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第十章(3 / 3)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兩害相權取其輕,我隻能忍氣吞聲把書店給她,萬般無奈之下,我把這些事情都對我愛人講了,她也覺得隻能這樣做了,幸虧她是個顧大局的人,她決定先不離婚,等孩子中學念完了再跟我離。”

姐姐勾著頭,輕輕打起了呼嚕。莫老師長久地看著姐姐,他摸了摸她的發梢,歎了口氣。

“方兵,把這些都說出來,我感覺好多了。”

我輕輕往後退了幾步,隱到一叢女貞樹後麵。莫老師站起身來,扯扯衣服,向大門走去。我趕緊跑過去,姐姐醒了,正望著某個地方,怔怔地出神。

“你來了?”姐姐笑著向我打招呼,她看上去很不錯,氣色也很好,我打開保溫桶,她的笑容更好看了。

“姐,剛才是不是有人來過?護士說一個男人來看你來了。”

“沒有,除了你,沒人來看我。她們肯定搞錯了。”

又過了一年。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一封急件,地址十分陌生,是外省一個村裏的地址,寄信人一欄卻寫著“方兵圓希望小學”。展開一看,內容如下:父將死,速來!

他終於有下落了。

我查了下大地圖,又查了各省市地圖,算了一下,從長樂坪到方兵圓希望小學,加起來有兩千多裏路。來不及多想,我趕緊去了趟醫院。

“走,我帶你去個地方。”我拉上姐姐就要走。

她一副撒嬌的腔調。“我不出院不出院,我是病人,你欺負病人,羞羞羞!”

“別鬧了,他快死了。這所學校好像跟我們兩個的名字有關。”我把信掏出來,她瞄了一眼,眼睛倏地亮了。

三天後,我們見到了方兵圓希望小學,三棟新建的瓦房呈八字形,座落在倚山而建的小鎮上。鎮子很小,連油渣路都沒有,兩排簡陋的房屋夾著一條塵土飛揚的黃土路,它的曆史還隻有五六年,居民來自五湖四海,白天,各家各戶隻有女人和小孩,到了晚上,山上突然長出來一些黑乎乎的人,拖著慢騰騰的步子,來到鎮上,很快就被各家各戶吸納進去。他們都是煤礦工人,這裏是有名的產煤區。他們開始是一個人來的,後來,他們的老婆孩子也從很遠的地方趕了過來,老婆在鎮上做後勤,孩子就像山坡上散放的羊一樣等著長大,長大了就跟父親一起下到地底下去。方兵圓希望小學將他們一個一個從山坡上收攏來,趕進教室,大大小小一共是三十五個。

校長兼任課老師姓李,全校就他一個老師。稍稍歇息了一下,他就帶我們去見父親。

父親躺在鎮上一個小診所裏,他得了肝癌。他消瘦得厲害,發黃的白棉布被單底下,他的身體像消失了一樣。看到我們,他一動不動,過了好久,兩顆淚水從他深陷的眼眶裏流了出來。

李老師充滿敬意地告訴我們,方老師太高尚了,他把自己畢生的積蓄拿出來,在這裏建了所希望小學。

他告訴我們,有一天,煤礦來了個奇怪的人,他跟我們一起去挖煤,他挖起煤來比誰都賣力,卻不要工錢,挖了三個多月,他挖不動了,他的身體出了毛病,在他養病期間,他接觸到了那些礦工的孩子,他發現好多孩子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就萌生了辦一所學校的想法。我們都勸他,別傻了,賺點血汗錢不容易。可他卻說,除了自己的吃穿用,一個人並不需要太多的錢,錢越多,人越貪,人越貪,錢越髒。“我是他從礦工中間選拔出來的,”李老師說:“我不知道他是什麼標準,反正他就選中了我一個。”

李老師匆匆趕回學校去了,三十五個孩子還在學校裏等著他。

我們坐在父親身邊。他吃力地說:“一共是五十萬,建校用了二十九萬,還有二十一萬,留在學校的帳麵上,我考察過,李老師是個可靠的人,我在當地銀行也聘了個財務監督,以後在財務開支上應該不會有問題。”他說話有點困難,被子急劇地起伏著,見此情景,我們誰也不說話,以免他太吃力。

他閉上眼睛喘息。我握著他的一隻手,十年的勞改,還有三個多月的井下挖煤生涯,他的手完全失去了原來的形狀,原來他的手,白淨,修長,敏捷,曾經讓母親自卑。姐姐也握著他的另一隻手。

“原諒我!原諒我!”棉被一陣劇烈的起伏,接著,他大聲嚎啕起來。

當晚,他走了。

我們將他埋在方兵圓希望小學的旁邊。

我說:“我不想走了。”

我托運的行李一個月後才會到,它們是五大紙箱書籍和學習用品。出發之前,當我看到方兵圓希望小學這個名字時,我就知道,我可能不會回去了。

姐姐說:“我本來是想留下來的,但我得去一個地方,李安生在那裏等我。”

姐姐說出一個地名,我不太熟悉那裏,但我知道,那裏離長樂坪挺遠的。姐姐不好意思地告訴我,她的這次遷移,雖說醞釀已久,但全是李安生一個人在拿主意,他已經先期到達那裏,搞妥了工作,也搞妥了房子,隻等姐姐進去當女主人了。

真是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但仔細想想,也順理成章,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李安生每年四月八日都會給她寫一封信,這當中,李安生當學徒,當小師傅,當大師傅,幫助姐姐出逃,到後來,辭去工作,隻身南下,掛著個牌子四處尋找姐姐,其實他這小半輩子,根本就是為姐姐而活的。姐姐笑著向我複述李安生的原話。“一開始,我恨你恨得眼冒金星,後來,鬼曉得怎麼回事,我發現自己有點愛上你了。”

姐姐跟李安生結婚的時候,我沒能趕回去,因為學校沒人代課。姐姐後來給我寫了封信來,她在信中告訴我,她回夫家看望公公的時候,順便去了一趟長樂坪我們的老家,她說她無意中在那裏看到了一個人。

“你肯定猜不到,竟然是黃達,那個大科學家。”

“你更加猜不到的是,他是從那個小巷子裏出來的,毫無疑問,他去了那個地方,就是當年母親帶我去看病的那個地方,據說那個黑屋裏的太婆已經有九十多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