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驅魔之戰 第一百三十五章 靈山求真經(1 / 2)

第五卷 驅魔之戰 第一百三十五章 靈山求真經

一路走來,三藏與悟空等師徒四人曆經劫難,不過也都是有驚無險,那些小妖小怪怎會是悟空對手,而且即便是有妖怪抓了三藏,但又怎能奈何得了三藏一根毫毛,所以,每次三藏被捉,最後都能安然逃出。而且大部分,在悟空等人進去營救之時,卻是看見所有的妖怪都被三藏降服,正在老老實實聽三藏法師講解道法。

一路上悟空也算是出盡風頭,斬妖除魔,在洪荒聲威可謂是直逼那幾位高高在上的聖人;而八戒則是裝出一付不成氣的樣子,處處示人以弱,倒是讓人不放在眼裏;悟淨怕暴露身份更是一路少言寡語,根本就無有作為;這樣一來整個洪荒都認為這西天取經的重要人物就是悟空。

幾盡寒暑,師徒四人終於到了西方靈山,悟空引著唐僧等,徐徐緩步,登了靈山,三藏肉身更是喜脫了凡胎。

四大金剛迎住道:“聖僧來耶?”

三藏躬身道:“是弟子玄奘到了。”

大雄殿之內,大日如來大喜,即召聚八菩薩、四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兩行排列,傳下金旨,召唐僧進殿。唐僧聽言循規蹈矩,同悟空、悟能、悟淨,牽馬挑擔,徑入山門。

四人到得大雄寶殿殿前,對如來倒身下拜。三藏作禮,啟上道:“弟子玄奘,奉東土大唐皇帝旨意,遙詣寶山,拜求真經,以濟眾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賜回國。”

大日如來對三藏道:“你那東土乃南贍部洲,隻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多貪多殺,多淫多誑,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敬三光,不重五穀;不忠不孝,不義不仁,瞞心昧己,大鬥小秤,害命殺牲。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地獄之災,所以永墮幽冥,受那許多碓搗磨舂之苦,變化畜類。有那許多披毛頂角之形,將身還債,將肉飼人。其永墮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雖有孔氏在彼立下仁義禮智之教,帝王相繼,治有徒流絞斬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縱無忌之輩何耶!我今有經三藏,可以超脫苦惱,解釋災愆。三藏: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說地;有《經》一藏,度鬼。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器用、人事,無般不載。汝等遠來,待要全付與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強,毀謗真言,不識我沙門之奧旨。”又叫道:“阿儺、伽葉,你兩個引他四人到珍樓之下,開了寶閣,將我那三藏經中三十五部之內,各檢幾卷與他,教他傳流東土,永注洪恩。”

二尊者奉佛旨,將三藏四人領至樓下,

來至寶閣,開門登看。經櫃上,寶篋外,都貼了紅簽,楷書著經卷名目。乃是:《涅槃經》一部七百四十八卷,《菩薩經》一部一千二十一卷,《虛空藏經》一部四百卷,《首楞嚴經》一部一百一十卷,《恩意經大集》一部五十卷,《決定經》一部一百四十卷,《寶藏經》一部四十五卷,《華嚴經》一部五百卷,《禮真如經》一部九十卷,《大般若經》一部九百一十六卷,《大光明經》一部三百卷,《未曾有經》一部一千一百一十卷,《維摩經》一部一百七十卷,《三論別經》一部二百七十卷,《金剛經》一部一百卷,《正法論經》一部一百二十卷,《佛本行經》一部八百卷,《五龍經》一部三十二卷,《菩薩戒經》一部一百一十六卷,《大集經》一部一百三十卷,《摩竭經》一部三百五十卷,《法華經》一部一百卷,《瑜伽經》一部一百卷,《寶常經》一部二百二十卷,《西天論經》一部一百三十卷,《僧祗經》一部一百五十七卷,《佛國雜經》一部一千九百五十卷,《起信論經》一部一千卷,《大智度經》一部一千八十卷,《寶威經》一部一幹二百八十卷,《本閣經》一部八百五十卷,《正律文經》一部二百卷,《大孔雀經》一部二百二十卷,《維識論經》一部一百卷,《具舍論經》一部二百卷。

阿儺、伽葉引唐僧看遍經名,對唐僧道:“聖僧東土到此,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

三藏心想:“果然和原著一樣。”答道:“弟子玄奘,來路迢遙,不曾備得。”

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說完將經書一卷卷交予八戒沙僧。三藏心知這些經文必是無字真經。笑道:“如此大乘佛法,乃我佛門弟子之福緣。說完順手在一卷中拿出一本翻開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