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嫁(3 / 3)

“即日開始征兵,青壯報名者免一年徭役。”

“年滿十五歲者可報名民壯隊,日夜輪班維持城內治安,戰後亦可免徭役。”

“抽調城中富戶護衛上城守衛。”

“停止民間一切鐵器生產售賣,停止一切建造修築行為,所有鐵器磚石由官府統一以市價征收,全城所有鐵器鋪不得歇工,停止所有民間鍛造,由官府統一安排武器製造事宜。”

……

命令如流水般下城頭。

很快,全城都被驚動,鑼聲,驚呼聲,紛亂奔跑聲,孩童啼哭聲,在城中各處響起,隨即又在官府早已安排好的民壯皂隸的安撫管理下,漸漸又恢複了秩序,各處的燈火開始點燃,運送物資的大車轆轆壓響青石板路,天快亮的時候城中十餘處粥棚已經搭起,百姓們開始端碗打粥,整座城池被喚醒後又迅速進入了狀態。

林飛白騎馬在城中巡視,眼神驚異,一個城池戰時的管理和表現才最能體現官府的能力和城池的實力,湖州表現出的鎮定和反應力是他前所未見,而這一切,很顯然都建立在文臻在湖州三年經營的基礎上。

他有些感喟,但轉瞬便想到了周沅芷。

她也是個很聰明的姑娘呢。

忽然他的馬被一個老者拉住,林飛白低頭,就看見那老者神色微微焦灼,盯著他的臉,道:“這位小將軍,老夫觀你的氣色,怕是有寒疾未愈,天時苦寒,外感入邪,你萬不可依舊在外流連,更不可勞心動力,速速去老夫的醫館開幾服藥好生調養,否則怕有……”

他還沒說完,遠處一陣轟然聲響,地麵震動,林飛白立即奔馳而去,老者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呐呐將最後幾個字說完:“……性命之憂……”

城頭上,並沒有太多的對話,勸降攻心,都是沒有,簡單粗暴,就是打。

從第一聲炮響開始,唐易聯軍就對湖州展開了毫不猶豫的最猛烈攻擊。

張鉞在城頭粗粗估計,唐易聯軍不下十萬之數。而林飛白帶來的平州軍隻有一萬一千餘人,自己城內守軍兩千人。所幸臨近年節,糧食儲備豐厚,是不怕圍城的,但是很明顯,唐易聯軍要最快時間內拔掉湖州直取天京,絕不會圍城,隻會以一波波的攻擊將湖州徹底摧毀。

張鉞低頭看了看城牆,湖州城牆在文臻任職的第二年就開始加固,年年加高加固,現在比周邊諸城城牆都高半丈,厚出三尺,且青石齊整,縫隙都以米漿填實,是比天京都差不了多少的堅實城牆,唐家雖然一上來就用了難得的巨炮,但是一炮下來,城牆不過傷了外皮。

張鉞其實是有些不明白,從唐家地域出兵,可以選擇的進攻方向很多,為什麼唐家選擇了明顯最難啃的湖州?

這也是唐易聯軍高層將領共同的疑惑,但是唐家新任家主力排眾議,要求第一時間下湖州。

因為隻有他能猜到,季家那忽然消失的軍隊很有可能去了哪裏,而文臻一旦得了季家軍隊,必然又會馳援湖州。那些精兵一旦抵達,就會讓湖州成為一根硬骨頭,卡在唐易聯軍南下天京的道路上,寸步難行。

隻有努力攔截那支軍隊,並趕在其到達之前拿下湖州,之後才能打通南下的道路。

巨炮一輪打擊後,隆隆退下,令旗一變,擂車,投石車轆轆上前來。

巨大的石塊夾雜著無數尖刺呼嘯著投向城牆,擊中便是一個深坑,厚實的城牆承受炮風石雨,漸漸斑駁。

一座座雲梯車飛快地頂著城頭箭雨推了過來,密密麻麻的唐易聯軍不顧生死地往上爬,再被守軍用刀砍,用槍搠,用滾油澆,淒慘地跌落。那些斑駁痕跡上很快掛滿了血肉,城牆半邊赤紅。

城頭上張鉞很快喊啞了嗓子。被林飛白拉了下來,林飛白的平州軍和城內守軍聯合在一起打散,分派至各個城門,但是人數明顯不夠,武器也不夠,畢竟湖州本該有湖州軍攔在最前方,所有武器優先供應湖州軍,城內隻能算後方,如今後方成了前線,湖州軍卻蹤影不見,林飛白的平州軍更慘,和平州刺史一直在扯皮,武器裝備不足,才打退了一輪攻擊,武器剩下的已經不多了。

湖州有糧,有高牆,卻缺了最關鍵的武器和兵。

張鉞紅著眼睛,一拳頭砸在城牆上。

都怪那些該死的爭權奪利的上位者!

如果刺史沒走,湖州軍沒被換防,那麼現在的湖州,定然風雨不侵,歡喜過年。

湖州軍雖然人數少,但精銳天下少有,刺史苦心打熬三年,就這麼給奪走了!

