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迦斯在到達羅瓦涅米南方的陪加城後,馬上從各個方向進攻巴巴羅人的土地,由於巴巴羅人內部的一場叛亂,還有聯軍士兵們的幸運與勇氣,他們取得了不少勝利。薩迦斯首先從圍困中解救出富提爾人,又平定了發生在羅瓦涅米的叛亂,然後,他和希度在羅瓦涅米城西側的平原上遭遇,在一場大戰中打敗了對方,希度在全軍潰逃之際,還想要繼續戰鬥,但是他被自己的隨從抬出了戰場。接著,薩迦斯親自帶兵追逐逃跑的希度,可是他中了埋伏,被希度集合起來的三千名殘兵打敗。與此同時,各個聯軍部隊被指派到各處,進攻其他的巴巴羅人城市和軍隊,其中安奎利塔斯的士兵在斐利德的領導下,突襲占領了約頓城,隨後他又憑借亞爾夫城中的內應,奪取了亞爾夫城。亞爾夫城在當時巴巴羅人的領土上,是數一數二的重要城市,所以包括薩迦斯在內的聯軍各高級將領都非常讚賞斐利德的勇氣和智慧。
在那年的冬天,薩迦斯出於謹慎考慮,他要各國的軍隊從他們占領的土地上撤回,並把全軍集合在陪加和羅瓦涅米兩座城裏過冬。可是一係列的勝利讓許多士兵自滿起來,尤其是安奎利塔斯的斐利德,他以為當年的許多戰役,都是因為他的勇敢,而不是薩迦斯的指揮才最終獲勝的。此外,當時斐利德在四處征戰的時候,召集了不少其他民族的雇傭兵,這些傭兵們慣於阿諛奉承,又缺乏紀律,他們更想多找地方劫掠致富,所以他們在斐利德耳邊不斷吹噓斐利德的功勳,貶斥薩迦斯的保守行為。由於這些緣故,斐利德帶著安奎利塔斯的士兵,還有五百名願意跟隨他的伊庇丹努士兵,和兩千名從當地雇傭來的軍隊,沒有按薩迦斯的規定的路線回到營地,而是巴巴羅人西麵的賴提去了。他聽說,那裏的賴提人,想要背叛巴巴羅人。但是他剛剛踏上賴提人的土地,就被包圍,他邊站邊退,又遭到了前來支援的巴巴羅人,隊伍中的傭兵們背叛了斐利德,投靠到巴巴羅人一邊攻擊他。失望的斐利德自殺了,六千名安奎利塔斯士兵,還有所有的伊庇丹努人以及其他士兵,幾乎全部陣亡,隻有一百多人逃了出來,而且僅有二十五個人安全回到陪加城內。
在安奎利塔斯人聽說這個消息後,他們大失所望,正如前文所說的,他們呼喚希尼亞斯,又趕跑了內羅。不過希尼亞斯婉拒了人民的請求,他說他已經沒有精力應付戰場上的事情了。有人指責他拒絕國家的召喚,說他毫無國家榮譽感,腦袋裏隻裝著自己,可是這些話也沒有引起人民普遍對希尼亞斯的指摘,因為他們現在受一種共同情緒的指引,是袒護希尼亞斯的。他們覺得,一定是內羅一派長期以來的從中作梗,希尼亞斯才這樣厭煩政治生活,可他們並不記得,內羅正是煽動著他們才敢於不斷地攻擊希尼亞斯。
薩迦斯在到達羅瓦涅米南方的陪加城後,馬上從各個方向進攻巴巴羅人的土地,由於巴巴羅人內部的一場叛亂,還有聯軍士兵們的幸運與勇氣,他們取得了不少勝利。薩迦斯首先從圍困中解救出富提爾人,又平定了發生在羅瓦涅米的叛亂,然後,他和希度在羅瓦涅米城西側的平原上遭遇,在一場大戰中打敗了對方,希度在全軍潰逃之際,還想要繼續戰鬥,但是他被自己的隨從抬出了戰場。接著,薩迦斯親自帶兵追逐逃跑的希度,可是他中了埋伏,被希度集合起來的三千名殘兵打敗。與此同時,各個聯軍部隊被指派到各處,進攻其他的巴巴羅人城市和軍隊,其中安奎利塔斯的士兵在斐利德的領導下,突襲占領了約頓城,隨後他又憑借亞爾夫城中的內應,奪取了亞爾夫城。亞爾夫城在當時巴巴羅人的領土上,是數一數二的重要城市,所以包括薩迦斯在內的聯軍各高級將領都非常讚賞斐利德的勇氣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