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再彈龍泉隻手雄:第二節(1 / 3)

正文 第十一章 再彈龍泉隻手雄:第二節

第二天清晨,石戎、趙凝、趙長憶以及幾名雇來的仆役,護著欣然的棺槨離開鷹潭坊,取路北上。

出江西、入兩淮、經河南、進直隸,趙凝在兩淮路上,曾提意石戎去長白山接厄赫,但石戎不敢轉路,一來怕冷如馨不準他帶欣然北去,二來怕一入山東境內,和五嶽中人碰上,於是大車一路直到京師。

到京師之後,石戎也不進城,直接取路西山玉華岫,到了之後,那裏正是紅葉爛漫之時,遊人如潮,石戎出了一筆銀子,請了一家鏢局,把山口封了,不讓任何人上山,然後才趕著大車上了玉華岫。

景色依然,人事已非,紅葉仍然在枝頭展示著它們的嬌豔,而曾在這裏欣賞它們的人卻睡在木棺之中,沉沉的合著那雙美麗的雙眼,不肯看一看這抹上霞影的美色。

石戎把木棺打開,坐在那裏,不眨眼的看著欣然的睡態,趙凝和趙長憶四處尋找,撿了最美的紅葉回來,用手帕包了,放在欣然的槨中,幾個仆役則按照石戎的吩咐,挖了一個十丈餘的深坑,下麵鋪滿了紅葉。

石戎把欣然那口軟劍取出來,放到棺內,輕聲道:“這是你的,我永遠不配擁有。”然後慢慢合上棺蓋,長吟道:

“紅雲沉沉靜無言,永睡去、蓮跡空。往事難以慰餘年。秋痕猶在,綠草長青,淚看月難圓。梧桐霜後命半殘,菊色一黃淒雨寒。自此怕看雁字長。從今惟願,夜夜夢裏,相顧淚千行。”

吟聲一完,石戎強行站起,仰頭向天,大聲道:“下葬!”仆役們把棺槨抬起來,下入坑中,石戎親自動手,把無數的紅葉推了下去,直至把棺槨蓋住,然後才開始覆土,直至大坑填平,不留痕跡,石戎將一株小黃櫨種在上麵,輕聲道:“就讓它來陪你吧?”

石戎一直在這裏坐到天黑,方才帶著眾人下山,找了一家客站,要了一大桌酒菜,請那些仆役,席前石戎一再訂駐他們不可把埋葬欣然的地方說出去,那些人自然沒口子的答應,一頓酒喝到深夜,這些仆役全都喝的倒在桌下,竟連氣息都沒了。

石戎看著他們輕聲道:“對不住了,我給你們家中留了大筆的銀子,也足夠你們家人用了,我隻相信死人才能保密。”然後自己再取了一大壇子酒,守著那些死人喝個大醉,也像死人一樣倒在那裏。

第二天天色一亮,石戎帶著趙凝、趙長憶,離開客站,取路向天津衛而去,趙長憶看著於路的繁華景色,新奇的道:“石叔叔,我們去那裏啊?”

石戎看著她慈愛的笑道:“我們出海,坐船去找你阿爸。”趙長憶興奮拍手道:“太好了!長憶很快就能見到阿爸了。”

趙凝羨慕的看著趙長憶道:“長憶隻比我小半年,但是她仍像小孩子一樣,我就不能。我還記得那時她剛上衡山,一句句逼著我去學朝鮮話的樣子,我要是不學她就哭,哭得我沒法睡覺,隻得和她學了。”

趙長憶笑道:“姐姐怎麼不說我一哭你就打我的事啊。”

石戎道:“那她打你,你還纏著她嗎?”

趙長憶笑笑道:“整個衡山隻有姐姐一人肯理我,我不纏著她,又去纏誰呢。”

趙凝看著趙長憶目光溫柔的道:“那個時候我們真的很好,我記得她把她小時候的事都說給我了,沒有一點保留。”

石戎看著她們姐妹二人,心道:“如果人能總活在那個時候,又當如何呢?”正想著趙凝的目光離開趙長憶道:“你真的不打算回遼東了嗎?別忘了,那裏還有你的妻兒呢,別讓她們也和我們一樣,總在等著別人來問一聲冷暖。”

石戎長歎一聲道:“我累了,想找一個地方歇歇,也許有一天我會再回去的。”

趙凝道:“你忘了,你說過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石戎道:“我沒忘,我說過,我要珍惜的隻要你了。”

他們順利到了天津衛,石戎把大車打發走,然後三人尋了一處吃飯,那個時候,天津最好吃的東西是糕幹,石戎卻不愛吃甜的,趙家姐妹愛吃辣的,而且也對這北方糕點不太習慣,點了一盤也沒吃了,石戎一向大手大腳慣了,道:“這個東西既然都不吃就丟了吧,不要我們翻了半天,這店家再去買給別人。”說完端了盤子就要倒。

店門外有人長誦一聲佛號:“阿彌陀佛,施主不惜物力,罪過,罪過!”隨著話音一個大和尚走了進來,趙凝的臉色猛然一變,輕聲道:“九靈大師?”那和尚就像沒聽見一樣走到石戎麵前道:“施主既然不吃,可否齋與老僧?”

石戎笑道:“隻是我們翻的太爛了,齋與大師略有不恭。”

和尚笑道:“僧人食與百家,心中無惡,不能有嫌。”石戎道:“既然如此,大師請便。”

和尚接過盤子把糕幹一塊塊拿起來送到口中,邊吃邊稱讚不已,石戎笑道:“如何同樣食物,我們食之不甘,大師食之卻美啊?”

和尚道:“僧人一餐感恩於佛祖天地,感恩於自然,故入口皆甘,施主一餐懷中藏恨,怨天怒地,故而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