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開拓 第十四章 進逼(2 / 2)

正義軍中還是有士兵染上了疫病,趙普勝和方國珍皆是果決之輩,早已準備了應對的策略,隻要發現有人出現了疫病的症狀,則是立即隔離起來,此時,天下還沒有什麼方法治得了這種疾病,隻好任其自生自滅,因為措施得到了強有力的執行,使得疫病沒有在軍中蔓延開來,士兵中發病並死亡的人數隻有五百餘人。

在取得距日本近在咫尺的根據之後,趙普勝和方國珍下令原地休整,等待日本本土肆虐的疫情過去。

而在朝鮮,在宋鐮的親自主持下,出現了一股漢化的熱潮,朝鮮女子以嫁給漢族人為榮,而朝鮮男子如果能娶一個漢女做老婆,也成了一個值得炫耀的事情,宋鐮也為侄子迎娶了李成桂的女兒,兩人成了親家。

同時,毛貴和宋鐮經過商量,製定了一個極其優惠的政策,並提交張廣信批準,政策的具體規定大致分幾個方麵:

一是擬從中原和朝鮮向草原中國移民,共同開發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

二是鼓勵漢族和朝鮮人的通婚;在朝鮮強製使用漢字,這一點甚是容易,因為此時朝鮮所使用的文字已經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漢字了;推廣中原的漢話;繼續加強“曆史教育”,總之是要弱化朝鮮人的民族意識,讓他們逐漸融入漢族中去。

為此,在毛貴和宋鐮的強烈建議下,張廣信被迫娶了一個在朝鮮有著重要影響的貴族家的女兒,叫做李順姬,是一個朝鮮著名的美女,冊封為東宮,地位僅在正宮娘娘殷雪姬之下,同時,毛貴也迎娶了李順姬的妹妹李英姬,並冊封為草原中國的正宮王後。這兩個事件在朝鮮引起了巨大的波瀾,並直接導致了兩族間通婚的熱潮。

第三就是優惠的政策,宋鐮在奏折中寫道:欲行仁義,必先予民以利,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故移民之策,首當安其心,助其生業,令其富足,然後才可以興學校,宣禮儀,則仁義行矣,如此,皇威達於四海,四夷寧不臣服乎。

具體的措施是免三年錢糧,隻收三十分之一的薄賦,土地按人頭無償撥給,十年內不得買賣,對於赤貧之人,官府資助錢糧農具種子之屬,資其創業,然後用所產分幾年返還官府。對於進入草原的移民,則不許開墾土地,不許超負荷畜牧,這是張廣信特意提出的政策,他可不想讓那個美麗的草原如後世一般變成荒漠。

同時,張廣信下詔全國,首先是鼓勵生育,中國的人口太少了,此時中國土地廣大,以後的目標更加廣大,沒有人口基礎可不行,另外就是重開馬禁和武器禁令,允許民間擁有馬匹和武器,張廣信下定了決心,絕不能讓大宋之後形成的柔弱民風繼續下去,所以,與之對應的,是在各地學校增加了武科,與文科一樣,在官府中可以出人頭地,一樣可以光宗耀祖。

正當國內在轟轟烈烈地進行改革和恢複民生的時候,從遙遠的西域傳來了緊急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