林飛白顧不上憤恨,他撥了一批士兵,在靠近城樓的地方砌了一個一丈方圓的池子,引了附近的池水來。然後倒入大袋食鹽,此時附近的民居都將燒好的滾水送過來,按吩咐用盡量薄的容器裝著,放入池子中,池子裏很快滿滿當當都是各種裝滿滾水的容器,容器裏的水很快降溫並開始結冰,此時兩輪進攻已過,天色將暗,大軍休整。林飛白下令士兵們站在城樓台階上,一個接一個接力將水罐送上城樓,如此節省人力,再從城頭上潑下去,不過半夜,便在並不是特別嚴寒的湖州,凍出了冰牆,再將冷油潑在冰上,蒼蠅都站不住腳。

之後林飛白下令兩組守夜一組休息,務必保證每個人的休息,敵眾我寡,之後還有不斷的堅守戰要打,體力必須及時補充。

他自己沒有休息,下城樓去看征兵情況如何,剛下城樓就看見百姓排成了長長的隊伍,送寒衣,送雞湯,送吃食……一輛輛大車趕來,連帶很多精壯護衛,是湖州商會,在最短時間內,募集了大量物資,並將各家的護衛整合,直接編了兩千多人,送了過來。

湖州商會的女會長張夫人叼著個煙杆玩具,斜眼看了林飛白一眼,她和文臻關係好,自然也隱約知道一點這位神將之子,青年侯爺和文臻那點隱秘的牽絆,此刻她當然不會說什麼。卻對林飛白道:“都尉你氣色不佳,趕緊休息一會去,這裏的護衛我們已經編好隊,按照能力和擅長分了組,黑隊善射,藍隊善搏擊,紅隊善輕功,黃隊善內功……您按需使用便是。這些大車裏有被服,有各家儲備的少量武器,有幹糧、火油……”林飛白聽她滔滔不絕地說下去,都插不上話,張夫人說著說著,還搶起權,道:“這些護衛和物資我都最熟,也最方便指派,還請都尉派我一個頭銜,隨便什麼,小隊長之類的,讓我管著這些人,上城樓也給大家夥兒助份力……”

林飛白凝視著這位頭發已經微蒼的小腳婦人一會兒,回頭吩咐親兵:“護送張夫人上城,請張刺史給夫人安排實職。”

張夫人眉開眼笑地去了。林飛白繼續往城內走,看見征兵處每處都是一眼看不到頭的隊伍,征兵處、各處茶館、街道之上,還有隨雲書院和州學的無數學子教授,有的在慷慨激昂鼓動百姓保家衛國,有的在奮筆疾書賣字畫求捐軍資,有的直接在征兵處桌子後麵排隊。

旁邊店鋪忽然有人被趕了出來,是個糧店,店主的聲音傳出來:“不賣!糧食不賣!你們什麼人!勸我漲價?什麼居心!”

“勸你掙錢還得罪你了!”

“沒看見上頭的告示?沒看見外頭的大軍?這時候聯合哄抬物價你揣的什麼心思!告訴你了老子不賣!老子這些糧要捐!滾!”

林飛白一個眼色,有士兵衝過去,將那個唆使他人聯合哄抬物價的人押了下去。

一群半大小子衝進了排隊隊伍,被征兵的人趕出去,罵道:“小孩子搗什麼亂!回家去!”便有孩子不服氣地尖聲嚷:“我十二歲了!可以上城了!”

“戰場不是兒戲!”

“我要守衛湖州,也不是兒戲!”

林飛白久久佇立。

於午夜飛雪之中,心中熱潮翻滾。

文臻在湖州三年,不僅造福桑梓,還培養了多少人才,更重要的是,她為這個城池注入了最新鮮最活力的血液,為湖州贏得了勃勃奮發,於萬軍之前也不改心誌的勇氣和生機。

在最要緊的年節,在突如其來的大軍之前,湖州沒有騷亂,沒有打劫,沒有囤積居奇,沒有哄抬物價,沒有富戶逃城,沒有民心慌亂,有的隻是全民動員,不計私利,萬眾一心。

這樣的城池,誰忍令其被踐踏於馬蹄於戰火之中!

他又去了臨時訓練營,發現那些接受臨時戰時培訓的百姓們,很多居然都對隊列和基本作戰武器有所了解,一問才知道,文臻在湖州時,每年會舉行免費的團練,邀請湖州青壯參加,團練的內容就是日常訓練,騎射之類,湖州百姓很踴躍,一來免費吃住有補貼,騎射還很有意思;二來還會舉行畢業競賽,成績出眾可以直接選拔入湖州軍,所以湖州很多青年,都參加過這樣的團練。

林飛白至此已經無法感歎了,心中湧現濃重的感激,和更多的決意。

決意要守住湖州,守住這個耗盡文臻心血的可愛的城池。文臻一定猜得到湖州可能麵臨的局麵,她和燕綏一定有後手,他隻要幫她守住就好!

他轉身又上了城頭。

富戶家丁已經換下白日作戰的士兵,在城頭守衛。

有無數的百姓,連自家新建的房子都拆了,送來磚石;還有很多人把自己家的鐵鍋都送進了鐵器作坊,鐵器坊爐火日夜不熄,緊急趕製武器。

還有很多人自願編成民隊,在城中巡邏,發現有任何不法事或者可疑,便上報官府拿下。

叮叮當當和急促腳步聲日夜不絕。

城外,唐羨之披著大氅,凝視著黑暗中的雄城。

發現城頭在澆冰之後,聯軍沒有休息,立即進行了第二輪的攻城。

唐羨之微微蹙著眉頭。

安排在城中的細作,傳不出消息。

下達了盡量讓城中騷亂的指令,沒有得到履行。

沒有火光,糧庫無恙。沒有騷亂,城中安靜。也沒有富戶逃城給他們鑽空子,雖然不知道煽動起哄抬物價令人心恐慌有沒有成功,但看這有條不紊模樣,顯然也是沒成功的。

湖州……她在之時是堅城,她走之後,依舊雄踞腹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