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提安引領的洛倫姆人抗議在整個安奎利塔斯帶動起一股試圖爭取自治權和獨立權的風氣。因為在混亂分治的年代裏,比雷埃夫、霍齊亞分別曾被當做國都對待,布魯爾等等的城市也由於對安奎利塔斯令人失望的現狀而不斷試圖自保與獨立。更關鍵的是,無論是哪一個政府,他們對各個地區的控製力十分薄弱,他們所委派的官員通常就是由當地居民自己推舉出的那些有錢有勢的公民,這在瓦倫丁尼安和伊諾克的統治下最為普遍——他們通過賣官鬻爵聚攏了大批直到死後都無法享用的財富。所以許多城市的居民已經不習慣接受統一法律的統治,接受一個來自他們之外的管理者。尤其對那些每個城市裏有權有勢的人物而言,他們更加渴望能夠謀取一個自治的地位,這樣他們便很有可能趁勢成為一個城市主宰,至少是分享主宰的權力。
十人政府對這種和平的抗議非常警惕,雖然他們隻能在口頭上讚許昆提安的話,可他們也發現如何對他們進行處置變成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在洛倫姆人抗議的第四天,一個絕食的老人死去了,這在平民之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憤慨,但昆提安依然成功勸說所有人保持了和平的態度,而從未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動亂。在那些天裏,城市裏的商家與各式各樣的工廠隻工作半天,用以保證有足夠的人群能夠參與到爭奪權力的運動中去;富人們偶爾也為靜坐的群眾提供夥食與生活津貼,並且鼓勵他們繼續堅持抗議。十人政府起初希望通過時間消磨掉洛倫姆人的熱情,但他們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止其他各地的群眾得知了洛倫姆人的消息,並且嚐試模仿;而且如薩布隆所說的,“沉默助長了人民的憤怒”。
於是十人政府在洛倫姆人抗議的第五天,派遣了以薩布隆為首的使團前往解決此事。洛倫姆人的要求很快被薩布隆接受,他們取得了夢寐以求的自治權,但相對的是,薩布隆為洛倫姆人規定了一個相當高昂的稅額。雖然在當時沒有洛倫姆人注意到這些——他們甚至錯誤地以為這要比他們在十人政府下繳納的稅務少——可是很快,當洛倫姆人親自選舉的政權上台後,他們感受到了被施加的壓力,並且不斷遣使到安奎利塔斯去,苦苦要求十人政府能夠削減他們的賦稅。但內西克利回答他們說,薩布隆製定的稅製沒有任何問題,因為在十人政府治下的公民們繳納的稅額更加繁重。事實上在當時的稅收裏,每位非自治城市的安奎利塔斯公民確實要繳納名目繁多的賦稅,它們是頻繁更迭的政府累加之下的產物。可是由於十人政府正在改革稅製,故而他們對那些自己準備廢除的稅收不聞不問,加上國內慣有對逃稅的無能監管,所以洛倫姆人反而發覺自己要承擔更多的責任。為此,當時一些安奎利塔斯公民諷刺地說,既然洛倫姆人想要享有更加充分的自由,他們理應承擔更加重要的責任。
昆提安引領的洛倫姆人抗議在整個安奎利塔斯帶動起一股試圖爭取自治權和獨立權的風氣。因為在混亂分治的年代裏,比雷埃夫、霍齊亞分別曾被當做國都對待,布魯爾等等的城市也由於對安奎利塔斯令人失望的現狀而不斷試圖自保與獨立。更關鍵的是,無論是哪一個政府,他們對各個地區的控製力十分薄弱,他們所委派的官員通常就是由當地居民自己推舉出的那些有錢有勢的公民,這在瓦倫丁尼安和伊諾克的統治下最為普遍——他們通過賣官鬻爵聚攏了大批直到死後都無法享用的財富。所以許多城市的居民已經不習慣接受統一法律的統治,接受一個來自他們之外的管理者。尤其對那些每個城市裏有權有勢的人物而言,他們更加渴望能夠謀取一個自治的地位,這樣他們便很有可能趁勢成為一個城市主宰,至少是分享主宰的權力。
十人政府對這種和平的抗議非常警惕,雖然他們隻能在口頭上讚許昆提安的話,可他們也發現如何對他們進行處置變成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在洛倫姆人抗議的第四天,一個絕食的老人死去了,這在平民之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憤慨,但昆提安依然成功勸說所有人保持了和平的態度,而從未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動亂。在那些天裏,城市裏的商家與各式各樣的工廠隻工作半天,用以保證有足夠的人群能夠參與到爭奪權力的運動中去;富人們偶爾也為靜坐的群眾提供夥食與生活津貼,並且鼓勵他們繼續堅持抗議。十人政府起初希望通過時間消磨掉洛倫姆人的熱情,但他們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止其他各地的群眾得知了洛倫姆人的消息,並且嚐試模仿;而且如薩布隆所說的,“沉默助長了人民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