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1930年 第四十章 科輝實業(2 / 2)

其中還確實有些人才,工程師鄧複光就是其中一個。鄧工畢業於上海勞動大學。他家境貧困,從中學到大學都是邊工作邊學習,對機械設計和機械加工理論實踐,都很熟悉。

有人才了,擴大研究所,成立產品開發部,開發新產品。

財迷要搞鍾表、自行車等產品開發和新廠,鄧工設計的專用設備都是又快又好,所以很快成了工業技術研究部門的骨幹。

人招得太多了!就辦新廠,就再買地,自己成立的建築隊,蓋廠房、宿舍。

財迷把科輝工業基地路對麵的幾百畝地都買下了。

難民們、沒技術的工人中,有二百多男的,全部編成一個保安隊,傅保田當隊長。這些人軍訓和學習,有時當一下搬運工,或者挖一下地基,修一下路。

為避免屈國良的糾纏,就請這位洪門兄弟去當這個保安隊的教官。畢竟人家自稱是黃埔四期半畢業生!

為了安置女工,財迷辦了服裝廠,批量生產衣服。聯係中央軍後勤部的黃金剛,看能不能做軍裝。現在大華人的衣服,基本上還是買了布料,自己縫製或叫裁縫做的。要推廣成衣銷售。

…………………………

教育方麵,招來的有些中學畢業生,邊工作、邊根據財迷事業的需要,再讀書學習。所以,辦了夜校。教師中有水平高的工程師、專家。有的課,財迷當然也免不了要親自上陣。這些課,隻要有願意聽的,不管是工人、職工學校學生,都可以來聽,像大學的講座課。

青年女工中,學習好的就讀書,或者學護士。辦了醫學、護士學校。這方麵的師資和實習都沒問題,有全國著名的科輝醫院在後麵支撐呢!

孩子們,上職工子弟學校。人增加很多,於是,買地、蓋樓,請教師,辦新學校。

…………………………

農業方麵,水稻沒問題,早稻豐收在望,晚稻已經落實了田地。

隻是種麥子有問題。在南方的夏小麥已經種了,但要到北方去種麥子的事,進展很慢。不是錢的問題。而是現在中原大戰,二家正打得熱鬧,中原的人都在逃戰亂,怎麼去種麥子?

…………………………

美洲、歐洲的經濟危機越來越嚴重。歐洲代理商問財迷,還要不要舊船,有人在處理,比較小,幾百噸到一千多噸的,但價格很低。財迷算一下,比買廢鋼還要便宜,就說要,隻要是還能開到大華的,就都買下。準備修改以後,海洋捕撈或者跑運輸。

財迷招了不少人,但與上海下崗的人數比,還是很少的。所以,隻要有能賺錢的項目,財迷都要上。

財迷攤子鋪得大,自己的資金是不夠的。不過現在各銀行都在求著科輝企業貸款呢,要多少錢都沒問題。而財迷主要向在科輝有名之前就供他貸款的上海中興銀行貸。老板是寧波人,又是老關係。

現在科輝的還貸能力是強的。

財迷還讓羅慶生在上海地下市場偷偷賣仿製駁殼槍和仿製五四式手槍。科輝生產的,不過不敢打上“科輝廠生產”,隻打了“上海”的漢語拚音。結果市場上就傳說,這是一家英國人的廠在中國仿造的。據說以前英國在山東的一個廠,確實是生產過仿製駁殼槍的。

這外銷的槍,都是完全仿德國的。側把子駁殼槍,不拿出去賣。說實在的,如果把側把子槍拿出去,市場上還不一定有人要。

這五四式手槍,外麵開始說是“新式白朗寧”,後來用戶都稱之為“八連子”,因為裝彈八發。當然,配套的消音器是不外賣的。

黑市賣槍,開始銷量當然不大。

買了科輝仿製的槍,用了都說質量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