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火器之戰(1 / 2)

正文 第二十八章 火器之戰

其實新漢現在的軍隊,跟各大軍閥比起來,已經不少了!但每省隻有十五萬的駐軍,而且都全集中在各省都城,顯然照看不了與其他軍閥相鄰的地區。如果真讓他們這樣威脅上癮了,以後還真不是回事。當然,這也僅是高帆這樣的皇帝才這麼看重民生建設,換了其他人,肯這樣就範的還真不多。

當然,其實新漢各省,也不僅是隻有省城內的十五萬大軍的,其實幾乎所有上規模的城池內,都要有上一兩千的駐軍的,隻因為最近幾年新漢各城市人口暴增,如果不安排些駐軍,可能連城內的治安都維持不了。但顯然,這一兩千駐軍,麵對其他軍閥大軍的威脅時,顯然起不到絲毫作用。

“不錯,黎自放和齊國鋒會以這個相威脅,雖然是因為我們剛與俄國人打過一仗,實力衰退了些,不過其他人在形勢越發危機的情況下,未必不會這麼做,所以,還是要征兵啊!”高帆點頭,最近新漢做過一次人口普查,包括去年接收的廣東和福建在內,新漢六省總人口已經達一億六千萬。但六省總兵力才不過一百多萬,實在有些不足了。

(人口普查,曆史上1835年即道光15年,中國人口普查是四億零一百七十六萬,現在小說是1825年,而且根據形勢來算,兩山、兩河、兩湖等地半數以上居民都流向新漢,所以新漢人口有一億多,絕對不算過分。)

“征兵!廣東、江西、安徽、江蘇四省,凡與其他軍閥之地相連之處,每城增至兩萬守軍!另外各省府以上城池,每城增至五千守軍。六省每省省府,駐軍增至二十萬!金陵駐紮軍隊,增為三十萬!”高帆也下了狠心,這次若不是被黎齊二人威脅,若不是一時間新漢抽調不出太多軍隊,還何苦會要讓出那麼多火器給他們。吃一塹長一智,新漢的兵力,是該增一增了。

俄國入侵是件大事,雖然俄國入侵的主要目的地是新漢地盤,而且沿途隻經過了蒙古和山西、河南等省,但這並不表示這件事能瞞過遠在四川的曾凱和其他諸如朱玉昌、張傳等軍閥。

尤其是,當七月底俄國兵敗後,其所帶來的二十萬火槍和幾千門火炮被高帆、黎自放和齊國鋒三家刮分,這更是件大事。對於朱玉昌和曾凱等來講,俄國入侵,隻要打的不是他們,他們就可以絲毫的不管不問,但三家刮分那麼多的火器,這就容不得幾人忽視了。

具體上,高帆等是怎麼刮分,憑什麼刮分的,曾凱和朱玉昌等無從得知,不過這並要緊,幾人隻要知道黎自放和齊國鋒也得了許多火器,這就足夠了。

對付新漢?朱玉昌和曾凱腦袋還沒有秀逗,上次三軍閥百多萬兵力在新漢的火器下迅速潰敗的事情,還一如發生在昨日般曆曆在目呢。所以接下來,幾人便把黎自放放在首要的目標上。

最初,偶有會晤的曾凱和朱玉昌還不敢妄動,因為兩人雖然知曉得到火器和完全掌控火器,這期間需要時間,但兩人並不完全知道這到底需要多少時間。隻不過九月初裏來自北京城裏的張傳的傳信,卻是給兩人打下了定心骨。

張傳那裏說,其一部十萬人,粗糙掌握火器,花了大半年的時光,之後更是在北京內盤踞了幾年,這才完全算是對火器精通了……此一言,無疑讓朱玉昌和曾凱都放亮了雙眼,也就是說,至少在半年多的時光裏,三方可以不用顧及黎自放一部會誕生火器部隊。於是,兩家會晤,就變成了三家。

當然,張傳對黎自放手中的火器動心,有兩大原因,一是他掌控的北京天津兩地,處在河北之內,這裏正是黎自放的地盤,若是他現在毫無舉動的話,那麼等黎自放掌控了火器之後,死的就是他的。二來,張傳掌控的火器,在最初訓練火槍手以及攻陷北京,再在北京城內打了幾場防衛戰之後,所有的火槍火炮所需的彈藥,已經幾乎耗盡,最多隻能再支撐一次兩次戰鬥……

當然,三家選擇黎自放,除了是逼不得已外,另外則是黎自放較弱。先不說一年前黎自放部在攻打新漢時損失五十萬人馬,現在更有經曆俄國入侵一事,使得其山西、河南兩地除了黎自放的嫡係部隊外幾乎再無可用之兵。所以,以現在的黎自放部而言,想比起三家來,自是弱小的很。

匆匆商議完諸多合作和瓜分利益的事宜後,三家迅速集結大軍,商議以曾凱部四十萬精銳部隊、朱玉昌部三十萬精銳部隊、張傳部十萬大軍(三萬火器部隊),分三線火速向山西太原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