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1929年 第二十一章 不用電的橡膠廠
財迷更忙了,規劃、建設這新基地吧。
沿南邊的路,建二排三層樓的宿舍、辦公樓。中間是大門,大門裏修一條從南到北的中間道路,工廠車間分在這路的二邊。
圍牆,都用竹籬笆,車間和宿舍,盡可能用竹木結構。自己買下的竹子木頭,先用起來。
陶瓷廠、製藥廠、機械廠,還準備搞一個橡膠廠和一個三夾板廠。
其中抗菌素車間、做槍械的車間、將來的半導體製造車間、技術研究部,都是要保密的,集中一起放在二道圍牆中。
現在看起來,這塊地買得大了一點。房子這麼蓋了,好像也沒這麼多人住。算是房產出售?靠街一排的一樓,都設計成商店樣子。如果能賣出去,這商店可比住房貴多了。
還有一些地方空?沒關係,圍起來,當個手槍射擊訓練場。以後要發展也可以有地方。
這建三夾板廠,是因為他買下的木頭太多了,而且現在的木頭加工實在是浪費。
要做一根方凳的腿?好,拿一根十公分左右直徑的圓木,用斧子劈,劈出一個平麵後,在按要的尺寸在平麵上彈上二條直線,再劈,最後硬是劈出一個方木來。
當時看木匠技術的高低,主要就看你劈出的平麵有多平。如果劈完還要用粗刨,水平就不行;如果隻要用細刨來二下,技術就算高。在要求不高的地方,劈完都可以不用刨了,這才是師傅,這才叫手藝!這技術,“斧頭幫”的人是比不上的!
對於技術能練到這水平,財迷也是很佩服的。隻是這些師傅就不考慮,這樣一大半的木頭被浪費了,工作效率還低。
規劃好工廠平麵圖,就開始建設。
在重建大鳳家時,是請的一個“建築工程隊”。其實也就是一個有經驗的師傅,接到活後找了三個徒弟和一些小工,就幹起來了。沒有機械,全手工。木頭框架一立,砌上磚,釘木板,上瓦,齊活了。
財迷價錢給得好,找的人多一點,用的料好一點,房子就蓋得快一點。
現在科輝工業園的工程,應該是個大上海的重大工程了,財迷自己成立了建築隊。蓋大鳳家時的建築工人,都成了他的工人。另外還招了不少師傅、工人。“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這麼多工程,還不搞個建築公司?說不定以後還搞房地產呢。
木材廠,是第一個突擊工程。它好了後,其它工程就可以用它的產品了。
木材廠的機器,都要靠自己做。這三夾板的機器,就是像圈筆刀一樣,把大圓木削成長長的連續的薄片。這樣的一台大車床,財迷說了個原理,讓機械廠田家旺和工人師傅,按現有車床放大,設計了。財迷最後審核一下。大車床是皮帶傳動,不過不用變速裝置,所以大是大了,但並不複雜。零件不多,都自己的機械車間加工製造。
至於電動圓片鋸、帶鋸,都是簡單的機械。隻是帶鋸片的製造有點難。三夾板要用的壓機,自己搞了四柱液壓壓機,反正需要的壓力並不高。
隻有鍋爐是買的,什麼進口考克蘭鍋爐。財迷是學化工機械的,也學到過鍋爐,算一些熱交換麵積什麼的,都是沒有問題的。對這鍋爐大概一算,發現設計很不合理,受熱麵積小,浪費煤。
還說這是“世界最先進的鍋爐了”,騙到我內行的頭上來了!但也沒辦法,誰叫大華現在的製造業這麼差,什麼都要進口呢。
事實上財迷是冤枉了這設備商,這確實就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鍋爐之一!這個時空的鍋爐設計結構和理論水平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