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火器之戰(2 / 2)

九月低,朱玉昌與曾凱七十萬精銳之師於四川萬源集結完畢,兩部除卻七十萬精銳作戰部隊外,尚有二十萬尋常糧草兵負責後勤線。

事實上,張傳一部距離太原,要遠比曾凱等方近的多,不過張傳總共才十萬軍隊,根本吃不掉黎自放,因此三家的商議,即是張傳部先按兵不動,待曾朱二人攻下陝西西安,張傳部再出動起來直撲太原。

十月初,曾朱二人七十萬聯軍沿紫陽、漢陰、鎮安,一路直殺向西安,沿途所過,黎自放部幾乎沒做到絲毫有效的阻攔。當然,即便是想攔,其在陝西的老弱殘兵也攔不住。

十月十五日,曾朱二人大軍圍困西安城,同時傳信於張傳,要求其發兵。西安城內,隻有尋常部隊二十萬,即便仗著城高之利,恐怕也守不了幾日。

消息傳至太原,黎自放震動。在把不準這到底是高帆挑撥的結果還是曾朱二人自己主動來攻的時候,黎自放不敢亂動,隻得快速向齊國鋒求援。

若是曾朱二人主動來攻,那麼即便黎自放自己不能敵,至少也不至於太懼怕他們。因為不管怎麼說,黎自放都是兵占五省之地。雖然他太原隻有四十萬精銳部隊,但在河北和山西延安一帶,還有三十萬普通部隊呢,若是再加上西安的,則黎自放在這一帶還有九十萬部隊可用呢,所以他根本不怎麼害怕曾朱二人。

但這事情若是高帆的挑撥的話,那就不妙了。因為自己的九十萬,裏麵可有五十萬都是衰兵,跟精銳部隊比起來,差了不是一星半點,有許多都是剛剛招募而已,根本就沒怎麼訓練沒上過戰場之類的,到時候跟曾朱一場血拚,若是再被高帆做個漁翁,那可就……

求助信息發派出去以後,黎自放左思右想,終是不能坐以待斃。當下在西安還沒有訊息傳來之時,便征調了河北一地的守軍和駐紮太原的四十萬精兵,向西翻越呂梁山趕至陝西延安,集結起那裏的七十萬大軍,對南來的曾朱二人嚴陣以待。

而此時,曾朱二人也已攻下西安。至此,曾朱兩部以五萬部隊的損失,直殺進黎自放腹地。一路收編黎自放部戰俘十三萬人。

不得不說的是,古時的戰爭有很大的弊端。例如通信……在黎自放集結河北部隊到太原之時,曾朱剛剛攻西安,而此時曾朱二人向張傳傳信的探馬,才不過穿越穿越山西,來至河北石家莊一帶。

而這時,張傳一部發現了黎自放部在河北的軍隊調向,也在打探之下發現了黎自放河北大軍向山西太原方向集結的動向。於是,張傳一部在從百花山、陽原、大同等與北京平行方向出兵的同時,也派了探馬向曾朱二人彙報。隻不過,戰場訊息並不能很好的在雙方之間來回傳達,所以此時的張傳一部連曾朱二人是否攻至西安都不知曉……

曾朱二人的部隊攻下西安之後,隻在當地整頓休息了兩日,便沿著預定的路線,從渭河沿岸撲向山西。而黎自放會舍棄太原轉戰陝西,這並不是曾朱兩人能立即知曉的……畢竟曆史上從來沒有一有敵人入侵,就馬上放棄國都這一類型的。而當時的信息傳遞又太……

當然,曾朱二人沿渭河挺進之時,也是會派探馬打探附近形勢以及留意身後的後勤大軍的。但是他們的探馬數量,顯然並沒有太明確的目的性,至少沒有黎自放一部針對西安城的探馬有目的性。

所以,曾朱二人絲毫不知,就在兩人九十八萬大軍(包括六十五萬精銳之師,二十萬糧草兵,十三萬戰俘)趕至山西與陝西交界處的永濟時,他們的行蹤就被遠在延安的黎自放得知了。而此時,張傳一部不過剛抵達大同。

三方聯軍正好以幾近相等的距離,呈南北夾擊之勢對準太原。

“哈哈哈,那兩個笨蛋,竟然絲毫不知我已經抵達延安,還妄想去太原!嘿嘿,說不定我還可以在汾河一帶狙擊下他們!到時候隻要燒了他們的糧草,也就等於斷了這兩人的後路……”黎自放看著曾朱二人大軍趕至永濟,向太原挺進的消息,不由的朗聲大笑,笑得異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