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尋找天音 第23章 靈簫洞碧露透喜訊
晉王道:“當然與我們晉國的音樂大師有關啊。因為前幾天下的雨就是我們晉國的師曠大師為開封的老百姓求來的呢。”
“吹牛吧,你們晉國有這樣的能人?讓他再求一次雨讓我看看,如果是真的,我代表魯國人向你們晉國表示敬意,並對我上次說的話表示誠心歉意。”
晉王道:“這是你自己說的,可不要翻悔。”
魯王道:“當然,俗話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何況我是一國之君呢。”
晉王道:“那好吧。”隨即召來師曠大師說道,“魯君要你再表演一次求雨的音樂,你就表演一次,讓魯君開開眼界吧。”
師曠道:“陛下,上天無論刮風、降雨、下雪,乃是一種自然之道,解天下之需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須得征求天道,尋求解決的法則。平常而論,不可逆天行事。”
魯王聽後,大笑道:“哈哈哈哈,我說嘛,你們晉國不可能有這樣的奇才,他這番話聽起來有理,其實是為自己不能求雨而辯解呢。”
師曠道:“魯君謬矣,老夫非不能為之,乃是不願逆天行事。既然我國君令我求雨,與國計民生有關,我不得不求之。我前幾天已預料有今日之事,故降雨時少了幾點,目的就在於留在今日補加。請魯君在外麵草地就坐,老夫開始矣。”
師曠說完,走到門外草地上,打開琴盤,開始彈奏。
魯王隨晉王也走到草地一邊,欣賞師曠的絕代表演。隻見師曠站在那裏,彈琴的動作大開大合,指法在琴鍵上瘋狂舞動,身形隨著指法而跳躍。魯君明顯感覺到一股冷風從琴鍵上傳來,吹在臉上冷颼颼的,魯王臉色大變,正覺得奇怪,隻見一陣狂風吹來,氣候突變,天空突然陰雲密布,太陽躲在雲層之後去了。下一刻,竟然真的淅淅瀝瀝下起雨來。
隨魯君來的仆人立即拿來雨傘,魯國國君推開雨傘,怒道:“你不覺得這雨是在為我們清洗大腦嗎?”
細雨約下了半個時辰,雨中的師曠已全身濕透,雖然筋疲力盡,但他不覺得在下雨,似乎在散步一樣悠閑。這時候,他看看天色,突然停下來,雙手合十,對魯君一鞠躬,客氣地說道:“感謝魯君陪師曠在雨中呆了這麼長的時間,師曠十分感動。為表示友好,我請仙鶴來給魯君獻禮。”
晉君突然說道:“師曠大師,請玄鶴來吧。我不想看白鶴。”
師曠大師聰明之極,立即明白了國君的用意,指法一變,細雨立即停止。空中現出一輪柔和的太陽。音樂之聲中,傳來一陣鶴鳴長空的啼叫聲。魯君抬眼一看,兩隻玄色的仙鶴悠悠颯颯地從高空旋轉而下,在離魯君兩丈遠的地麵盤旋而舞。師曠停下指法,兩仙鶴落地而立。師曠再奏,兩玄鶴如人類隊形一般,數次變化,令人起興。師曠三奏,兩玄鶴引頸而鳴。瀟瀟而歌。
看到得意處,晉君大聲叫道:“史官前來,記下此等盛事。”
史官走上前來問道:“陛下,怎麼記?”
晉王道:“這樣記載:某年某月某日,晉平公與魯王會與黃河,魯王欲了解晉國之音,晉王令師曠奏樂,師曠鼓琴,通乎神明,師曠奏‘清角’,遂有玄雲從西北方起,風雨驟至,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又奏‘清徽’,一奏,有玄鶴二入,再奏,而列,三奏,延領而鳴,舒翼而舞;魯王聽罷,自愧國音不如,代表國人向晉人表示歉意。”
史官迅速記下晉王的交代。
晉王用了這一激將法,令魯王不得不向晉王表示歉意,對過去澠池之會上說的話表示收回,並表示誠心與晉王結交。
晉王雖然不樂意,經不住師曠等人的勸解,終於使兩國君王結交,成為千古佳話。
千載之後,人們閱讀古典文獻資料。竟然真的讀到這一趣事。
黃河之會後,開封的老百姓果然集資築壇,紀念師曠大師,流傳千年,至今遺址尚存。看官牢記話頭。
如今且說呂娘追訪瘋老人的事。
師曠陪晉君走後,呂娘就收拾行裝,開始了她的浪跡天涯。她戀戀不忘瘋老人給她的深刻印象,她總覺得瘋老人身上有一種不可言說,但確實有價值的音樂味道。
呂娘第一個訪問的地方是信陽。信陽本屬於申國,後來被楚國滅掉,信陽就成為楚國一部分。距離晉國較近,上次她與師兄從楚國訪問回來,路過信陽時,就聽到有人提到瘋老人,因此,她初步斷定瘋老人在信陽一定有與人交往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