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1 / 2)

有鑒於敵對方天恩的特殊性,桓真實行了清疆避野,所有在戰區環境內的百姓,桓真都讓他們撤走了,隻留下了官方的將士們。士兵們服從命令是天職,桓真相信易國士兵的素質,絕對會服從,但是百姓們不一樣,他們並不見得會完全服從,特別是家有熊孩子的,那些孩子們更是不會聽話,說不定就在外麵惹了什麼回來。疫病最可怕的就是傳染性,一旦一個人遭殃,就會連帶一圈,為了杜絕這個可能性,隻能將這種不安定因素放遠。

桓真相信,易國士兵的戰鬥素質,不會比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差,特別是有了戰陣之後,易國將士們的實力線比一般士兵高上一點,但是那是戰力評估,這場戰爭的關鍵,不在於戰力,而在於怎麼預防琉國君的疫病天恩。

在中庭的時候,桓真對琉國君的天恩本質有所了解,他是克製對方沒錯,可那是他自身,要將這份克製加諸到成千上萬的將士身上,那並非輕而易舉就能夠做到的。防範疫病,靠的是什麼,是自身的免疫力,隻要免疫力防線夠出色,疫病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也可以阻擋一時片刻,這一時片刻,在桓真這裏就足以救命了。

所以,先提升士兵們的免疫力,一大堆的草藥熬成的苦澀藥汁,就這樣每天三頓的給士兵們喝,消耗的藥材多,但這是小問題,這個世界從未有過係統的醫療,這些草藥如同荒草一樣,隨便都可以找到,可是士兵們喝的就不怎麼愉快了,每次端著藥碗都想吐,不,當熬藥的時候,空氣中彌漫這股味道的時候,都想吐。就算如此,卻沒有一個違背命令的,每天都把三碗藥汁給喝下去,他們的敵手是誰,已經很清楚了,天恩是如何的可怕也知道了,喝藥是為了什麼,保命啊,那麼再怎麼難熬難喝也要喝下去,不怕戰死沙場,就怕死的痛苦和不明不白。

喝藥不說了,桓真還在城池布置陣法,親力親為,防禦的,治療的,還要給士兵們準備符籙,當接觸對方的天恩時,可以保護一二,盡心盡力,也非常辛苦。

和耀國直接開戰的果決不同,在沒有完全把握之前,桓真不會輕易麵對琉國,當琉國大軍抵達的時候,桓真采取了被動的守方模式。琉國君固然張狂,可是不是傻瓜,在中庭那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魄力就足以說明問題,雖然隻有幾次和易國的短兵交接,他也趁機施展了幾次天恩,然後發現了易國士兵頑強的抵禦能力。

“果然,你是必須除掉的。”琉國君陰沉著目光和臉色,殺機畢露,沒有人喜歡被人克製,沒有人希望自己最強的能力有人抵抗,特別是他這種人,對桓真他是處之而後快的,不論付出多少代價。隻有除掉了桓真,他才能夠安心,至於失去的那些,有什麼關係,最終的勝利一定回事他的。

他不能再等,等著桓真將全部的士兵都為武裝起來,那麼他一定會敗,所以,全軍推進,進攻,容不得桓真躲避。這是一場比和耀國戰鬥還有艱難的戰爭,因為桓真的大部分心裏都在啟動戰陣,預防琉國君的天恩上麵,所有的廝殺靠的是士兵們,死傷自然是很慘烈,易國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戰鬥了。

易國的將士們也沒有辜負桓真的信心,平時的訓練所流下的血汗都得到了回報,在和琉國的戰鬥當中,易國的士兵們有著相當大的戰力優勢,沒有了兩國國君天恩的幹涉,這是最考驗實力。

琉國的部隊太依靠他們國君的天恩了,好大喜功的琉國君總愛直接在第一戰場,釋放他的天恩,輕易讓琉國獲得勝利,他的士兵們沒有經曆過太多艱難的戰鬥,一旦麵臨困境,應變能力和戰鬥素質就會下降,如此一來,易國的勝利曙光看著太明顯了。隻要封殺了琉國國君的天恩,琉國六大強國的作為,絕對不是前三,或許還要落出六大的行列。

琉國君氣急敗壞,他才不像桓真,會在乎其中有多少犧牲,他隻要勝利,殺了桓真,可是戰局不會以他的意見轉移,桓真從來不是簡單的人物。最終的勝利無疑是屬於易國的,在琉國君自己上戰場和桓真對局的情況下,琉國君敗了,武力差太多了,隻靠天恩的琉國君,在戰鬥技巧上差桓真的是一個天一個地的距離,宗縱可以和桓真鬥個旗鼓相等,不表示同為六強國之一的琉國君可以,所以琉國君死在了桓真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