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淨胡沙 第十六 虎狼之爭(5)
“臣祖訓曾雲:人貴知本,非乃居廟堂也。臣治學普化為國家培養人才,已盡全力惶恐之至,深恐誤人子弟。安能雁行於宣政殿行宰臣之職……”——(前)唐周敦頤《讓中書門下表》
漢元熙二年秋
關中豐收,糧食的價格在惠倉等的調控之下,一直沒出現多大的浮動。今年牛羊肥壯,馬匹的產量也大了起來。
因為上半年的糧荒,關中居民不得不改變一下自己的食譜,增加肉製品的量。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就顯示了出來,集中的消耗,那些牛羊下水的被扔到了河裏,夏天腥臭無比。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劉封倒是想到了樣東西。
“肥皂。”劉封一直在尋找製作方法,但是這個時代沒有燒堿。不過劉封想起了古埃及的那個傳說,於是就讓庖丁去實驗一下。
經過了反複的探索,終於在元熙二年八月中國曆史張第一塊“肥皂”問世了,遠不是肥皂的黃色而是灰色的,可以來清潔東西。
“賣脂胰皂!”長安街頭多了一個職業。
“這新長安果然比那舊長安更熱鬧。”小秀還是個半大的孩子四下張望,見那商販正在叫賣,便湊了上去:“參軍,咱們去看看。這裏的新鮮東西真不少捏。”
在一個白色布幌子下一個矮胖的商人手裏正拿著一個灰色的東西,唾沫四濺,正在解說手裏的東西呢。
“這東西比那皂角好用多了。”那商人拿起塊粗麻布,用那肥皂搓洗了幾下。圍觀的百姓一看,真的很幹淨啊。
“這多少錢啊,很貴吧?”一個看熱鬧的人問。
那商人哈哈笑:“這位您算問著了,這東西才十文錢一個。”
“還真不貴啊。”有的人已經心動了。
小秀眼尖看到那商人的貨架後有白色的肥皂塊問道:“商家你那白色的是什麼啊?”慶英剜了她一眼。小秀吐了下舌頭。
那商人笑道:“我看這個小哥白俊得很,很得那些小娘子歡喜吧。不過就是長得和我一樣也不要擔心,這東西叫香藻豆,專門沐浴用的,最適合送給皮膚滑嫩的小娘子啦。有了它做禮物,誰家小娘子不動心啊。”
那些沒娶老婆的光棍已經心動了,而那些想討好自己老婆的人也開始活泛起心思來。
正說著,一群人分開人群進了來。看衣著卻是官家府邸的奴仆打扮,手裏拿著藤條抽著人。“讓開,讓開。”惡奴們把人群分開,一個穿著白色五時衣的少年走了過來,那雙高高的蔽雲履一看就是非富即貴。
“這裏所有的香藻豆我都要了。”那少年說道,一口吳語,透著柔媚。
商人一樂,趕忙叫人包上並非常恭敬地說:“請問您的府上是?”
那美少年說道:“送到平樂驛就行了。”
商人一聽說道:“您是吳國的貴人啊,稀客,稀客啊。小本生意,貴人最好是現付,這裏是六塊,合一千二百錢。”
那少年顯出不耐煩的神情,朝仆人使了個眼色,那仆人送上一堆大吳新造五銖錢。
“這位貴人,您是第一次到這裏吧。”那商人看著錢卻沒接,“我們這裏的規矩南方來的錢隻當三分用,也就是您要付三千六百錢,如果有大漢值百錢最好了。”
“怎地大吳的錢到了這裏就當三分用,哪個定的規矩?”那個貴公子顯然不清楚貨幣兌換和流通。
商人叫夥計去鋪子裏取出一張紙,小心翼翼地送了過去。
辛慶英也湊近了,遠遠隻能看到一個榜首《公平貿易契約》。
“這是本地商會和吳地商人共同商量的結果,這裏的商人都知道,如果貴人有所懷疑可以去問貴國的商人。小的絕不敢欺詐外地客人。”商人解釋道。
“胡說!”那少年怒氣衝天,“你們欺負我是外地人,所以想多訛我的錢。”幾個惡奴上前揪住了商人便打。
“住手!”辛慶英喝道,“這光天化日,你等就敢當街行凶,難道這裏是你們吳國嗎?”
長安百姓本多是軍戶遷移到這裏的,一聽這少年的話頓時忘卻這個什麼狗屁“貴人”,再貴他也是在吳地,這裏是什麼地方,是大漢。
“娘的,吳狗最無信義,上次偷襲江夏不是他們怎地,我的隻條腿就是他們砍瘸的。虧得皇帝仁義,讓了幾個縣給他們,他們不知道感恩反而張狂,揍他。”一個大漢怒道。
這下激起了老百姓的憤慨,操起家夥上去把這幾個人一頓臭揍。
“幹什麼?不相幹的趕快散了。”邏卒聞聲趕了來。
辛慶英本想走,卻被人群圍著不得脫身,隻得跟著到長安縣去了。
辛慶英看到長安縣衙門首先第一個印象就是這裏不像個縣長呆的地方。
邏卒把這一幹人等拉到大堂,早有堂上文吏去請長安縣尉。
那長安縣尉卻是老軍人打扮,開口卻是益州腔看了一下堂下人,便問:“誰個是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