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1 / 2)

桓真所肩負的責任就是將那些中庭中人完好的帶回易國,進入了易國地界,也就安全了,將人安置在這裏,後續還有其他安排,他也隻需過問一下就可以了,完全沒有必要帶著這些人前往易國國都,沒了這些人的拖累,桓真一行的速度也加快了。等到他們回到國都的時候,關於中庭的事情,早有人馬告訴了他們,桓真召集他們開會的時候,一個個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腹案。

在易國,桓真不想顯示他的強權,可是很多時候,也沒有辦法,幾次的彰顯,讓桓真在易國的威望非常高,開始還爭論了兩句,但是感覺到桓真確實無疑中庭之事的時候,比較聰明的大臣已經打消了勸說的念頭,不夠聰明的,如今在這朝堂上有幾個能夠立足的,不夠聰明根本無法在這個朝堂上混下去,實力也不足。

中庭的事情,中庭到易國的那些人怎麼安排,易國接下來該怎麼做,天下將會產生如何的變化,這些事情,足足研討了兩天,桓真才有了空閑,去看了自己嫂嫂和侄兒之後,桓真開始進行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如今他的實力有所進步,對未來有了一種感應,不是說對未來的完全預言,而是在接觸相關的人和和事之後,有種感覺,在中庭的時候,他就有了預感,不是因為宗縱,而是因為琉國君,那個陰毒的男子,在察覺到自己對他的威脅之後,對方不會放過他,也不會放過易國,不得不防。

那位琉國君最可怕的就是他的天恩,疫病的防不慎防,以及不可治愈,在這個世界,治療的手段相當單調和簡單,利用天恩和天恩植物的治療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享受到的,底下的平民和士兵們就是沒有資格,桓真發現之後,固然致力於這方麵的提升,可是那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取得成績的事情,這方麵的人才稀缺不說,光是學,以及累積經驗,都是非常艱辛的一步,想要靠這些和琉國君的天恩對抗,顯然是不可能的。

普通的手段不行,隻能靠非常規的手段,桓真陷入研究狀態,有用但是不成熟的作品,非常緊急的往易國各地準備,隻是他沒有料到,那位琉國君比他想的更加瘋狂急躁。

桓真回到易國的時候,各方也已經開始了圍剿中庭,那是非常輕鬆的碾壓,連戰爭都不能算得上是,中庭就已經消失在各方的鐵蹄之下,也不知道是哪個瘋子還放了一把火,將中庭給燒了。當桓真得到消息的時候,甚是痛心,如果留著,那將是多麼珍貴的遺傳,可惜了,太可惜,不過萬幸的是,中庭沒有多少民眾傷亡。中庭的覆滅所有人早有預見,不少人都已經早早離開了那座城市,或許是因為裏麵再沒有東西可以被人掠奪,才會造成有人失心瘋,燒了中庭吧。

桓真甚至有一陣子把凶手定為宗縱,在宗縱抽空來到易國的時候,麵對桓真審問的態度,非常坦然的擺手,表示不是他幹的,而是一個某個不起眼的小國國君,憑借這一下子,這位可說是名垂青史了,雖然是惡名。

宗縱保證了,桓真依然懷疑,宗縱直視,桓真總算是信了,宗縱很是無語,“我在你心裏就那麼糟糕。”宗縱抱怨了一句。桓真沒說,但是心裏念著,比你以為的更糟糕。

中庭就這樣消失了,桓真一貫堅持的正統也沒了,不少人勸說著桓真也攙和進入天下大變的戰爭,桓真不為所動,隻是很多事情,不是他不動,別人就不動的,特別是那位琉國君,他的動作出乎意料之外的迅速,在各國國君還是清點中庭收獲的時候,他就非常迅速的調整了方向,向易國而來。

在地理位置上,琉國和易國並不相臨,不過因為這些年易國的擴張,易國的領土也算是接近了中央核心一帶的戰區,隻是離琉國中間還是隔了不少國家,桓真原以為自己還有時間,偏偏那位琉國君接著各國在中庭肆虐的時間差,直接闖入數個國家,直接和易國對上了。期間踐踏了多少封國的主權,招來多少非議,琉國君也點都不在乎。

他有問鼎天下的野心,這些封國遲早會對上,他也無需虛假的盟約何談,隻想要他想要的,桓真太危險了,能夠克製他的天恩,如果不把這個人給解決了,他會寢食難安。這個心腹大敵除掉之後,憑借他的天恩,誰能夠遏製他。

這一戰,不是可以給易國士兵和將士們磨練的一戰,那些磨練在之前的戰爭當中也足夠了,那樣危險的對手,動不動就會造成災難性的傳染後果,桓真絕對不允許琉國君的天恩在易國內肆虐,將能夠準備的工作全部做好之後,桓真決定親征了。這是闊別多年,和耀國一戰之後,桓真的再次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