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你說皇帝戰蚩尤,也是用的這種曲子嗎?”
呂娘道:“那隻是一種傳說,至於皇帝用的什麼曲子,現在無法知道。隻有一點可以驗證,音樂可以殺人與無形。”
“師傅,有多少人懂得你這種曲子啊?”
呂娘道:“這種曲子不是我的專利,是我師兄的發明,當年我師兄被涅龍追趕時,師兄就是用這支曲子戰勝了他,才救了我的。我問過師兄,並不是很多人都懂得這種曲子的。隻有在緊急關頭才彈奏這樣的曲子。”
聶政道:“換種說法,這也叫救命曲,對吧?”
“你說的也有道理。”呂娘道。
聶政突然給呂娘跪下道:“師傅,你一定要教我彈奏這支曲子。”
呂娘道:“聶政,你還不明白學藝之道呢,哪有師傅教徒弟學殺人的曲子啊,這要靠你自己慢慢去領悟,創造。師傅是不會教的。我的師兄也沒有教過我,是靠我自己領悟出來的。你學會了基本功曲子,自己就會創造發明新曲調。”
“哦,我明白了,師傅,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基礎知識。”
光陰荏苒,時光流逝,轉眼間聶政跟隨呂娘學琴藝已經三年,聶政將琴藝的各種指法、彈奏技巧、重奏、慢拉、落、滾、佛、撥、切磋、盲彈等各種技法爛熟於心。
聶政學藝時滿,告別師傅呂娘,臨走之時,呂娘千叮萬囑,不要隨意使用音樂殺人,那是對音樂的一種褻瀆。聶政謹記在心,不用呂娘教他的任何音樂殺人,可是他自己卻瞞著師傅發明創造了一種跳音,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將音樂內容轉換,跳離到其他音樂上去,借聽者不注意時,殺人與無形。他把這種技巧與武功結合起來,總是先用音樂迷人與無形,然後用利劍殺人。
聶政告別師傅後,回到母親身邊。母親已經年邁,而自己的姐姐聶荌為了照看母親,不忍出嫁,隨母親生活,為了讓姐姐聶荌及早出嫁,聶政帶領家人遷移到齊國,在齊國彈奏音樂養家糊口。有時也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替人解憂。短短幾年時間,聶政成為齊國有名的隱俠。
一日旁晚,家人正在晚餐,來了一個客人,上門拜訪聶政。那人自我介紹道:“在下是韓國人,姓嚴名遂。字仲子。”
聶政聽罷,問道:“你就是韓國有名的左拾遺嚴遂?”
嚴遂道:“在下正是嚴遂,因與相國俠累有隙,俠累每欲殺嚴遂,嚴遂無奈,隻得逃出韓國,來到齊國,聽人說聶公是韓國人,千裏之外能碰到家鄉故友,特來拜會。”
聶政道:“嚴公聽誰說,我是韓國人呢?”
“在下街上聽路人所言,不敢不信。”
聶政道:“嚴公請坐,在下正是韓國人,因生活寒磣,請嚴公隨便用點。”
嚴遂也不講究,就坐在桌邊用餐。聶政見此人心胸開闊大度,談笑自若,就與他交為朋友。
這以後,兩人經常在一起吃喝聊天,無話不說。這日兩人在一起酒過三巡,聶政問嚴遂:“嚴公為何與相國俠累有隙,導致誓不兩立?”
嚴遂道:“相國作為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勸說韓王為民多操心,總是勸說韓王做些紂王之行為,令滿朝文武反感;在下不才,作為左拾遺大臣,與相國發生矛盾分歧,也是正常之事。可是相國小人之心,覺得在下不與他的思想吻合,就欲殺掉在下,因之發生衝突。”
“相國勸韓王做了什麼不利百姓之事呢?”聶政問道。
嚴遂道:“比如那年他剛即位,俠累就勸他下令搜刮民財,為自己修建妃嬪別宮,搜刮民間美女入宮,工自己玩耍娛樂。他還慫恿韓王學武,令民間高手為他打造寶劍,韓國著名的寶劍鑄造大師聶工就死在他手。”
“什麼?韓王打造寶劍,竟是俠累慫恿的?”聶政站起來問道。
“不錯,聶工就是用自己的身體為寶劍祭的劍。”
“這事你怎麼知道?”聶政問道。
嚴遂道:“當時我作為左拾遺,力勸韓王不要聽信俠累危言,要保護本國高手匠人,韓王不但不聽,還指示相國俠累派人監視我的行動,怕我去給聶工報信。就這樣,聶工死在韓王之手,也可以說死在相國俠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