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度害怕在戰爭的時候再次發生相同的事情,所以以宗教祭祀的理由把那些生性高傲,又好鬧事的純血的巴巴羅人遷到了他們的聖城米德加德中,給他們祭司的身份,把他們和普通人隔離開來。這樣,巴巴羅人內部的紛爭暫時就緩和下來。可是,僅僅是在三十年前,這些巴巴羅人的團結,還是令特朗西特斯人大感震動的,而現在,他們內部的紛亂,由於他們野蠻的天性,反倒比特朗西特斯人更加嚴重了。
巴巴羅人西方的賴提人過去並不喜歡希度,現在,他們看到希度向暴民們妥協,就更加厭惡他,因為他們覺得這是種懦弱的表現。於是他們推舉了管理自己的巴巴羅人哈孔做領袖,反抗希度的統治。他們不推舉自己民族的人,而信任哈孔,是由於哈孔的暴虐而又專製的統治方式非常受到他們的喜愛。這些賴提人是在德爾魯的時代被巴巴羅人征服的,他們是一個崇尚專製獨裁的民族,當他們看到德爾魯作風強硬、鐵血後,就背叛了他們的國王,殺死了他的全家,然後投靠德爾魯。德爾魯統治時期,他殺死了很多爭取自由的賴提人,可是剩下的賴提人反而因此更加崇拜他,他們稱讚德爾魯的暴虐與專製,把他比作自己民族的神來崇拜。
然而哈孔不想背叛希度,尤其是希度還曾經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他,所以他暗通希度,在一兩場象征性的戰鬥中戰敗,投降了。賴提人害怕希度會殺死他們,但他們從哈孔那得到了希度不計較這次叛亂的保證,賴提人一方麵為自己的命運興高采烈,一方麵又蔑視希度,說他這種性格不適合做他們的領袖。所以哈孔和希度商議後,哈孔被允許成為賴提人的國王,而希度則把妹妹嫁給了哈孔,雖然兩國名義上是同盟的關係,但實際上賴提人仍然是巴巴羅人的附屬國。後來,就是這兩個人國家聯合圍剿斐利德的軍隊,並大獲成功。
在那年的冬天,希度以戰爭的理由把那些愛鬧事的巴巴羅人都招進軍隊,嚴加管理,並且把士兵派回到聯軍撤離後,空下來的城市和要塞裏麵。因為這些原因,薩迦斯被指責有通敵的嫌疑,那些聚集在帕蒂略斯的各國代表們又開始為薩迦斯是否適合擔任聯軍統帥的職位爭吵起來。與此同時,薩迦斯聽說聯軍的士兵們對他的保守也感到困惑和失望,他又收到雷克森斯給他寫的信,上麵告訴薩迦斯說,隻要能夠勝利,特朗西特斯人不會計較戰死多少公民。所以薩迦斯大膽起來,他把士兵集合在一起,告訴他們說,如果士兵們願意冒險進攻,他可以放棄培加和羅瓦涅米城,然而這就代表著他們會與他們的海軍完全切斷,他們不能再從海上得到給養與新兵,不過,薩迦斯補充說,這種冒險的進軍可能取得輝煌的戰果;因此現在是士兵們做出抉擇的時刻了,他們是想選擇穩妥一些的戰爭,還是願意在幾個月的時間裏,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分出勝負。士兵們沒有深謀遠慮,他們對自己永遠過分樂觀,所以他們大聲呼喊著,一定要盡快殺死希度,毀滅巴巴羅人,徹底結束困擾特朗西特斯的蠻族戰爭。因此薩迦斯趁勢鼓舞他們,要他們跟著自己,在冬天還沒有結束的時候,突襲沒有防備的敵軍。在經過幾天緊鑼密鼓的準備後,薩迦斯突然帶著士氣高昂的四萬士兵們一路向阿斯加德進攻,沿途攻克了許多城鎮和要塞。不過同時,薩迦斯仍然把一部分駐軍留在了培加和羅瓦涅米,並向聯軍要求一支新軍前去留守,這些工作是背著士兵們悄悄進行的,以免讓士兵們發現他並不信任他們。
希度為了阻擋薩迦斯的前進,也想在冬天結束之前出兵,但巴巴羅的士兵們士氣低落,他們習慣了冬天的暖爐,不想像過去那樣冒著嚴寒去作戰,所以希度隻是和其他的巴巴羅軍隊或者同盟軍到處截斷薩迦斯的退路。薩迦斯帶著聯軍大部隊,不管身後的敵人,隻管攻克眼前的城市,直到他們來到了一個駐軍強大的尼福爾海姆城,才停下腳步,他們退到了附近的幾個要塞裏麵。薩迦斯發現,巴巴羅人已經完全包圍了他們,他們現在無論往哪個方向去,都要麵對堅固的城牆和強大士兵,即使他早已料想到這種情況的發生,可他仍然感到不安,因為他看到巴巴羅人似乎並不想和他們作戰,如果巴巴羅人一直這樣拖延下去,他和自己的軍隊都會因為饑餓而死,所以他派士兵到處挑釁、求戰,想要誘使巴巴羅人放棄城牆,衝下來和他們一決勝負。
希度害怕在戰爭的時候再次發生相同的事情,所以以宗教祭祀的理由把那些生性高傲,又好鬧事的純血的巴巴羅人遷到了他們的聖城米德加德中,給他們祭司的身份,把他們和普通人隔離開來。這樣,巴巴羅人內部的紛爭暫時就緩和下來。可是,僅僅是在三十年前,這些巴巴羅人的團結,還是令特朗西特斯人大感震動的,而現在,他們內部的紛亂,由於他們野蠻的天性,反倒比特朗西特斯人更加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