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116 遇險(2 / 3)

敬妃皺了皺眉說:“這屋裏的炭氣也太重了,我們兩個人出去走走吧。”

莫欣欣答應著,披了衣服,點了個燈提著,便與敬妃一同往外走去。剛剛走過翊坤宮,遠遠隻見迤邐而來一對羊角風燈,引著一乘肩輿從夾道過來,連忙立於宮牆之下靜侯回避。隻聽靴聲橐橐,踏在積雪上吱吱輕響。抬著肩輿的太監步伐齊整,如出一人,敬妃懼人看見自己私下來了冷宮,隻能低著頭屏息靜氣,縮在了莫欣欣的身後,莫欣欣隻覺一對一對的燈籠照過麵前的雪地,忽聽一個清婉的聲音,喚道:“敬妃娘娘。”又叫太監:“停一停。”莫欣欣一抬頭見是柳嬪,不由眉頭一皺,連忙請了一個安:“柳嬪娘娘安好。”

柳嬪點點頭,卻又趕緊向敬妃請安,方才站起來。

敬妃心裏不痛快,可是卻又不好發作,隻見柳嬪穿著一件大紅羽緞鬥篷,映著燈光灩灩生色,她在輿側站著,露出裏麵一線寶藍妝花百蝠緞袍,袖口出著三四寸的白狐風毛,輕輕軟軟拂在琺琅銅手爐上,這樣子,看著說不出來的好看,她這會子已經有了三個月的身子,隻是她一向纖瘦,也顯不出身子,柳嬪現在一直依靠著敬妃,所以在敬妃麵前還是很有幾分畏縮的,待她出了聲,其實心裏已經悔了,但這時候若是趕緊走了,反而不好,隻得問道:“好些時候沒見娘娘,聽說娘娘日夜操心六宮事益,有些傷了神,不知道現在還好麼?”

敬妃輕輕點了點頭,說:“你這樣冒雪出來,可是傷著身子,你現在有了龍脈在身,可要保重身子。”說完,不由側看了她一眼,然後說道:“可是前去皇太後那裏定省,隻怕要誤了時辰,還是先去吧,過些天,天放明了,你再來我那裏喝茶吧。”兩人這般閑話了幾句,柳嬪這才在敬妃的堅持下,上了轎子,繼續前行。

待到柳嬪的輿轎去的遠了,敬妃方才轉身,此時隻見過道空蕩,再無他人的時候,敬妃這才對著莫欣欣說道:“你要小意些,皇上現在態度還很堅定,隻是前線的消息,我們也不知道,隻要一天不能拿出邵王通敵的罪證,你就還有機會,所以必要待定而行,小心些,但也要多做準備,你宮裏的那些人兒,可處的好?”

莫欣欣點了點頭,兩人順著宮牆夾道走到西暖閣之外,然後說道:“好了,回頭隻怕宮門要下匙了,有了柳嬪剛才的動作,宮裏眼線太多,我要回宮坐鎮,以免授人話柄,不方便送你,你快回去吧。”

莫欣欣聽了這話,那裏還有什麼意見,便提著燈往回走,天已經黑透了。各處宮裏正上燈,遠遠看見稀稀疏疏的燈光。那雪片子小了些,但仍舊細細密密,如篩鹽,如飛絮,無聲無息落著。隆福門的內庭宿衛正當換值,遠遠隻聽見那佩刀碰在腰帶的銀釘之上,叮當作響劃破寂靜。她深一腳淺一腳走著,踩著那雪浸濕了靴底,又冷又潮。

走回屋子裏,迎麵叫炭火的暖氣一撲,半晌才緩過勁來。一進去,冷宮裏的婢女玉兒,便說:“正要去尋王妃呢,怕是要下匙了。”莫欣欣隻是笑著說:“外頭真是冷,凍得腦子都要僵了似的,隻說屋裏悶的難受,不成想,去了外麵,也凍的難受。”

玉兒看了看這位過氣王妃,但念著她能讓敬妃另眼相看,還是將自己的手爐遞給她,又說:“給你留了飯菜,可要熱熱?”

莫欣欣搖搖頭說道:“不了。”

放下了手爐,在盤子裏揀了幾個餑餑來吃,心裏想著敬妃的話裏意思,想是先前說邵王謀反的事,有了變數,其實說雲錦書殺君軾帝,謀反,意圖不軌,等等,莫欣欣都是信的,但唯一說雲錦書通敵叛國,她卻是不信的,雲錦書那般驕傲的人,怎麼可能會幹出這樣的事呢?

莫欣欣想著這些事,聽著雪打在窗上的聲音,漸漸的困倦了,那雪綿綿下了半夜,到下半夜卻晴了。一輪斜月低低掛在西牆之上,照著雪光清冷,映得那窗紙透亮發白。莫欣欣睡得迷迷糊糊,睡眼惺鬆的翻個身,還以為是天亮了,怕誤了時辰,坐起來聽,遠遠打過了四更,複又躺下。

第二天起來,隻覺得陽光刺眼,昨天雪下的大,今天這天天氣卻極是晴朗,陽光照在赤牆金瓦之上,一片耀眼的反光閃爍。此時距先皇崩逝未滿三年,宮中亦不動宴樂,所以便是皇上嬪妃們,也少有消遣,隻不過能在禦花園裏閑晃罷了,本來莫欣欣是禁在冷宮的,但現在時日久了,加上冷宮這裏偏遠,除了敬妃,從未有人來看探過一二,所以看管的人也漸漸鬆懈了,更得了敬妃的幾次照拂,以至天色好的時候,莫欣欣也能出來閑晃一二,今天,看著天氣好,莫欣欣又溜了出來,走在冷宮外,其實這裏也是禦花園的一角,雖然偏冷,但景致依然不錯,因昨兒個才下了雪,樹木山石猶帶殘雪蕭瑟,但陽光極暖,便叫人生了融融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