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珍 7.我家有個小弟弟(2 / 3)

由此,我也想到應該給小貓培養一些良好習慣的問題。

貓絕對是有思維能力的,據我觀察,其智商程度大致相當於一歲小孩。比如它會用各種不同的叫聲表示它的餓、渴、困等不同要求,會用蹭腿、搖尾巴、逃走等不同動作表達它的各種情感。我的貓還會跳起來開門,這是因為它千百次地看我擰門把的動作,曉得了那是開門的機關。最絕的,是我的貓心裏有一杆不差斤兩的秤,能知道用三種不同的態度對待家裏的三個人。比如對我,它就竭盡撒嬌、耍賴、放刁之能事,不論我怎麼大聲嗬斥它,它也“我自巋然不動”。可是要換了男人,隻要他一進屋,小貓立刻就竄到床底下躲起來,噤得一聲也不敢吭。對女兒呢,平時它不怎麼在乎,若我出差在外時,它卻叭兒狗似地跟著她,特別的乖巧。真是打著不走,牽著倒退,整個兒一個賤骨頭。

既然小貓有這麼聰明,那我認為應該認真施教,使它也有家規家教,養成良好的習慣,成為一隻有教養的貓——如今這個世界保存下來的優秀傳統是日見稀少了,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比如仁義、道德、尊老、愛幼、人人愛我,我愛人人等等,被一批再批、一砸再砸地否定,已經氣若遊絲,恐怕很難再擔負起維係社會穩定的重擔了!

我少年時也曾養過一隻貓。那時正值“文革”浩劫,家裏人下放的下放,上幹校的上幹校,上山下鄉的上山下鄉,家裏隻留下14歲的我留守,於是我就養了那隻小貓給我作伴。那貓也是黃白花色,圓眼睛,半長的毛,剛抱來時也是隻有巴掌長。我和那隻小貓處得挺好,那真是一隻優秀的貓,非常懂規矩。那時父親已被“揪出”好幾年,每月隻發15元生活費,家裏生活很是艱難,所以每天給小貓的飯,也就是米飯拌點菜湯。小貓從不挑嘴,給什麼就稀哩呼嚕大嚼什麼,還長得胖胖墩墩,毛光臉亮。它從不偷吃東西,你就是把魚和肉隨手放在地板上,沒告訴它可以吃,它也絕不去偷吃。它處事也很有分寸,從不跳到飯桌、廚台等不允許它去的地方;來了客人也很守規矩,既不“人來瘋”,也不死躲在床底下不出來,而是大大方方地走過來,“喵”地問聲好;我也從未見過它到處亂磨爪子,把床單什麼的抓得稀巴爛。可惜這樣出色的一隻貓,後來跑到外麵迷了路,再也沒回來。

與我那隻可愛的少年貓比起來,現在這隻貓可真算是“野蠻人”了。“有意栽花花不活”,這句俗語真是精辟到家了,不論我怎麼教化它,它都像壞小子一樣冥頑不化。

就說它現在的夥食吧,早就進入資本主義的水深火熱之中了——天天有魚,頓頓有肝,直把它吃得腦滿腸肥,“將軍肚”耷拉著,走起路來一扭一扭的耍盡大老板的威風。可是它還偷嘴吃,一不留神就跳到廚台上偷肉吃,怎麼挨打也不改。它也全不懂規矩,一亢奮起來就瘋鬧,滿屋子滿櫃子滿桌子滿床地竄上竄下,不是碰倒了花瓶就是摔壞了碗。有一次把我的一隻玉鐲打碎成四截,我這邊還沒回過神來呢,它那邊毫無一絲歉意,沒事人似的又推倒一隻茶杯,氣得我和女兒直罵它“鬧味”。更可恨的是它不知哪學來的壞習慣,每天一起床、一吃完飯、一玩高興了,就衝到沙發扶手上去磨爪子,沒幾天就把我那沙發連套帶芯抓成了條條。我趕緊在那裏縫上了一塊厚榍墊,誰知它嫌不舒服了,又改換到另一隻扶手去磨,真是恨煞人也!

我平時喜歡安靜、整齊、細致、典雅,可是我女兒偏偏不知怎麼是個毛手毛腳、丟三拉四、粗枝大葉、大大咧咧的孩子,一點兒也不是我理想中的溫文爾雅的女孩兒。現在這隻貓竟又是這個德行,最能體現它性格的就是它睡覺的姿勢。誰家的貓不是團起來睡覺?君不見諸多形容貓的篇什中,都把它們比喻成小絨球之類。可是我這隻貓偏偏怪誕,最喜歡把身體抻得長長的,然後前爪朝上,後腿朝下,擰麻花似的擰著身子睡。也不知道它什麼毛病?也不知道它是真舒服還是假舒服抑或是根本就不舒服?女兒曾在作文裏把它這姿勢形容為“像一根筷子”,而我每次一看到它這個怪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一百次一千次地點著它的腦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