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上海兩戰
上海,1823年的上海,遠遠沒有後世那麼繁華!甚至可以說,這裏很有幾分荒涼。
最先來到的是俄國軍隊,五萬俄國軍隊從海路而來,根據協商,就是要從上海登陸。當然,半年多的時間,足夠讓新漢把上海居住的所有人口都遷移走了,留在這裏等待俄國人的,隻有二十萬彪悍的陸軍,還有藏在長江口,準備隨時順流而下狙擊俄國船隊的三萬新漢海軍!
這一戰,海軍統帥是楊八刀和趙清遠兩位海軍上將,而陸軍統帥則是上將張謙和劉媛兒。兩人各領一軍團十萬人,每軍團又分為十個師,每師一萬人!
以二十三對五萬,新漢的二十三萬人還幾乎有九成都是火槍師,這仗,其實本就沒有任何懸念。
俄國的海軍力量在這個時期不是特別強大,所以他們的炮船,遠遠比不上英國。新漢針對此點,就在俄軍棄船登陸,五萬軍隊登陸了有四萬之數時,隱藏在崇明島附近的三萬新漢海軍,突然發動了突襲!而幾乎是同一時間,劉媛兒麾下十大師團,也從陸地正麵對剛剛登岸的四萬俄軍發動了襲擊。
一戰驚天,整整打了一天一夜,雖然俄軍最初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不過在不久之後還是穩住了陣腳,跟新漢龐大的軍隊打起了陣地戰,四萬初登陸的俄軍邊打邊退,準備上船撤退,不過在關鍵時刻,卻是被張謙率手下十大師團,從俄軍左右兩側發起夾擊。
至此,俄軍的敗亡已是定局!戰後收編整頓,劉媛兒手下軍團傷亡三萬,張謙部傷亡五千,楊八刀海軍部則是損毀大船二十艘,傷亡九千。至於五萬俄軍,則是死傷四萬餘,生俘四千!
以二十三萬對五萬,又是設計突襲,新漢跟俄軍傷亡竟然還是達到了一比一的高度,實在令人心驚!
當然,這也怨不得誰,畢竟新漢軍隊中,多數都是沒有經過實戰的新兵,雖然這軍隊被嚴格訓練了兩年有餘了,但是沒有經過真正的戰役,仍是算不得精兵……而且新漢隻有火槍還算跟世界接軌,但在火炮方麵,則完全是被俄國軍隊壓著打的。沒辦法,俄軍雖然人數上占劣勢,不過在火炮方麵卻是占了龐大的數量優勢。
匆匆打理戰場,這裏,仍將會使接待英國軍隊的陣地。
劉媛兒部押解著四千被繳了械的俄軍西上金陵,同時鎮守金陵的十萬皇城軍,由李文霸率領著火速向上海集結。李文霸這一部,才是新漢真正的精銳!
1824年,英國五萬大軍終於繞過半個地球,遠征來到中國海域,同一時刻,遠在金陵的高帆聽了科技部畢旭的彙報,不由的大聲咒罵起來,“草!果然不是最先進的火炮技術!竟然集體差了一個檔次!”
由不得高帆不惱怒,從俄軍那裏得來的火炮技術,在這小半年裏終於被科技部拚著命研究,從而生產出了第一門火炮。然而,這一門樣板火炮,不僅是從準確度,還是射程,以及其他各方方麵麵來比較,都比從英國鴉片販子那裏得來的火炮要差上不止一籌!這,又怎能讓高帆不惱!不過稍微值得欣慰的就是,從五萬俄軍那裏,還俘虜了二千門新式火炮,稍微算的上安慰了……
“其實這也是正常的,畢竟即便是我,也不可能真的把最先進的火炮技術交給別人的。當初就沒指望他們能真的拿出來,哪怕是劣質了一點,總算也有了巨大的進步不是。差距,可以慢慢補上去。”高帆低語著看向東方,那裏,英國人應該也快到了!
英國人的確來了,而且還帶著龐大的艦隊!
對於新漢提出的讓英國艦隊駐紮在上海灘海域附近,而五萬陸軍必須登岸。英俊統帥斐迪南表示了強烈的不滿!當然,他不是懷疑這是陷阱,應為五萬英軍,放在哪裏都不是一股小力量,驕傲的英國人是絕不會認為還拿著大刀作戰的中國有那吞下這五萬英軍的能力。
斐迪南的不滿,隻是在於新漢不允許五萬英軍進南京而已。按他的意思,英國艦隊應該從長江口順流而上,直上金陵。然後由凱德這大使跟新漢簽署條約,先把浙江沿海諸島拿下,以及把浙江開做通商口岸。然後英軍再協助新漢繳平中國的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