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黃金時代 第八章 深藍資料庫(2 / 2)

想成為一個建築師。

想成為一個畫家。

想成為一個吟遊詩人。

想成為一個縱橫家……

關鍵的地方是,這裏的‘想’,是純粹的希望,而不是在需要謀生限製下的選擇。再用通俗一點的話來形容就是:當衣食有著,生存生活無憂之際,你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樣的人生曆程,就是構建人生。

構建人生,是生命開始擺脫責任人生的限製,開始趨向自我化的人生。

擁有屬於自我的構建人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才是一個有‘立’的人生。

在生命開始進入構建人生的時候,第三個層次的人生,也同時進入生命的曆程。這第三個層次的人生,便是趣味人生。

所謂趣味人生,便是心為之向神為之往,但對於向往的東西並沒有一個層次要求上的人生。

比如:

想下棋。

想畫畫。

想練劍。

想旅旅。

同樣是‘想’,和構建人生不同的是,趣味人生,對這些‘想’沒有什麼要求。想下棋,並不是想成為一個棋道高手,或者想成為關於棋方麵的學問家,而僅僅隻是‘想’而已。

這是一種生命的休閑。

在進行這種活動的過程中,自我感到快樂,並且非常地享受這個過程。比如下棋,並不會太過於計較結果,甚至是一點也不計較結果,是真正的‘勝固欣然敗亦喜’。什麼樣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過程。

當然,因為生命的本性,贏棋,或者會稍微地增添一些愉悅。不過,若是因為輸棋就相當的不愉悅,那麼,下棋對其來說,就並不是一種真正的趣味,而僅僅隻是其為了獲得‘勝利’這種結果的一種工具而已。

在這個平台上,他能夠獲得‘勝利’這個結果,所以他愉悅。至於這個平台是棋盤還是其它的什麼,並沒什麼不同。而之所以選擇棋盤,那也僅僅隻是因為棋在適當的時機進入了他的生命而已。

不在乎結果僅僅隻是享受其過程的‘想’,是一種趣味。

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人生曆程,是趣味人生。

趣味人生,是近乎於完全地自我化的人生。在這個人生曆程中,它(他、她)隻對它(他、她-唉,不能用‘其’代替的時候好繁)自己的心靈負責,不必去有心要求得到什麼結果,也不必去考慮方方麵麵的什麼代價。

……

這便是未來深藍神係知識庫的三大分支體係。

當知識庫開放的時候,它將以十級的學問層次以及不同的分支小分支設限。被定位為三級的某分支學問,並不會對被定位為一級的提請者開放。一級的提請者,所能夠借閱的,將僅僅是二級的學問而已。

而且,這種借閱,是一種有償借閱。

所要付出的代價,便是完成神係內部所發下的各種‘任務’——或者是關於某個體係學問的收集,或者是關於某個思想的行為傳播。總之,這裏麵涉及到的,就是神人關係的新契約問題了。

這也是唐遠所提出的‘3+1’計劃中的那個‘1’信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