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1930年 第四十一章 時代文藝
一天,在財迷職工子弟學校講課的複旦大學畢業生趙誌高老師,帶來一位他的老師,介紹給財迷。
大學教授在二十一世紀也是受人尊重的,在現在更是如此。
這位老師的名字叫洪琛,從美國回來的海龜,在美國學的是陶瓷專業!所以財迷格外歡迎。
不過這洪老師在陶瓷工業技術方麵的水平在財迷看來不怎麼樣,這一方麵是這個時空的普遍技術水平都低,另一方麵可能是這位洪老師的興趣不在工程技術方麵。
洪老師現在完全不碰技術了。他現在是搞文藝的,是個劇作家。所編寫的《五奎橋》、《香稻米》、《青龍潭》等劇本,現在挺有影響。他來找才彌先生,與財迷的陶瓷工廠無關,他是因為他們編演的一個話劇中,需要幾個小孩當配角。經過監護人,爸爸財迷的同意,洪先生挑了小鳳、五鳳和咪龍去演話劇。
這洪老師,財迷從報紙上就看到過的。去年“大光明”電影院上演一個美國電影,叫《不怕死》,中間有汙辱華人的情節。這洪琛先生當場就站起來抗議,劇場老板叫了巡捕抓他進了巡捕房。可洪琛出來後向法院起訴,又得到人民的支持。最後得到了這《不怕死》禁止在大華放映的判決。這就是有名的“大光明”事件。
小鳳很有演戲的天分,一點都不怯場,而且能很快進入角色。洪琛先生等人對她讚不絕口!五鳳和咪龍就差強人意,不過覺得玩玩而已。不過也算是能上台應付。
正式演出的時候,財迷隻要有空,就會帶上家裏一大堆小孩,去給小鳳等捧場。小鳳等也特別希望財迷他們能去觀賞支持。
這樣,財迷與洪先生也比較熟了。
當時流行的演出劇目,與二十一世紀的完全不同。例如財迷去看小鳳演的一個節目,主要是講:一個媽媽領著自己的孩子,看到一個可憐的小要飯,然後這媽媽教育自己的小孩,要同情這要飯的,雖然自己家裏也窮,但還是要接濟這個要飯的。人,要善良,要有仁愛之心!
這一類節目,在二十一世紀時空,財迷是沒見到過的。是不是這種善良教育已經過時了?如果有人在二十一世紀搞這樣的節目,觀眾會怎麼評論?網民們會怎樣爭論?財迷可以想像的就是:這個編劇會被電視台或劇團炒了魷魚,並且以後再也沒人請他當編劇了。而這樣的劇本,第一時間就會被扔進廢紙筐。
二十一世紀時空中的演出,主要是會蹦蹦跳跳、喊喊叫叫,內容沒關係,主要是會炒作。要硬塞點韓、日、歐、美的東西,實在不濟的也要塞點港台元素,這樣才能賣座!如果有人搞點嚴肅的東西,結果會怎樣?看看《財迷抗日記》在起點中文網上低得可憐的點擊數就可知道了。
小鳳演的這個劇目不知道算是什麼劇,有對白,也有唱幾段歌。雖然舞台、道具很簡陋,與二十一世紀的演出沒法比,但演出的人認真演,觀眾也認真看。
小鳳演的小要飯完全進入了角色,真是楚楚可憐,賺得台下唏噓一片。
小鳳是不是想起了她以前的生活?反正財迷一下又想起她重病時的情景。
以後一發不可收拾,小鳳等幾個小鬼又被請去,演了好幾個話劇。
這表現底層人民生活的困苦,嘔歌人們人性的善良,號召人民團結奮鬥,是這個時期文藝的主流!像二十一世紀那種蹦蹦跳跳、無病呻吟,或者情啊愛啊的東西,是沒有什麼市場的。那些所謂的“流行歌曲歌星”們,在這兒是不會有什麼“粉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