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尋找天音 第192章 玉溪穀義山記隱情2(2 / 3)

原來,唐代李淵當了皇帝後,想把李姓神話。就在前麵曆朝曆代裏把李姓的大人物扒拉來扒拉去,發現道教創始人老子李耳還行,就他吧。

就這樣,大唐王朝李氏成了李耳的後裔,道教在唐代的地位自然就是最高,高宗的太平公主,玄宗的萬安公主等十幾位大唐公主都曾入道清修。玄宗的愛妃楊貴妃不就是太真道姑嗎?那些文人雅士更是以進山修道為風流雅事。於是,李義山也就進入道觀修道。

當時也有位公主在玉陽山修道,住在西峰的靈都觀。她身邊有位宮女,名叫秦曉,聰明美麗。活潑可愛。性情溫和,那一雙勾人魂魄的眼睛男人除非不看,一旦看了,就會陷入她的秋波情塘中。

所有的愛情,該都是前世的宿命吧。否則怎會偶然一見,四目相對,一旦撞擊了彼此的心靈,就如同電光石火,兩心相印了。

李義山看了,可是他不該看,因為他不能自拔了,他被秦曉的眼睛勾走了他的詩心,他的魂魄。

李義山和秦曉相愛了。

他們知道,這段愛情是不會被世俗接受的。

可是,已經愛了,朝思暮想,還有什麼辦法?深愛的人都想“朝朝和你相對,夜夜擁你入睡”。即便短暫的相會,也終生不悔。

一個東山、一個西山,兩人每次相會都要到兩山之間一個叫玉溪的山穀。

為了紀念這段美好的愛情,李義山後來改號為玉溪生。

李後主填過一首《菩薩蠻》詞:“花明月黯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莫說李後主,就連玄宗帝都覺得“出來難”,何況他李義山?

李義山和秦曉的相會,又難了何止千百倍?等夜晚大家睡後,兩人各自走七八裏的山路才能“教郎恣意憐。”這中間,經曆多少峻嶺險灘,還要提防隨時出現的狼蟲虎豹,道觀巡山的衛士。何等熾熱的感情,每次出來相會,他們都是提著腦袋出來約會呀。

可是,不久又要分離。獨自去麵對漫漫歸途。

露水粘濕發梢,長河漸落曉星沉,肩膀已被枕的酸麻,可還是不忍心推醒對方,天亮了也是分離的時候。“此時欲別魂俱斷,自後相逢眼更狂!”

誰也不願去想以後會是怎樣的結果,他們隻知道,在一起,是如此快樂。終其一生,兩人在一起的時光又多少幾個這樣的夜晚呢,那自然是分分秒秒!

就這樣,他們近乎悲壯地愛著。

人世間,大約隻有愛會讓人如此迷陷。明知道結果隻是鏡花水月,明知道所有付出都是空勞牽掛。還是要深深地羈絆著,痛痛地思念著。

這天,月光下的秦曉,眼神全是憂鬱。

他輕輕撫住她的臉龐。

“我有了,我們的孩子。”

李義山愣了一下,他抱住了她,緊緊地。

“我要生下我們的孩子。”

“他們很快會知道,會怎麼處罰我們呢?以前有人被趕出宮去,賣掉做歌妓。老天!你不要這樣處罰我們吧,我立即給你贖身,我們就可以永遠在一起了。”

她靜靜地依偎在他的懷裏,默默垂淚。如此自是最好,可是……唉,一起死去倒也罷了,最可怕莫過生離別!

他們緊緊抱在一起,如此無望,如此瘋狂,象飛蛾撲火,似乎要將這一生的愛在此刻用盡。

不要呀,天不要亮起來。明天的太陽永遠不再升起,相愛的人就此沉淪在黑夜裏。留住手指間刹那溫柔。

終於,事情到了不可掩蓋的地步。朝廷下旨:李義山被逐下山,公主的丫環辭死,等待他們的,是永遠的別離分手。無論多麼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