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十章 惋惜的心情(2 / 3)

“皇後,你真的同意朕立十一阿哥為太子嗎?那永璟怎麼辦,你難道沒想過他嗎?朕沒想到你居然會站在他們的一邊,同意立永瑆為太子。朕知道兆惠一家的功勳,也從來沒有虧待過他們,但是私相授受、結黨營私素來都是朝廷大忌,朕不想永瑆別的沒學會,倒是先學會了這個,朕也不想追究兆惠將軍此次的事情,但是他的咄咄逼人和態度強硬也讓朕喘不過氣來,朕不喜歡以後永瑆也要如此地仰人鼻息,畢竟君臣有別,君是君、臣是臣啊。”皇上說出了自己的苦衷。

“皇上,臣妾是永璟的額娘,也是您的妻子,實在是不想看到您為了此事而左右為難啊,試問有哪個額娘不想看著自己的兒子有所建樹,可是臣妾在您身邊多年,也清楚地知道身為皇上的種種不易啊,既然知道就不會忍心讓自己的兒子也承受這些,盡管兒子的成功可以讓額娘的臉上有光,在宮裏更是可以母憑子貴的武器,可是背後的心酸卻要用自己的孩子去獨自承擔的,想到這裏臣妾情願不要讓永璟那麼辛苦了,同時也不想因為多年的情分,而動搖皇上心裏的決定,讓您的左右為難變得更加地雪上加霜,如果您選擇了十一阿哥,那便是天意所歸,臣妾沒有任何怨言,唯有在背後默默地支持您的決定。”皇後聲情並茂地說道。

“皇後,朕謝謝你,你的話讓朕很感動,也溫暖了很多,不再感到朕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了,而是背後有你的支持,朕很安心。其實平心而論,朕的兒子雖然不少,但是出色的卻不多,永瑆算是一個,永璿不是不優秀但是他誌不在此,而永璟則少了一份銳利和穩重,當然這孩子的善良是最可貴的,永瑆這幾年的表現最為拔尖,這裏麵離不開他自身的天分和努力,也離不開兆惠將軍一家的協助,當然還有嘉貴妃多年孜孜不倦地籌謀和期望,這也是永璟不同於永瑆的地方之一,他有你這個強大的母親在身後,很多時候失去了獨自擋風遮雨的能力,而永瑆則不同,嘉貴妃的出身不高,他自小耳濡目染在這樣的環境之中,便會比一般人更懂得珍惜機會、利用資源,加上八阿哥的閑雲野鶴,永瑆不得不替她的額娘扛起這一切,盡管並沒有人要求他這麼做,因為這個原因,朕對永瑆也總是多了一份愧疚和心疼,在看到他努力的時候便想要幫他一把,恨不得把朕所有的本領都交給他,朕從來沒有否認過對這孩子的欣賞和喜歡,可是說一千道一萬,在立太子這件事上,朕還是不能這麼輕易答應,畢竟事關重大,朕還下不了這個決心。”皇上欲言又止地說道。

“皇上心中到底有何顧忌,既然明明看重十一阿哥,卻又不能立他為太子,如此糾結為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可否如實告訴臣妾呢?”皇後刨根問底地說道。

“皇後,你又豈會不知呢?立太子如此大事,豈能不得到老佛爺的認同,即便永瑆是樣樣好,可是在老佛爺眼裏還是有一樣是致命的,你叫朕如何公然地與老佛爺對抗呢,這件事說到底還是很難很難,朕也從未想過會成行,所以才在其他方麵盡可能地避免永瑆這孩子,希望他能明白朕的苦心才好,而不要被欲望衝昏了頭腦,讓自己越陷越深才好呢。老佛爺的心思,你應該比朕更了解,所以朕才找你來討論此事,也是看聽聽你的猜想,你覺得老佛爺對永瑆立為太子一事會作何反應呢,皇後?”皇上把原因說得不言而喻。

“皇上的意思,臣妾明白了。依臣妾對老佛爺的了解,十一阿哥所欠缺就是一個有身份的額娘,也是他最大的不足之處,雖然這件事本身並不是由他可以決定的,也根本怪不得他,要怪隻能怪命吧,但是事實就是事實,老佛爺是最講究皇室血統和地位的,名不正則言不順,加上素來老佛爺對永瑆的態度也不甚明朗,如果皇上貿然將眾大臣要立永瑆為太子的事情告訴老佛爺,相信隻會引起更大的軒然大波,不僅不能推動這件事的發展,反而會加深老佛爺對十一阿哥的誤解,讓事情變得更為棘手和複雜,而不管怎麼說,皇上都不宜因為此事而與老佛爺有所衝突。十一阿哥這個孩子也真是不容易啊,嘉貴妃這個額娘除了身份不高,其他都為他做的也都做得很好了,總算皇上您還看在眼裏,他們的辛苦就都不會白費了。”皇後善解人意地說道。

“皇後的話都說到了朕的心裏去了,朕就是有你上述那麼些的顧慮,才會如此優柔寡斷、進退兩難的,其實朕對永瑆好還有一個原因,這也是藏在朕心裏多年的一個秘密,看著永瑆就好像看到了朕過去的自己,外人和百姓都不會知道朕的生母隻是一個卑賤的丫頭,隻是在王府裏當差連宮女都算不上,一次的意外便有了朕,可是皇阿瑪一直不認可額娘和朕的身份,認為朕們是見不得光的無名小卒,從小朕便是被養在別院的孩子,一直不能和皇阿瑪生活在一起,直到後來額娘去世,朕也漸漸長大,朕告訴自己出身不要緊,讀書才是朕唯一的出路,朕發奮地努力終於讓皇阿瑪看到了朕的天分,並且給朕安排了一個新的額娘,也就是今天的老佛爺,朕很感激她的教導,不僅僅因為她深受皇阿瑪的寵愛使得朕也跟著愛屋及烏,而且因為她的身份高貴讓朕真正地揚眉吐氣了,也是因為她的極力推薦才有了朕的今天,永瑆就像是朕的一麵鏡子,讓朕看到了回去的自己,老佛爺對朕的恩情,朕不敢辜負,永瑆的辛苦朕感同身受,但卻不能為他而破壞祖宗規矩,更不能得罪老佛爺,朕很矛盾也很無奈,也許上天更疼惜朕,朕的運氣要比永瑆好一些吧,朕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老佛爺的栽培,所以朕做不出讓她難過的事情,並且也不敢違抗她,因為朕也同樣不能忘記是老佛爺給了朕的今天,而朕方才的這些肺腑之言隻能對你吐露,卻不能成為可以冊立永瑆的原因而告知老佛爺,那更像是朕在自己打自己,如果朕不認同身份地位,就不配繼承大統,同樣的既然朕已經是當今的皇上,就應該有能力和力量去捍衛好這一切。”皇上百感交集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