算在“院”會結束前提議組織專案小組調查真相,當他站上發言台準備講話時,梁肅戎以總質詢占太多時間,逕自敲槌宣布質詢結束即散會;根本不給他機會提出調查動議。事後,梁肅戎曾對此加以解釋說:

“調查院長發言乃是違憲之舉,憲法六十三條規定:立法院有議決法律、預算、戒嚴、大赦、宣戰、講和、條約案等七項議權,……另外七十三條規定:立委在院內的發言,對外不負責。

而且立委什麼權都有,就是沒有調查權,所以要調查孰真孰偽,除了調查權的機關,立委沒有資格調查我。”謝長廷也大動肝火,指天指地起誓發願地說:

假如民進黨的錄影帶有移花接木,或者粱院長未曾說過這句話,那麼他願意公開謝罪、辭去立法委員,並退出政壇,希望梁院長也共同具名。

梁肅戎針鋒相對地說;“我是立法院長,立法院的合法紀錄確實沒有‘敷衍兩句’,因此我沒有任何名義要簽名。”5日,民進黨團提出一份由《新聞雜誌社》邀五位音頻專家所完成的非正式調查結果,證實“立法院”錄影帶經過變造,並希望梁肅戎能接受調查,以澄清疑慮。

梁肅戎當即表示:

“民進黨團如果要我下台,就依法提罷免案,讓全院委員來決定我的去留。因為立法院的錄影帶絕對沒有問題,根本不需要調查”。粱肅戎以1961年的“當年黃豆案”為例說:“當時的地檢處來函要求調閱立法院發言紀錄,立法院曾以院務會決議予以否決,而當時本人就是強烈主張立法院發言紀錄不能外闋”。

11月“敷衍兩句”風波再度引起激烈抗爭,爭執中虛修一步上主席台,梁肅戎以主席身份動用警察權維持秩序。稍後,戴振耀亦跳上議事桌上喊叫,全場一片混亂,此時旁聽席上的老兵深恐影響《戰士授田憑據處理預算案》的審查進度,也著急地大聲鼓噪,使得議事陷入癱瘓。

11月7日,國民黨“立委”黨部副書記長黃正一和無黨籍立委高資敏來到梁肅戎辦公室,高資敏向梁肅戎說:

“你和謝長廷雙都都沒錯。因為你所謂的沒有說過‘敷衍’兩句,是指‘就勞基法覆議案,未向郝院長下過這話,,而謝長廷指你說‘敷衍兩句’,是錄影帶下的你與胡濤關於別的事的私下談話”。

梁肅戎當場表示:

“可以接受這種說法,我能夠按受‘未在院會中說敷衍兩句,私下有說’的說法;並且願意與謝長廷見麵,商談以何種方式做公開的澄清,謝長廷委員的帶子不能說錯,我也要相信我立法院的職員,不能同意他們調查或對立法院錄影帶鑒定。至於兩卷帶子為何不同,我已命令胡濤秘書長查明原委,如有任何違法,我會依法處理。”9日上午,梁肅戎再度舉行記者會,表示:

“立委的發言,憲法明文保障,任何人無權調查,我和立院職員皆不能接受調查,而關於立法院錄影帶,目前已經封存,不準備接受鑒定或調查”。

梁肅戎抵製住“院”書記饒穎奇跨黨派七人調查小組的調查。

梁肅戎說沒說:“敷衍兩句好了”的話?一個錄影帶,兩種聲音,哪個真,哪個假,誰能認定?民進黨要對郝柏村的勞基法的“大政方針”和“政策的大方向”聽審,即使梁肅戎真講了那句話,它對民進黨的聽審有何妨呢,郝柏村“敷衍了”,民進黨不答應郝柏村,也就體現了民進黨的認真態度了,怎麼能脫離主題去計較那一字一詞呢?

為了使這事平息,11月12日晚上,梁肅戎邀請“立法院”有關團體的主要領導人在台北新同樂魚翅餐廳聚敘,座談會派係的汪漁洋,朱家驊係的張鴻學,cc係的張子揚,新會會長黃河清協和會會長廖福本,建研會會長張平沼,國民黨政策會副主委李宗仁、洪玉欽,“立法院”黨部副書記長黃正一,“立法院”秘書長胡濤等人應邀而至。

梁肅戎開門見山地說:

“邀請各位,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敷衍兩句’風波,已經使立法院議事癱瘓,希各位能夠協助本院長平息爭議,以免影響工作運作,使民生法案的審議順利進行。”在座立委認為這件事不足以鬧成這個樣子,紛紛指問國民黨的組織,為什麼不出麵調停呢?

這種疑問,不無道理。10月18日事件發生,國民黨“立法院”黨部沒有表態,26日,事件惡化,梁肅戎私下找到“院”黨部書記長饒穎奇,建議他以黨的身份出麵找謝長廷談話:不要擴大事態。11月5日,鑒於已和謝長廷發生吵罵,梁肅戎正式要求黨部介入。

許多黨部立委抱著看熱鬧態度,不表態,饒穎奇毫無表情地說:

“你的要求,不能滿足;在黨沒有了解真相之前,不能介入!”七日,國民黨召開中常會,梁肅戎又向中央黨部秘書長宋楚瑜提出請黨介入的要求。

民進黨對梁肅戎的非難,是向國民黨進攻的突破口,由於他的位置才使他成為擋彈的牆;宋楚瑜清楚這一點,為了政治的穩定,他既不能一刀見血地指出民進黨的發難實質,又不能看著梁肅戎這座掩體被迅速摧毀,指示立法院國民黨秘書長高銘輝和書記長饒穎奇:

“不能把‘敷衍兩句’風波上升到黨對黨的抗爭,把事件限定在‘個人恩怨’範疇,‘私下化解,。”隨之,成立了以“立法院”黨部書書記長黃正·為首的跨黨派七人協調小組。小組的原則是:“隻關切,不介入;隻協調,不作戰士”。

這種措施,最終必將導致梁肅戎成為政治犧牲品。

於是,梁肅戎在抵製這七人小組的同時,籌劃了這次餐敘。

張鴻學說:

“敷衍案是一件小事,立法院裏要成立調查委員會一案也已經被否決,根本上說這是院長與長廷委員個人的事,由當事人在院外去解決就可以,不要浪費院務會的時間。”張子揚也說。

“這件事根本就是件小事,不必非要鬧到今天這樣的程度不可,法案都審查不完,已經對不起老百姓”。

聽到三位資深立委皆以此言詞的支持,其他人也紛紛發表看法,他們一致認為“立法院”的當務之急是“審理民生法案”。

希望平息事件的聲浪日高,11月14日,國民黨“立委”鬱慕明邀國民黨籍的黃正一、廖福本和梁肅戎,民進黨的邱連輝、陳水扁,以及無黨籍的蔡勝邦、林宗等人進行協商,達成三點共識。並允諾在翌日的“立法院”院會上由梁肅戎發表帶有“歉意”的聲明。

當天上午院會一開始,梁肅戎在院會報告說:

經本院朝野及無黨籍同仁協商,均希望立法院能團結和諧正常運作,決定聲明如下:

一、有關肅戎所說“敷衍兩句”之言,絕非針對張俊雄委員質詢,而要郝院長“敷衍”。

二、有關10月17日錄影帶,同意永久保存之,並依職權公布有無變造之真相。

至此,錄影帶風波才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