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尋找天音 第139章 闖衡山病榻見郭陽(1 / 2)

第一卷:尋找天音 第139章 闖衡山病榻見郭陽

玄宗心想,在選《霓裳羽衣曲》舞蹈的主角時,用計得到了吳儀和嚴雙雙,看來還必須再編寫一支精彩的舞蹈,讓下剩的六個仙子來爭奪,這樣最後由朕來決定,誰要是跟朕相好就讓她來擔任主角。

話說玄宗酷愛音樂,已經成為大唐朝廷內外人人盡知的事實,因此,明皇可以理直氣壯地借譜寫音樂曲譜與那些美女交往。這日早餐後,玄宗坐在禦書房裏構思曲譜,也許是思考得太久了,顯得十分疲勞,就閉目沉思,忽然聽見外麵有人彈奏琴曲,聲音獨特,似乎根本沒有聽過。

玄宗覺得奇怪,走出門去看,感覺自己站在梨園群芳樓外的草坪上,他看見一個美貌異常的女子,拿著琵琶翩翩起舞,這女子是誰,怎麼平常沒有看見過?玄宗走過去看,那女子梳著交心髻,身著大袖寬羅衣衫,拜倒在玄宗麵前道:“陛下萬歲!萬萬歲!”

玄宗問道:“你是誰?”

那個女子說:“妾是陛下淩波池中的龍女,衛宮護駕,妾也有功呢,陛下洞曉鈞天之音,請賜給小女子一支曲。”

玄宗道:“你叫什麼名字?你喜歡音樂嗎?”

那女子道:“陛下,妾名叫龍淩波。自小喜愛音樂。可是陛下的淩波池中無人會譜曲,小女覺得寂寞,所以才上岸來求取陛下的音樂樂譜,希望陛下不要叫小女失望哦。”

玄宗道:“好吧,我為你彈奏一支胡琴曲。”於是從屋裏取出胡琴,彈奏起來。玄宗感覺靈感襲來,隨意而彈奏,意境清新而優美。一發不可收拾,將曲子彈奏完畢。龍淩波問道:“陛下,你這支曲子叫什麼名啊?”

玄宗想了想說:“叫《淩波曲》,好聽嗎?”

龍淩波道:“好聽,我要把陛下的這支曲子作為舞蹈曲跳出來。”龍淩波突然跳進草坪邊的池塘中,踏波而舞,玄宗感覺龍淩波的雙腳踏在水麵上不沉,水麵泛起波浪,隨著龍淩波的步伐高低起伏發生變化,玄宗感覺奇怪,問道:“你怎麼踏在水麵上不沉呢?”龍淩波道:“怎麼不沉啊,我這就沉下去給陛下看。”突然落下水去不見了。玄宗大喊道:“龍淩波——龍淩波——快出來。”

玄宗一驚。突然醒來,乃是南柯一夢。

玄宗回想此夢,覺得奇怪,在夢中為龍女鼓胡琴,名字叫做《淩波曲》。等到他醒來後還記得曲子,於是,玄宗迅速寫下這支曲子,寫著寫著,仿佛一瞬間看見池中的波濤湧起,接著有神女出現在池水中,正是夢中所見的龍女。玄宗心想,這不正是朕要構思的曲譜嗎。好啊,朕找一個仙子像龍淩波一樣能夠踏波而舞,豈不妙哉!不,找一班人在水上起舞,那意境才美妙呢。讓一個仙子做領班。想了想,還譜寫一支歌詞,讓仙子在水上邊舞邊唱,那確實是很美妙的事。

玄宗思考片刻,龍淩波女子的形象老在眼前晃動,於是玄宗揮筆寫到: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

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調寄【好時光】

此詞取篇末三字為詞牌名。描寫了一位傾國傾城的絕美佳人。開篇即描寫這位女子的容貌,寶髻,蓮臉,黛眉,體香,描摩細膩,暗含欣賞愛慕之意,可見玄宗十分喜愛此位女子。而下闕卻直入勸說主題,如此貌美女子,可千萬別倚傾國之貌,如花美眷,終敵不過似水流年,美貌不可恃,青春都一晌,若遇有情郎,不妨付衷腸。勸慰之意,心生憐惜之意,溢於言辭,無可掩飾。故暗含其中的微妙情絲,也顯露無遺,須細加體會。玄宗對此位佳人的勸解之意,是摻合欣賞愛慕憐惜之意的複雜感情。語詞精美,描寫細膩,情感綿密,餘韻無盡,玩味不已。

或許我們也可以這樣猜想,這位佳人就是龍淩波,愛慕玄宗,是一位癡心女子,或者說,玄宗作此詞隻不過是反用其意,此詞中的‘有情郎’就是指玄宗自己,暗邀女子和自己一起享受青春美好時光。

當然,此詞究竟何意,隻有玄宗自己心明,後人就不可得知了。但我們仍然可以從玄宗這首小詞裏看出柔婉抒情的藝術享受,就已足矣。

玄宗看罷,突然覺得不妥,女子在水上起舞,就要寫水,而要寫水,就要以黃河為描寫的對象,才顯得大氣磅礴,讓柔美的女子唱出大氣磅礴的歌詞,必定是朕的創舉,比那前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