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空之城》的畫稿嗎?漂浮在空中的城市?失落的遠古文明?看起來感覺很不錯,不愧是宮崎先生的大作。”
《動畫映像》雜誌社一間會議室內,葉容低頭仔細翻閱著手中畫稿,不時點頭讚歎道。葉容身邊,宮崎駿、高田勳和鈴木敏夫幾人圍坐在一起,向葉容介紹《空之城》的核心設定。
“社長閣下,你現在看到的是原畫稿,製作動畫片的時候,中間還要插入連接畫,以便讓整個畫麵連貫起來。”
宮崎駿微微一笑,向葉容介紹動畫製作的基本原理。
動畫片製作其實和電影是一個道理,都是利用人眼“視覺暫留”的生理特性。人的眼睛在觀察外界景物時,光信號傳入大腦神經需要經過一段短暫時間。光作用結束時,視覺效果不會立即消失,這一現象便被稱為“視覺暫留”。
電影中看起來連續不斷的畫麵,其實是由一幀幀靜止的圖片組合而成。每一幅圖片閃過之後,屏幕上都會出現短暫的黑暗。當電影畫麵換幀頻率達到每秒15幀-0幀時,在“視覺暫留”的作用下,觀眾看不到黑暗的間隔,電影中的事物看起來便處於連續運動的狀態之中。
動畫片放映也是如此,由一組組靜態圖片連接組合而成。與電影不同之處在於,電影可以通過攝影機自動生成連續的靜態圖片,而傳統動畫片製作則隻能依靠人工來繪製這些靜態圖片。這無疑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不可能由一名畫師完成,需要原畫師和插畫師多人一起分工協作。
原畫師的工作就是繪製出動畫的關鍵畫麵,插畫師再根據相鄰兩幅原畫的特點,繪製描述角色動作的連接畫,補充插入到兩幅原畫之間。這些內插的連接畫,必須符合指定的動作時間,從而確保角色動作自然連貫。
“沒想到動畫片的製作過程居然這麼繁瑣複雜。”
聽完宮崎駿一番長篇大論,葉容忍不住砸舌驚歎。看起來幼稚簡單的動畫片。工作量和拍攝成本居然比製作一部真人電影還要高出許多。這樣高昂的製作成本,沒有一個成熟發達的消費市場,絕對無法支撐整個行業向前發展。無怪後世華夏動畫產業一直積弱不振,不是缺乏動畫製作人才。而是缺乏足夠的市場支撐。試想一下,動畫製造商耗盡心血製作一部動畫片,結果連基本的成本都收不回來,誰還會願意花費心思去創作動畫片呢?
“拉普達最後還是被戰火毀滅了嗎?這樣的結局,恐怕大部分觀眾很難接受吧?”
葉容翻到畫稿最後一頁。“空之城”在女主角的咒語聲中崩潰解體,化為一蓬巨大的火球劃過大氣層,墜入海中。“生命之樹”也在飛行石的承載下,升到遠方空的盡頭。
看到這令人黯然神傷的一幕,葉容眉頭微微一皺,不禁唏噓歎了一聲。
聽見葉容對結局表示不滿,宮崎駿心中頓時一沉,和高田勳對視一眼,麵露憂慮之色。
《空之城》這部動畫,從劇本創作、解色設定到原畫繪製。都由宮崎駿一人包辦,是宮崎駿傾注了最多心血的一部作品。《空之城》承載了宮崎駿的藍夢想和信仰理念,在這一點上,宮崎駿絕不會低頭妥協。
“社長閣下,拉普達無論多麼強大先進,終究隻是一座浮在空中的樓閣,離開了大地的支撐,便沒有辦法生存。這也是繁榮一時的拉普達文明,最終走向毀滅的根本原因。”
宮崎駿麵容一肅,望著葉容耐心解釋結局蘊涵的意義。
根要紮在土壤裏。和風一起生存,和竹子一起過冬,和鳥兒一起歌頌春。無論擁有多麼厲害的武器,操縱多少恐怖的機器人。離開了大地的泥土,生命之樹終究無法生存。
“就像古希臘神話中的巨人安泰一樣,雙腳離開了大地母親的懷抱,就會失去力量之源,被人輕易殺死。
這恐怕也是宮崎先生想要通過《空之城》這部作品,向觀眾表達的思想吧?”
葉容合上畫稿。搖搖頭微微一笑道。
每個人都有表達觀點的**,特別是文藝創作者,或多或少都會在自己的作品中夾帶一些私貨。成功了,就成為藝術大師,失敗了,則淪為文青病患者。
在宮崎駿的每一部動畫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清晰鮮明的宮崎烙印。反思人性,反思戰爭,反思人類文明的發展。在宮崎駿的作品中,最先進的地方總是沒有人跡,就像空無一人的空之城一樣。幸運得是,宮崎駿成功了,所以他成了藝術大師。
“宮崎先生,你們打算什麼時候開始拍攝《空之城》?”