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生 第三百三十七章(2 / 3)

導彈可分為四大部分,即彈體、彈翼與尾翼,戰鬥部與引信組合,製導與控製係統,動力係統。導彈按正常式氣動布局,外形像小飛機,彈體頭部為橢圓旋轉體,中段為圓柱體,尾部為二次曲線旋轉體。在彈體腹下有一腹鰭,內裝電纜和導管等。在彈體上方裝有前、後吊環,通過吊環把導彈掛在飛機上。二個中單翼彈翼位於彈體中部,是大後掠角三角形翼,為半硬殼式結構。三個尾翼安裝在彈體尾部,它們之間的夾角為120度,每一尾翼後緣都有一個操縱舵。

戰鬥部與引信組合包括一個聚能穿甲爆破型戰鬥部和一係列引信係統。戰鬥部內裝高能混合炸藥,裝藥量數倍於法國“飛魚”導彈,前部有一半球形金屬聚能罩,炸藥起爆後聚能使它們引成一股能量巨大的聚能射流,可穿透相當厚的裝甲鋼板,能使導彈在擊中的艦艇內部開花。引信係統包括兩套電引信和一套機械引信,三套引信均為觸發式引信,且都有三級安全保險裝置。由於有這三組引信及一整套的保險機構,能保證導彈發射者自身的安全,又能保證引信與戰鬥部獲得最佳配合,從而保證戰鬥部獲得最佳穿甲爆破之功能。

製導與控製係統包括自動駕駛儀、多普勒導航雷達、無線電高度表、末製導雷達、舵機、電源等。自動駕駛儀是整個飛行中的“靈魂”,它能完成三個相互獨立的角回路的穩定與控製,與其它機構配合完成對導彈的質心控製與射程控製,接受末製導等其它組件來的住處,其導彈在規定的彈道上飛行直至擊中目標。高精度的無線電度表在導彈飛行過程中不斷測定飛行高度,從而保證導彈不會過高或過低飛行。末製導雷達是捕捉、跟蹤敵艦的眼睛,是命中目標的關鍵部件。它由天線、收發機、信號處理機、電子對抗設備和電源等組成,是一種單脈衝體製的主動雷達,具備抗海浪、電子幹擾等多種幹擾的本領。它能主動捕捉、跟蹤與鎖定目標,在航向和俯仰兩個平麵內提供目標信息,按預先選定的導航規律引導導彈命中目標。

動力係統包括一台液體火箭發動機和推進劑供應係統。液體火箭發動機位於彈體尾部,是一台推力可調,能長時間工作的性能優良的發動機。推進劑供應係統包括燃料、燃料箱及輸送係統,氧化劑、氧化劑箱及輸送係統,高壓氣並等。導彈的動力航程為150公裏,如果被攻擊的目標距離較近時,彈上的推進劑並不屬浪費,它們能在艦艇內部燃燒、爆炸,這實際上也增大了導彈的殺傷威力,起到了第二戰鬥部的效能,這也是采用液體火箭發動機的一個優點。

在彈體上從前到後裝著末製導雷達,燃料箱,戰鬥部,氧化劑箱,自動駕駛儀,多普勒導航雷達,液體火箭發動機。

導彈武器係統

C六零一導彈武器係統由三大部分組成:C六零一導彈,機載瞄準發射設備,地麵技術保障設備。

機載瞄準發射設備包括導彈掛架,目標搜索雷達,射擊指揮儀,發射控製台,一套敏感元件。導彈掛架與導彈彈體上的吊環相連,能很容易地把導彈掛在飛機上。目標搜索雷達用於搜索海上目標,在雷達顯示屏上能顯出搜索到的目標,並能自動跟蹤目標。射擊指揮儀的核心是一台專用計算機,它將來自雷達、各敏感元件、各測試係統的數據,通過一定的程序計算出各種所需數據,並把這些數據分別輸往C六零一導彈和發射控製台。

地麵技術保障設備包括在技術陣地上的十輛特種專用車和機場上的兩輛掛彈車和一輛指揮儀地麵檢查車。技術陣地的十輛車用於對導彈上的各部件進行檢測、維護、供電、供氣、推進劑加注等,它們被稱為氣源車、加注車、電源車、起吊車等等。機場上的掛彈車是一種自動式車輛,一輛車載彈一枚,能帶彈進行升、降、縱向移動、橫向移動、回轉、俯仰、滾動等動作,使用極其方便。指揮儀地麵檢查車用手對機上的指揮儀進行檢查,檢查包括起飛前地麵射前檢查和模擬空中射前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